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学教材中一般使用氧化铜氧化乙醇得到乙醛,但条件是加热;FeCl3则是中学常见的氧化剂,它与Fe2 之间的的转换更是中学典型的氧化还原反应,大多在常温下即可进行,将二者结合起来可以展现典型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化学性质.能不能用氯化铁氧化乙醇呢?  相似文献   

2.
利用海藻酸钠(SA)水凝胶将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固定在玻碳电极表面,制备了HRP-SA膜修饰电极.包埋在海藻酸钠水凝胶中的辣根过氧化物酶可以与电极直接传递电子.在pH=7.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和磷酸盐,乙醇混合溶液中均可得到一对辣根过氧化物酶辅基血红素Fe(Ⅲ)/Fe(Ⅱ)电对的可逆氧化还原峰.研究了HRP-SA膜修饰电极对有机过氧化物(过氧化氢、氢过氧化叔丁基、氢过氧化异丙基苯、过氧化丁酮)和亚硝酸盐的电催化性质,表明该方法可用于上述物质的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3.
中学教材中一般使用氧化铜氧化乙醇得到乙醛,但条件是加热;FeCl3则是中学常见的氧化剂,它与Fe^2+之间的的转换更是中学典型的氧化还原反应,大多在常温下即可进行,将二者结合起来可以展现典型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化学性质。  相似文献   

4.
氧化还原反应在工农业生产、科学技术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现作一些简单介绍.人们日常所需的各种的金属,都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从矿石中提炼而得到的.例如,制造活泼的有色金属要用电解或置换的方法;制造黑色金属和其他有色金属是在高温条件下用还原方法等.许多重要化工产品的生产,如合成氨、合成盐酸、接触法制硫酸、氨氧化法制硝酸、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等,主要反应也是氧化还原反应。  相似文献   

5.
采用NaBH4/CaC12的还原体系将乙酰基二茂铁还原为1-二茂铁基乙醇。探讨NaBH4、CaC12的用量及反应时间对还原产物收率的影响,得到将乙酰基二茂铁还原的较为理想条件:甲醇为溶剂,投料按FcCOCH3:NaBH4:CaC12=1:3:2,碱性条件下回流1.5 h,1-二茂铁基乙醇的收率达87.5%。  相似文献   

6.
电子守恒法是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数相等 电子守恒)的原则,建立等量关系,从而进行求解.对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题,应用电子守恒法,可抓住关键,避繁就简,化难为易,巧妙求解.  相似文献   

7.
微生物气单胞杆菌(SH10)干粉在60℃、碱性条件下,可以快速还原银氨溶液得到稳定的银溶胶。采用水溶性的有机溶剂乙醇可沉淀银溶胶,真空干燥后可制得水溶性纳米银粉。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AS)测定银粉中的银含量;利用紫外可见光谱(UV-Vis)仪、X射线粉末衍射(XRD)仪、低倍透射电镜(TEM)对SH10干菌粉还原银氨溶液的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银粉的平均粒径为6.69 nm,其水溶性、分散性较好。通过SH10干菌粉还原银氨溶液前后红外光谱(FTIR)图的变化,对SH10干菌粉还原银氨溶液的机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微波促纤维素水解制备可发酵还原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生物质纤维素生产燃料乙醇是目前研究的热点,而生物质纤维素乙醇转化技术的关键是如何将纤维素水解为可发酵还原糖.本文对常规加热法与微波幅射法水解纤维素制取还原糖进行了对比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微波辐射条件下,不仅能获得更高的还原糖收率,糖化时间更是大为缩短,极大地降低了水解过程能耗.  相似文献   

9.
采用溶胶一凝胶法在玻璃基片上制备了TiO:多孔薄膜,主要研究了pH值、模板剂以及乙醇添加量对溶胶和多孔膜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溶胶一凝胶制备过程中,pH一3时和以聚乙二醇~1000为模板剂可得到稳定的溶胶,且n(PEO-1000)/n(Ti)为0.050时所得到的溶胶颗粒最小,团聚最轻,由其可制备出结构均一性好、无开裂的多孔膜;n(CH3CH2OH)/n(Ti)为24:1时,溶胶可在玻璃基体上形成完整的膜,烧结过程中随着聚乙二醇分解的CO2和H2O的逸出形成了许多微孔,得到完整的有序多孔TiO2薄膜。  相似文献   

10.
原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是一大难点,如何较轻松地解决这一难点,关键是通过总反应判断发生氧化和还原反应的物质,将氧化与还原反应分开,结合反应环境,便可得到两极反应.本文将介绍原电池电极反应式书写技巧.  相似文献   

11.
提高乙酸乙酯产率的新方法刘成玲,史美丽,李贵花(莱阳农学院基础部)制备乙酸乙酯的方法较多,现行中学及大学实验教材上基本是用冰乙酸与乙醇作用,以农硫酸作催化剂来合成.另外,还可由碘乙烷和醋酸钠,酸酐和乙醇或由乙醇醇解醋酸的其它酯而制得.在提高酯的产率方...  相似文献   

12.
原电池是一种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从理论上说,任何一个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均可设计成原电池.原电池一般由2个电极(正极和负极)、电解质溶液(熔融态的电解质)及形成的闭合回路构成.电极分为负极与正极,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失去电子,导致电子从负极通过外电路流向正极;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得到电子,从而形成电流.负极材料一般是较活泼的金属材料(也可以是石墨、铂、金等导体),正极材料只要是导体即可.  相似文献   

13.
一.教学目标1.理解烃的衍生物和官能团的概念.2.了解乙醇的结构和物理性质.3.掌握乙醇的化学性质.二·教学重点乙醇的化学性质.烃的衍生物和官能团的概念.三.教学难点乙醇羟基上的氢原子被活泼金属原子取代.四·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实验发现、类比推理.五.教学过程[引言]在第四章中,我们学习了烃类有机物-烷烃、烯烃、炔烃和芳香烃.知道它们都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同时,我们也知道这些烃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引进第三种、第四种元素.[提问]请同学们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可以使烃分子增加其它元素?举例说明.[指出]烃分子…  相似文献   

14.
普通酒精含有乙醇95.57%(质量)和水4.43%,是恒沸点的混合物(沸点78.15℃).把这种混合物蒸馏时,气相和液相的组成完全相同,因此不能直接用蒸馏的方法制得无水乙醇.实验室制取无水乙醇时,是在普通酒精里加入新制的生石灰(氧化钙)加热回流,使酒精里的水跟生石灰反应,生成不挥发的氢氧化钙以除去水分.CaO十H2O=Ca(OH)2便可得到99.5%的无水乙醇.中学化学教材和许多化学参考资料中指出:如果还要进一步除去残留的极少量水,得到99.9%以上的乙醇,可以再加入活泼金属钠进行蒸馏.那么这样处理后,能得到99.9%的乙…  相似文献   

15.
朱广应  陈永涛 《物理教师》2011,(9):44+46-44,46
色散后的七色光还原为白光的实验是牛顿在1666年完成的,牛顿曾让太阳发出的白光经三棱镜折射,结果得到了各种单色光.这是由于各种单色光在棱镜中折射率不同的缘故.那么由白光色散后的七色光是否再在光路上加一个同样的倒置三棱镜就可以还原出原来的白光呢?本刊2000年第8期《究竟怎样做才能将色散后的色光还原成白光》——本文中称文1,其中讲到作者按史料记载的牛顿的色光还原实验方法做了此实验,原文中有如下论述:  相似文献   

16.
1 ,还具有加热浓硫酸与乙醇的混合物制乙烯时。混合液为什么会变黑且有刺激性气体放出?这是因为浓硫酸不仅具有脱水性强氧化性.加热时,部分乙醇跟硫酸发生如下氧化还原反应:  相似文献   

17.
题目乙醇燃烧时,如果氧气不足,可能还有CO生成.若乙醇燃烧产物CO、CO2、H2O的总质量是27.6 g,其中H2O占10.8 g.求 (1)参加反应的乙醇质量; (2)产物中CO的质量.错解:设参加反应的乙醇质量为x,产物中 CO的质量为y  相似文献   

18.
一.忽视特殊问题倒,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一种元素被氧化,一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B.某元素由化合态转化为游离态,该元素一定被氧化 c.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不一定是氧化剂  相似文献   

19.
《化学教学》1997年第5期刊载了谭和生老师的文章,阐述了实验室用一体积酒精与三体积硫酸混合加热制取乙烯的现象及解释,得出了“碳是制取乙烯的催化剂”的结论.笔者经反复实验及研究,认为碳在制取乙烯反应中的作用机理不应以“催化剂”一词来描述.众所周知,由乙醇制备乙烯,实质上是乙醇的脱水过程.接反应条件不同,可以发生分子内脱水而生成乙烯,也可发生分子间脱水而生成乙醚.乙醇的分子内脱水反应是消除反应.浓硫酸在此反应中起着催化剂和脱水剂的作用.乙醇在硫酸存在下,发生醇的碳氧键断裂,并在o碳原子上消除一个氢原子生…  相似文献   

20.
在满定分析中,酸碱、络合准确滴定的判据可以直接由误差公式得到,或者根据已知数据代入误差公式直接求得终点误差,而对于氧化还原滴定文献中得到的误差公式较为复杂,并且缺乏准确滴定的判据。本文通过数学推导可以得到更为直接的滴定误差公式和准确滴定判据。对于一般的氧化还原反应:由文献(1)得其终点误差公式:化学计量点时:将(3)式代入(2)式,得:将(4)式代入(1)式,得:上式即为滴定终点误差公式,等式两边取对数:当TE≤0.1%,Δpe≥0.2时,则氧化还原准确滴定判据为:讨论:()当nx一n、一1时,a—b—l时,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