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对民间儿童游戏的构成要素进行了详细的剖析,界定了民间儿童游戏的构成要素,并对每个要素进行分析,对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潘爱民 《考试周刊》2010,(56):250-251
民间游戏是幼儿园游戏活动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民间游戏已经逐步淡出我们的视野。在幼儿园开发与传承民间游戏,教师需要用心去收集、整理、组织与实施。  相似文献   

3.
为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儿童身心发展和社会性成长,构建幼儿园特色课程,幼儿园可以实施民间儿童游戏课程。民间儿童游戏与幼儿园课程的融合不仅需要一定的理论和现实依据,还需要相应实施路径。民间儿童游戏与幼儿园课程的融合可以通过综合主题教育活动、各领域教育活动、区角活动、幼儿自由活动等途径来实施。  相似文献   

4.
谢州艳  林峰  康莉 《文教资料》2008,(6):126-128
民间游戏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世代传承下来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地方特色,具有一定的思想性、教育性和科学性娱乐性的活动,是我国优秀传统民间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民间游戏种类繁多,内容丰富,生动有趣,取材方便简洁.儿童玩民间游戏,不仅可锻炼身体.还可促进其创造性、良好意志品质、认知和社会性等个方面心理品质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民间儿童游戏对幼儿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教育价值,同时也是儿童接触和学习民族文化的一种重要途径。很多幼儿园已经意识到民间儿童游戏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并在实践工作中逐渐尝试开展。文章重点调查了解了姜堰市10所城区幼儿园开展民间儿童游戏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郭霖 《教育》2014,(5):55-55
民间体育游戏来自于人类的生产及生活实践。游戏简单易行,游戏种类繁多,丰富多彩,寄予了人类的理想和追求,更是人类集体智慧的结晶。但笔者认为,民间体育游戏并不是均能适用于小学体育教学活动,特别是一些带有本土气息的健身游戏。因此,  相似文献   

7.
一、捉迷藏游戏"捉迷藏"是我国传统的民间儿童游戏,流行于全国各地。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称谓,又被叫做"藏猫儿"、"逮人儿"、"藏模糊"、"藏蒙个儿"、"蒙老瞎"等。捉迷藏游戏在不同地区的玩法大同小异,通常是这样的:用猜拳的方法选出一个小孩儿做捕捉者(又叫当猫人),另一小孩儿用手绢、布条蒙住他的眼睛或让他面墙背对大家数数,一般数到100,其余的小孩儿则分别躲起来做被捉者,数数完毕后,被蒙眼的小孩儿则去寻找已经藏好的人,被逮住的人代替被蒙的人继续游戏。如果捕捉者长时间找不到藏者,藏者自动现身,捕捉者输,继续做捕捉者,如果是几个人都被逮住,这几个人就要再一次用猜拳的方法来选出当猫人。  相似文献   

8.
民间儿童游戏是由民间创编,并在民间代代相传的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它以其生动有趣、雅俗共赏的活动形式深深吸引着广大儿童。我园为了把优秀的适宜幼儿的民间儿童游戏引进到幼儿园的游戏中来,开展了民间儿童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开发与运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幼儿园民间游戏的阶段与转化:儿童角色的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幼儿园民间游戏是儿童民间游戏在幼儿园的存在形态。从儿童游戏角色发展的视角来看,幼儿园民间游戏包括游戏的被动参与者、游戏的主动参与者、游戏的积极创造者三个阶段,儿童的兴趣相应的是感官兴趣与中间兴趣、自我衰竭的内在兴趣、自我强化的内在兴趣。教师可借助外部奖赏与"留白"策略促进幼儿园民间游戏从游戏的参与者阶段向创造者阶段积极转化。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7,(18):179-180
民间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资源,既是一种体育游戏,也是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形式。因此,以幼儿园为载体,开发和传承民间游戏是具有较大意义的。文章简要分析了民间游戏的价值,进而指出幼儿园民间游戏的开发和传承策略。  相似文献   

11.
关于白曲的分类,普通民众与学者历来各持己见。民众根据生活经验将白曲分为在家庭内部演唱的和在家庭外部演唱的,学者则以篇幅的长短作为白曲分类的标准。其实,前者与民族志诗学所提倡“把文本置于相关文化语境中加以考察”的主张是不谋而合的,研究者应该对这种早已存在于演唱实践之中的分类法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2.
论白族白剧音乐的形成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早在三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文化时代,洱海地区的人们已使用铜器,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文化时代和秦汉时期不断加深的民族音乐的发展,以及隋唐时代的衍变,元明时诞生了戏曲音乐形式“吹吹腔”,后又在清代出现“大本曲”说唱曲种。两个曲种在白族地区多年流行传唱。自1954年第一出大本曲剧《施善册入社》在大理上演后,文化部门将“吹吹腔”和“大本曲”合二为一,命名为“白剧”。  相似文献   

13.
民间儿童体育游戏对于学校体育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儿童民间体育游戏在学校中的开展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儿童民间体育游戏蕴涵着优秀的民族文化,其特性、价值对儿童身心健康的影响有着独到之处。课程内容的改革是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变革,这一变化为民间体育游戏更广泛地进入学校体育课堂教学提供了可能。民间儿童体育游戏立足于学校,对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再发掘,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4.
民间舞蹈,是民众自行创作与传承的舞蹈形式,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它的传承方式,不是依靠语言文字,而是以人体动态保存文化与表现文化为主要特征,是在一定环境中,在群众之间直接进行传承的,它和群众的民俗活动关系密切,可以通过具体的形象展示出群众的民俗心理,展示出民俗化的诸多方面,因此,对侗族民间舞蹈文化的探索与研究,也是对侗文化精神和民俗文化的一次挖掘。  相似文献   

15.
活动是幼儿发展的基础和源泉,而游戏是幼儿园活动的基础形式。民间体育游戏在幼儿园活动中拥有着独特的地位,其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也成为幼儿发展的重要支撑内容,但是在实践中电子游戏逐渐占据着幼儿的生活,传统的民间游戏有衰落的趋势。分析民间游戏的特征,促使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活动中不断发展,成为幼儿教育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海南的黎族民歌、从形式到内容,从风格到情绪都是非常丰富多彩的,这些民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黎族民间文化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因而对海南黎族民歌的发展及多样性进行系统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玉溪市元江县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因远镇的白族和哈尼族为研究对象,从历史上元江县因远镇白族与哈尼族的融合痕迹入手,分析该地域白族与哈尼族之间的语言接触方式、语言影响、语言兼用现象,展示白族与周边哈尼族之间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外部语言关系。  相似文献   

18.
九河乡白族、纳西族的母语属于"有活力"这一等级。代际间的母语传承良好,母语使用者具有全民性,对母语有较高的认同。主要成因是小聚居的分布格局,与周边同胞的交流,民族内部的认同,互相尊重各自语言的使用等。由此带来如下启示:人口少的少数民族在现代化进程中也能保持自己的母语;语言兼用是人口少的少数民族保留自己母语活力的必要手段;文化进步、经济发展未必会引起少数民族语言的濒危;语言结构系统的变化不能算语言衰退。  相似文献   

19.
族称的衍变与仡佬族文化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尊严和文化个性,但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民族交流与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民族文化的发展就是一个不断构成新的文化规范的动态过程。从仡佬族先人濮人到濮僚、夷僚到仡佬的民族称谓变迁中可以看出其文化变迁是在贵州形成一个新的文化合成体的过程。因此,探讨仡佬族民族文化的发展变迁,对多民族文化的和谐发展、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存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瑶族传统舞蹈在其诞生、发展和演变的整个过程均与瑶族社会的生产民俗、节日民俗和信仰民俗等有着互相依存、互相促动的密切关系 ,瑶族传统舞蹈是瑶族传统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瑶族传统舞蹈无论在内容上 ,还是在形式上均有原始性、粗犷性和基层性等民俗文化的特点。研究瑶族传统舞蹈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 ,必须从研究瑶族传统舞蹈与民俗文化的关系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