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引导表达是作文指导的重要目的,也是作文指导的难点,如何在作文指导中实现学生“生命在场”便成了提高学生作文质量,特别是提高他们表达能力的重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2.
"作文难写,难写作文"几乎成了学生的口头禅,这简单的话语中流露出的是学生们对作文的普遍心态;"作文难教,难教作文"近乎成了教师的心病,暴露的是教师们对作文教学的畏难情绪。漫漫三年的初中作文教学中,如果老师把立意取材、谋篇布局作为同等的要求,眉毛胡子一把抓的话,那么出现这样的心态,这样的情绪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我想,作文教学应该有一个序列,能由浅入深,由易而难。而七年级的学生应指导他们关注生活,链接生活,善于挖掘新鲜的材料,让他们在作文中有话可写。  相似文献   

3.
作文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一块心病,自然也就成了语文教学的难点.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也就成了我们语文教学的关键.新课标明确提出,作文教学要注意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4.
李海林 《学语文》2012,(1):54-55
语文考试中作文分值占了“半壁江山”.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教与学主体的迷失,学生都怕写作文。勉为其难写出来的作文中充斥着大量的假话、大话、空话;久而久之,老师也由此害怕教作文,作文课成了“调剂课”。改变这一状况,有必要把“作文”与“做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作文中表达对真善美的追求。而这首要的就是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让他们在作文中张扬自己的个性.笔者为此做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5.
沈香梅 《语文天地》2010,(11):30-31
作文是语文综合知识的实践运用.最能体现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因此,作文也就成了教与学双方共同关注的重点问题。对教师而言。如何让学生喜欢写作文,并写好作文。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对大部分学生而言,如何能用最短的时间完成最好的作文.让作文“信手拈来”.是他们的梦想。  相似文献   

6.
万事开头难,关于作文教学,起步作文是最难教的。小学生的口语表达刚刚成句子,而一旦让他们写出来,他们很不适应,感到无从下笔,没有内容可写,即使写出来的文章,也像流水账似的枯燥无味。如何让小学生写好起步作文,是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共同关注的话题。本文就如何写好小学生起步作文,谈谈自己的观点和方法。一、培养学生对起步作文的情感起步作文的训练,首先要培养小学生  相似文献   

7.
班上的学生有“听”作文的习惯,每次上佳作赏析课,总是欢呼雀跃,因此,这成了我们每周必上的一堂课。也正是从这里,他们感悟到了生活的美妙和作文的真谛,并爱上了阅读和写作。  相似文献   

8.
学生怕作文,尤其农村学生更怕作文。农村学生相对于城里学生而言,他们生活中可感知的新鲜事物稀少,社交能力更无法与城里孩子相比;他们眼界狭小,可供阅读的书籍匮乏。对于这些困境和现状,相信每一个在农村从事过教育工作的人都会有更多的体会。这也是一直以来都是困扰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也成了教师的一块挥之不去的心病。为了写好作文,师生都必须付出许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  相似文献   

9.
正一提到作文,学生怕,老师也怕。学生怕写,老师怕教,而传统的作文教学,却只能在低谷中呻吟、徘徊。老师讲授习作知识时可以侃侃而谈,却不能领着学生操作,为学生示范;家长辅导习作,求助于各式各样的作文汇编,却也只是徒劳无功。真可谓谈"作文"色变,作文难就成了"历史性"问题。当然也有入门的学生,他们却说,得益于课外阅读和自觉练笔。新课标的颁布,为我们送来了缕缕"春风",  相似文献   

10.
车立红 《考试周刊》2013,(74):49-50
<正>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作文教学综合性强,难度大、用时多,学生无物而言,是制约作文教学高效开展的重要因素。"学生拿起笔来,往往苦于无物可写,真的没有吗?不是。宝库就在他们身边,他们没有看到,也没有掌握打开宝库的钥匙,遂成了贫儿。这个宝库就是自己的生活"。正如刘老师所言,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学生了解生活,也就有了写作素  相似文献   

11.
1注重积累,激发兴趣不少学生不爱写作,有的敷衍成篇甚至抄袭范文,长此以往,"作文难、作文烦"就成了学生的通病。所以,在作文中要注重激发他们的兴趣,只有这样,作文教学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些学生怕作文,遇上作文,笔头咬烂了还是写不出几行字,这是因为学生手里的笔不熟练的缘故。  相似文献   

12.
万银洁 《生活教育》2011,(22):36-37
一、现阶段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我们的作文是给谁看的在学生眼里,作文是由老师布置、自己写好交给老师看的作业,因此,只是抱着完成作业的思想来写。学生在写作文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与人交流,也不在乎自己想要表达的是什么,作文是否能得高分、是否能让老师喜欢成了他们最直接的目的,于是,他们往往会花大量的心思去揣摩老师的出题意图,而忽视了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  相似文献   

13.
前不久,王鲍区进行了一次作文整体教学研究活动。几堂成功的习作指导课表明,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和欲望,与教师的指导直接有关。教师如果指导得法,学生就会产生浓厚的写作兴趣和强烈的表达欲望,不但有话可写,而且有话想写,也易写,作文就成了他们的一件乐事;反之,如果题目一出,不加指导就让学生写,或者教师只简单地提出几条明确中心。条理清楚,详略得当,誊写工整之类千篇一律的要求,学生就会产生或无话可写,或虽有话,但不知从何写起的畏难情绪,作文成了他们的一件苦事,写作水平的提高也就成了难事。  相似文献   

14.
很多同学因为对作文不感兴趣,养成了抄作文的坏习惯,于是,作文选集便成了他们取“材”的“宝库”。这样的作文由于不是自己的东西,读着总让人觉得不是滋味。那么作文“宝库”究竟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15.
王小东 《成才之路》2010,(25):80-80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最终落脚点。然而,一谈到作文,许多学生可谓是“谈虎色变”,作文成了令他们恐怖而头疼的事。作为语文老师,我感到很无奈,也很惶惑。作文作为一项综合的语文能力。一项技能,它本身是可以也必须通过一定的科学训练来达成,那么是不是我们的训练本身出了问题?因此,在教学工作中,我不断查找原因,探询结果。以期在作文教学中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16.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素材的积累就是作文的源头活水. 当前很多学生,一提到写作文就感到头痛,要么东拼西凑,要么胡编乱造,绞尽脑汁也没憋出高水平作文.这其中的原因很多,但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就是他们积累的写作素材少,无事可写,无话可说,即使绞尽脑汁,搜索枯肠,往往也言不达意,作文成了无病呻吟.  相似文献   

17.
赵国华 《教育艺术》2008,(11):17-18
当前,学生作文中出现的写假现象成了语文界谈论的热门话题之一。说起现在小学生的作文,大家都有一个同感,那就是:低年级小朋友的作文要比高年级的富有童趣。原因何在呢?主要是高年级作文中的真情实感不见了。高年级的学生,教师无论出个什么题目.他们都能不假思索地“写出”一篇好文章。这样的习作你看了以后,说不上哪儿好,也说不上哪儿不好,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在作文指导上,还存在值得深思的问题。一、“差生”对作文的心理障碍我曾对写作能力较差的小学生,作过一个调查,他们有如下几种心理障碍。1.惧怕心理。他们的作文得了低分后,老师批评、家长斥责接踵而至,使他们身心异常紧张,写作成了沉  相似文献   

19.
一提到作文,学生怕,老师也怕。学生怕写,老师怕教,而传统的作文教学,却只能在低谷中呻吟、徘徊。老师讲授习作知识时可以侃侃而谈,却不能领着学生操作,为学生示范;家长辅导习作,求助于各式各样的作文汇编,却也只是徒劳无功。真可谓谈“作文”色变,作文难就成了“历史性”问题。当然,也有入门的学生,他们却说,得益于课外阅读和自觉练笔。可是,我们的大多数学生,在复杂的主客观原因下,有课外阅读和自党练笔的时间吗?  相似文献   

20.
古人说:“文章不厌百回改.佳作常自改中来”。大凡优秀的文学作品.大都经过了作者的反复修改.最终才成了高质量的文学作品。中学生的作文写作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他们要想提高写作水品.写出好的作文.也只有对作文进行反复修改.最后才能写出主题突出、结构完整、语言生动、思路清晰的优秀作文。正因如此,近年来在作文教学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