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玉周 《中国德育》2014,(11):22-25
正任何社会都有其核心价值观,没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是病态的社会。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是维系社会团结的精神纽带,是指引社会前进的精神旗帜。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凝练,也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它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属性,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是我们党矢志不渝、长期实践的核心价值理念。一、社会发展进步需要价值导向人生要有信仰,社会需要导向。如果  相似文献   

2.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要体现和反映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体现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本内容与精神,立足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级阶段的价值现实,体现并遵循核心价值观形成、发展的内在规律。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在对各种价值观检视与超越的基础上,才最终形成并达到应有的理想高度的。这种检视与超越包括对资本主义价值观的检视与超越、对中国传统社会价值观的检视与超越和对市场经济价值观的检视与超越。必须针对目前当代中国社会主义价值观构建过程中存在的诸多现实问题,全力出击,多管齐下,才能切实推进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进程。政策调控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有力措施,舆论引导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社会条件,思想教育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关键环节,法治建设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重要保障,自身修养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内在路径。  相似文献   

3.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势位”培育和践行的规律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势位”培育和践行的理念,是由文明的特性、时代的特性和价值观的特性所决定的。“高势位”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目标是具备真理性精神品格、民族性精神品格、时代性精神品格、包容性精神品格和开放性精神品格。“高势位”核心价值观应具备引领和整合社会价值观念体系、维护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政治上层建筑、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塑造新人等多项功能。同时,“高势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注意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角度划分,中国梦是其目标维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其价值维度。中国梦的主体分为国家、民族及个人三个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包括"三个倡导"。中国梦用共同梦想的方式勾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目标与方向。要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因而中国梦内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了整个社会的价值理念,是中国梦的价值支撑和思想保证,因而承载了中国梦。中国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互依存,在互动中助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中国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重大历史机遇期、伴随着文化全球化背景提出的,是中国社会各项事业的价值指导。在思想宣传领域中居于重要地位的新闻出版事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通过主旋律、高品质、健康有序发展的新闻出版物的宣传而获得了广泛影响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当代中国各行各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信仰和践行的精神品质。  相似文献   

6.
<正>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的希望,大学生的价值观直接关系国家发展,对大学生开展价值观教育意义重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是中国人民的价值追求,有利于促进中国梦的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个人、社会、国家三个不同层面,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念,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重大。国家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及践行问题十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学德育,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发展的应然诉求,也是当前中学德育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营造"课堂+校园+社会"三位一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体系,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兴国之魂,职业院校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终极目标的现实需要,也是我国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的本质需要,职业院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充分发挥课堂教育的主渠道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教育,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教育学生正确处理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之间的关系,积极引导职业院校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现成为职业院校学生思想和行为的精神支撑和主导力量.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引领社会前行的道义基础,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支撑,其培育是一个逐步积累、形成共识的过程。理性认知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思想基础,情感认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基本要求,二者的有机结合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指引社会前进方向的精神旗帜。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集中体现,是判断和从事社会事务时的是非标准及行为准则。作为地域精神的"浙江精神"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浙江的具体体现,其存在和发展得益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面旗帜的正确引领,最终使"浙江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国时代精神的组成部分之一。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当代的精神追求,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家风的作用,通过家风建设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风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表现,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加强对以家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的探索,通过家风建设、宣传等方式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中实现家风与当代精神的耦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2.
《邢台学院学报》2017,(3):35-3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精神和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根本要求。但各种障碍严重影响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极大地削弱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效果。深入剖析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内化障碍及其原因,找到消除障碍的对策,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全体社会成员的理想信念和精神追求,外化为积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自觉,确证与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文明标识性、协调互契性与主体创造性的鲜明品格。从历史与当代的转换逻辑出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文明标识的时代写照,表征为鲜明的民族品格、独特的政党智慧、深沉的人类情怀;从物质与精神的协调逻辑出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运行方式,表征为文化生产的高质发展、德法并治的治理格局、美德良序的生活图景;从个人与社会的辩证逻辑出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是人的现代化的主体创生,表征为健全的现代人格、高迈的现代素质、文明的现代观念。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期我国国家、社会、人民层面的精神追求,也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十分必要。本文主要分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将这一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的发展、社会发展、人民生活之间存在着血水相融的关系,是一个人实现全面发展的精神营养和价值取向。为探究师范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及情况,主要从其社会背景和研究意义入手,通过相关社会实践分析与研究,最后提出师范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俗化大众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精神。文化精神引领思想变革,思想变革的核心是价值观的变革。其中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在指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汇,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一部分。与此同时现代化观念、现代化精神伴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深刻影响着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逐渐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追求。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精神在中华大地上互动交融的过程中得到扬弃与发展,并逐渐融为一体,成为中国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文化精神。其中马克思主义是理念,中国传统文化是根脉,现代化精神是方向。  相似文献   

17.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提出的战略思想。如何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我国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从诞生开始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所以,加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核心价值观,借鉴利用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合理成分,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我们要有区别地借鉴吸收中国传统和西方社会优秀、合理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真正转化成为社会成员共同的价值理念和价值目标,需要经历一定的历史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8.
十九大报告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聚着全体人民的价值追求,要把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社会政治生活不仅涉及国家与社会日常管理与监督,也涉及到人们日常政治参与,把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社会政治生活具有一定理论与现实意义,为此,把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党风廉政建设、公民政治参与、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以及依法治国之中,更好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在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四个要素中,政治认同列于首位,关乎学生成长方向和理想信念的确立,是"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的共同标识。我国公民的政治认同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而言,包括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和制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精神、国家机构和社会组织"等方面的认同。对社会阅历不够丰富的高中生而言,政治认同的对象无疑具有宏大、抽象、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未来发展的灵魂和标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对大学生培育民族精神、凝聚社会共识、增强公民意识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注重提高教学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理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选择有效的路径和策略实施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