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5 毫秒
1.
任何一个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从理论上来讲都可以被设计成一个原电池。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有两个:一是外部条件,即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相连插入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的离子化合物中;二是内部条件,即对应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利用原电池的总反应,在分析、理解原电池工作  相似文献   

2.
将活泼性不同的两金属电极(不活泼的金属也可以用能导电的非金属代替)同时插入电解质溶液中,并用导线连接形成闭合回路构成原电池.活泼金属作负极,不活泼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作正极.这是一般原电池遵循的基本规则,即由金属本身的活泼性决定.  相似文献   

3.
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组成原电池的基本条件是:将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石墨)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电解质溶液中,由于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别在两个电极上产生电流。一般认为原电池的构成需具备以下条件为:  相似文献   

4.
化学问答     
9.下列各图所示装置属于原电池的是().(whj908@sohu.com)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形成原电池的条件.要构成原电池,必须符合构成原电池的三个条件:活动性不同的两种金属(或一种金属,一种为能导电的非金属)作为两个电极;两个电极必须以导线相连或直接接触;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形  相似文献   

5.
许洁婉 《化学教学》2006,(11):26-28
1教学目标 1.1知识与技能 (1)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初步形成原电池的概念;  相似文献   

6.
原电池是一种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从理论上说,任何一个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均可设计成原电池.原电池一般由2个电极(正极和负极)、电解质溶液(熔融态的电解质)及形成的闭合回路构成.电极分为负极与正极,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失去电子,导致电子从负极通过外电路流向正极;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得到电子,从而形成电流.负极材料一般是较活泼的金属材料(也可以是石墨、铂、金等导体),正极材料只要是导体即可.  相似文献   

7.
在讲高级中学课本《化学(选修)第三册》第六节“原电池、金属的腐蚀和防护”的内容时,要解决的问题2一就是“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是什么?”如果仅仅利用对课本上Cu-Zn原电池的分析,可归纳出构成原电池的条件大致有三个:(1)两个电极(不同的金属)(2)电解质溶液(酸溶液)(3)导线。但仅有这三个条件,还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并正确会应用。如设计这样一道题:判断下列哪个装置为原电池?大多数学生往往只能判断出①③为原电池,而实际上②④⑤也为原电池。为什么呢?这就要求我们重新回顾原电池的原理和本质:原理…  相似文献   

8.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原电池原理;掌握正负极的判断及构成原电池的条件;了解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化学电池和新型的化学电池。  相似文献   

9.
一、复习要求:(一)理解掌握原电池原理1.原电池的组成条件:(1)有相互用导线联接、活动性不同的金属(其中一种可以是非金属〕作电极;(2)具有电解质溶液;(3)电极与电解质溶液接触并构成通路.  相似文献   

10.
一、构成原电池的条件解题要领:形成原电池的条件是(1)活泼金属跟不活泼金属→(2)在电解质溶液中(直接接触)氧化还原反应→(3)产生电流即要形成原电池必须同时满足(1)、(2)、(3)三个条件.例1如图1所示的装置中能够构成原电池产生电流的是()  相似文献   

11.
电化学知识是以电解质溶液为载体,以氧化还原反应为核心,原电池的负极和电解池的阳极是氧化极,原电池的正极和电解池的阴极是还原极。因此,要从电子得失角度去分析有关的电极和电极反应方程式。例如,原电池的问题可从下列三类来分析。第一类原电池,如铜锌原电池,其组成条件有三条:①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金属与金属、金属与石墨碳棒、金属与难溶金属氧化物);②电解质溶液,至少要能与一个电极发生有电子转移的氧化还原反应,一般是置换反应;③两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且用导线连接。这种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负极材…  相似文献   

12.
为了加深电解池、原电池等实验原理,认识金属电化学腐蚀的原因,本实验从原电池、电解池、电化学腐蚀、水果电池等四方面展开研究。从实验中我们解决了如下问题:对比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总结电解池的一般构成条件。镀锌铁与镀锡铁在镀层破损后,哪种铁片更不容易生锈?为什么?金属导电和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区别是什么?  相似文献   

13.
高三“水果电池”活动课实施教案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教学目的]1.进一步验证原电池原理.2初步探讨电极材料、电极面积、电极距离与电流大小的关系.3初步探讨未放电离子在原电池中的作用.4.在愉悦和轻松之中开阔知识视野,培养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学重点]原电池基本原理、构成条件.[教学难点]未放电离子的作用[教学思路]在原电池原理课堂教学和伙打电池分组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常见水果的汁液代替电解液能构成“水果电池”的便利条件,进一步验证巩固理论知识,变通思维方式.同时利用在水果表面便于固定电极和水果容易切割、拼合的特点认识原电池工作条件以及“盐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原电池和电解池电极名称的确定,电极反应式的书写以及有关计算是中学电化学知识的核心内容,也是高考化学试题的必考知识。本文选择典型题进行归纳分析,帮助同学们找到有关的解题规律。一、判断原电池的构成解题指要:构成原电池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缺  相似文献   

15.
全国普通高校的招生考试是一场竞争激烈的选拔性考试 ,命题者总是别具匠心地从认知和能力的各个方位考虑编拟试题 ,考生也只有对各个知识点有多角度理解 ,并充分发挥自己的诸多能力 ,方能应付全方位的考查。本文仅以“原电池”为例 ,谈谈对该知识点的多向思维。“原电池” ,《考试说明》的要求只是 :理解原电池原理(另有熟记金属活动性顺序、了解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及一般防腐蚀方法 )。怎样从多角度理解呢 ?1 .从能量变化角度看 ,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2 .从构成条件看 ,原电池要求 :(1 )有两种活动性不同的导体 ;(2 )导体…  相似文献   

16.
一、原电池相关知识1.定义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2.构成原电池的条件(1)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金属与金属、金属与石墨、金属与金属氧化物);  相似文献   

17.
电化学作为物理和化学学科的重要交叉点,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地位越来越显得重要,而原电池的原理及其应用则是电化学的基础所在.下面就原电池常见的出题方式和解法进行归类并例析.1是否构成原电池的判断例1下列装置能构成原电池的是()(A)(B)(C)(D)解析:构成原电池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相似文献   

18.
“电化学”试题,高考年年有,但国家教委考试中心统计表明,此类试题区分度在0.4左右,得分率50%左右。究其原因,是考生没有深刻领会有关概念和原理,没有掌握解题要领。本文就有关“电化学”试题的题型加以归纳,并举例说明其解法。 一、构成原电池的条件 解题要领:形成原电池的条件是 (1)活泼金属跟不活泼金属→(2)在电解质溶液中(直接接触)氧化-还原/反应(3)产生电流。即要形成原电池必须同时满足(1)、(2)、(3)三个条件。 [例]下列装置能够构成原电池产生电流的是( )。  相似文献   

19.
电化学知识是理论部分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历年高考考查的一个重点。综合历年来高考考查的情况归纳如下:一、原电池的判定判定方法:①依据有无外接电源;依据原电池的构成条件。②多池相连但无外接电源,有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的一池为原电池,其他为电解池。例:(2007重庆,11)如图所示,  相似文献   

20.
《原电池的教学原理》微机软件设计及应用河南郑州铁路一中(450000)杨金有一、制作本微机软件的目的《高级中学课本化学下册》《原电池金属的腐蚀和防护》一节中原电池的教学,是本节的重点。通过原电池的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和原电池工作的化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