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涛 《大理文化》2010,(5):55-55
我家客厅里有一个比真手略大的大拇指造型的艺术品。每次看到它四指回弯,拇指竖起的样子,心里便会想起很多往事。10年前,我在部队当兵时,写了一篇小散文,被连长大加赞赏。在全连大会上,连长念了这篇小文,念毕,连长再次竖着大拇指感叹:"好文章啊,我们连一定能出一位作家!"这句话让中专毕  相似文献   

2.
紧急任务     
时闻现代地点某部连长宿舍人物连长、通讯员、军嫂幕起(桌子一张、上有杯子、台历、奶瓶、椅子两把、衣服一件、衣架一个、布娃一个)。  相似文献   

3.
连长的耳朵     
最先发现连长耳朵出了问题的不是传令兵,尽管那时他正在和连长通话,可以确定,他已经准确无误地把目标的坐标数据传达给连长。然后,他的目光和注意力都重新集中到眼前的两台步话机上,它们正轮番发出刺耳的铃声,来自前线指挥部的数据几乎是一涌而上,他不可以有任何理由的掉以轻心。  相似文献   

4.
马健 《世界文化》2002,(5):28-29
20世纪,法国有三位公认的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他们是戴高乐、毕加索和夏奈尔。其中只有夏奈尔是一名女性,她的成就就是开拓了世纪时装领域。  相似文献   

5.
俄国的“荷马”和“莎士比亚”普希金走上俄罗斯文坛的时候,面临的几乎是一片荒漠。同时代的欧洲作家要比他幸运得多,他们有着丰富的文学传统可以继承:希腊人有荷马,意大利人有但丁,西班牙人有塞万提斯,英国人有莎士比亚,法国人有拉伯雷……然而普希金却没有这样的幸运。基辅罗斯时期曾有一个好的开端,产生了几部编年史和一部俄国人最引以为荣的英雄史诗———《伊戈尔远征记》;但在鞑靼统治时期,却只有《拔都攻占梁赞的故事》、《亚历山大·涅夫斯基行传》、《顿河彼岸之战》等几部历史故事;莫斯科的俄罗斯时期,值得一提的只有伊凡雷帝和库…  相似文献   

6.
我是在东北长大的。70年代中期物资匮乏,粗粮细做几乎是那时候家家都在思考的主题。我家当时有位俄罗斯邻居,主妇是位叫斯捷卡娅的胖大婶,他们全家4口人来中国定居十几年了,汉语虽然讲得不算流利,可同大家相处却较为融洽。每逢周末,他们总要搞伙食改善。一般说来,他们的经济条件要多少强于我们,能吃到鸡、牛肉,他们一旦做了他们认为不错的菜肴时,都忘不了给隔壁的我家拿些来意思意思。当然,我们也投桃报李,回送些自家腌制的时令小菜。有一次,斯捷卡娅大婶端来了3张炸成金黄色的薄饼,油光可见、香气四溢。我心急,拈起一片匆匆…  相似文献   

7.
李霁宇 《大理文化》2011,(5):90-103
从洱源到法国杨达宽出生在大理洱源罗坪山麓、黑江畔的乔后小镇一个普通白族人家。杨达宽虽然出生在贫困年代、普通家庭,但幸运的是,杨达宽的父亲是位颇有学识和涵养的"教书先生",在当时好多农家都没有识字的人,  相似文献   

8.
由于俄方翻译有急事离开,所以一位名叫莉莎的女大学生临时接替了翻译工作。一见面她便以俄罗斯少女特有的清纯、靓丽、活泼、平添了活跃的气氛,使大家的心情非常愉快。莉莎属于自食其力的新潮一族,她向我们一行介绍了俄罗斯大学生的生活,一般来说,在俄罗斯上大学以后,家庭就不再负担学费的支出,所以上大学的费用要靠学生自己来挣,这样有助于培养和提高毕业后的谋生能力,她就是利用星期天和假期当翻译来挣学费的。不过像她这样能幸运的当上翻译的人并不多,许多女大学生为了挣得学费,不得不到酒吧、夜总会甚至出没于高级宾馆,从事色情活动。当然也在一些人并不单是为了学费,而是为了获得更多的享受。  相似文献   

9.
绿色伦敦     
绿色伦敦刘艳编译有许多次我为自己是一个伦敦人而感到幸运和欣喜。一天,我骑车经过宪法山,竟被那些高大的建筑物和充满生机的绿色植被所吸引,不由得再一次欣赏那美丽的景色——一片片深绿色的树荫、古老的苍天大树和树下那沐浴在阳光中的绿莹莹的芳草。我以为,除伦敦...  相似文献   

10.
杨锏 《世界文化》2004,(1):31-32
瑞典学术院已经有217年的历史了,去年这个学术院的18名终身委员通过千挑百选终于决定把他们的文学巨奖颁发给南非作家约翰·迈克韦尔·库切,以表彰他对西方文明中的理性主义和伪善道德的无情批判,于是一年一度的世界文学之谜也在全世界的猜测中水落石出了。至此,在非洲的文学历史上,终于有了继1986尼日利亚的索因卡,1988埃及的马哈福兹,1991年南非的戈迪默之后第四位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从而南非也迎来了她的第二位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相比起中国这个世界文学大国在诺贝尔奖历史上的长期缺席,南非文学似乎是太幸运了。库切的父母是南非…  相似文献   

11.
父爱无价     
暮秋 《世界文化》2002,(6):18-19
很多年以前,有一个非常富有的男人和他那年轻的儿子生活在一起,他们两人都非常热爱收藏艺术品。他们一起环游世界,并且只把最好的艺术珍品添加进他们的收藏品中去。其中包括毕加索、凡高、莫奈以及其他很多艺术家的珍品,它们被挂在家中的墙上,装饰门庭。当这位日渐衰老的鳏夫看着他那唯一的儿子成为一位经验丰富的艺术品收藏家的时候,心里就感到非常欣慰。尤其令他引以为荣的是,当他们与世界各地的艺术品收藏家们交易的时候,儿子显现出高超的鉴赏力以及敏锐的生意头脑。  相似文献   

12.
烧杯问题     
教授收了四个学生,他们分别来自美国、中国、俄罗斯和日本。开学第一天,教授让他们解决一个问题:桌上有一只烧杯,杯内盛有水,比水面低一点的杯壁上有一个小孔,水从孔里不断流出。现在要解决的问题是,怎样迅速制止杯中的水向外流。教授给四位学生一天的思考时间,第二天要把各自的方法演示一遍。美国人看了一眼烧杯便走了。中国人打量了几眼也走了。俄罗斯人端起烧杯仔细观察一阵离开了教室。日本人拿着尺子围着烧杯量了半天,记录下一串数字,最后一个离开了教室。美国人回到宿舍若无其事地喝着咖啡,玩着游戏,晚上又看电视到深夜。…  相似文献   

13.
外地几位朋友来访,陪客人吃罢晚饭.我便带他们去一家舞厅潇洒走一回。这家舞厅有一条优惠规定:给每一位顾客免费赠送一杯咖啡,若一杯不够.你还需要咖啡或饮料,则自掏腰包。  相似文献   

14.
艺术大师不是封号,不是职称,不需要钦点,也不用评定。因此,当下艺坛大师辈出,多得让人眼花缭乱,有民间馈赠的,有本人自诩的……大师热潮也感染了素以冷静超然著称的文化官员,他们也在五年规划中发下培养50位甚至100位艺术大师的宏愿,透过“捧杀”的鼓噪、自吹的喧嚣和热昏的呓语,我们发现,这些艺术大师无论人格修养还是艺术成就,都与公众心中的崇高和伟大相距甚远。却有一位弱女子,似乎与伟大崇高从不沾边,一生饱受摧残,屡经磨难,以94岁高龄在荆楚大地孤独地死去,身后冷落,名声不显。然而,却是她,创造了足以彪炳中国艺术史册的现代抽象绘画艺术,此人便是李青萍。  相似文献   

15.
世纪之交的2000年11月23日,在中国历史化名城、客家首府汀州举行的世界客属第六次公祭客家母亲河大典,很是隆重、庄严、神圣。来自十二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干名客家乡亲怀着一颗虔诚之心,回到客家母亲河——汀江,向伟大的客家母亲诉说儿女的思念,献上游子的祝福!在他们当中,有一位女士  相似文献   

16.
门薇薇 《世界文化》2013,(12):40-42
贝拿勒斯,印度教徒心中的圣地,一座位于恒河中游的古老城市,富含着灵性与生命。其实它还有一个更耳熟能详的名字,那就是1957年被更名后的瓦拉纳西。听印度人讲,他们当中幸运的人可以在圣城贝拿勒斯的火化台阶上结束人生的整个旅程。  相似文献   

17.
两千五百年以前,雅典有一位贤明的执政官,至今我们仍以他的名字称呼英明的立法者。当雅典人列举他们的"七贤"的时候,他们总是把梭伦包括在内'梭伦是一位诗人,曾写过许多赞颂或忠告他  相似文献   

18.
5月14日,坐落在北京东二环路上的中国文化部大楼内,11位德高望众的艺术家和艺术理论家,成为第一届中国“造型表演艺术创作研究成就奖”的获得者。文化部艺术司冯远司长主持颁奖仪式,他向各界详细地介绍了获此殊荣的11位杰出艺术家的艺术成就。获奖者为:造型艺术家:王朝闻、艾中信、华君武、启功、张仃、侯波、曾竹韶;表演艺术家:王金璐、邝健廉(红线女)、袁世海、戴爱莲。首届获奖艺术家均为耄耋长者,他们或亲临颁奖仪式,或派专人出席。尽管获奖者均白发苍苍,却无不精神矍铄,壮心犹在。值其古稀之年,他们喜获此项成就大奖,为他们艰苦卓绝辉煌漫长的艺术生涯更添新彩。有人形容11位获奖艺术家实为“国家之宝”,即“国宝”。是的,获奖老艺术家年龄已然七八十岁,艺龄均达五六十年,他们非凡的艺术成就享誉国内海外,既是20世纪中国艺术事业发展的参与者、建树者、成就者,更是不可或缺的历史文化见证人,他们也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宝贵财富。11位获奖者在艺术上执著的追求和坚持真理的精神,在中国艺术史上树立起一座座艺术丰碑的同时,也为后来者扬起一面面人格的旗帜。老艺术家们凭其非凡才华在各自的艺术领域中继承、革新、研究、创作,承前启后,代开先河,在造型表演...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法国有三位公认的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他们是戴高乐、毕加索和夏奈尔.其中只有夏奈尔是一名女性,她的成就就是开拓了世纪时装领域.  相似文献   

20.
杨瑾 《华夏文化》2000,(4):58-59
王徵是一位有才华有思想、有作为的科学家。他的多项发明三百年后仍施惠普通百姓,被誉为我国历史上最早介绍传播西方科技知识的“科技之星”;在明末驻华耶稣会史上,王徵又重重地写下了一笔,他积极与西方传教士交往,从他们身上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与思想,尤其是他与外国传教士合作翻译了很多影响较大的书籍,在中国古代翻译史上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