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迟子建的小说有一种淡淡的挥之难去的忧伤情绪,这种忧伤来自于她对故土家土家园的依恋,对底层民众的悲悯,以及忧伤的意象选择。这种忧伤不绝望,也不乖戾,而是一种美丽。  相似文献   

2.
在短篇小说《逝川》中,迟子建写了一条河,一个人,一种鱼。这条河,无疑是一条生命之河,一条时间之河,在这条河边,主人公吉喜经历了充满生机却又不乏辛酸的人生。吉喜与泪鱼的对照,显示出吉喜强韧的生命力。这条河流淌着的,是一曲悲喜交集的生命之歌。  相似文献   

3.
迟子建的中篇小说《秧歌》是她小说创作达到高峰的标志之一,呈现出高超的叙事能力和写作技巧。在结构上,以作为民俗的秧歌为全篇结构主线,贯穿秧歌主角小梳妆的传奇命运与女萝和其他街坊的庸常人生。在刻画人物上,充分运用蓄势手法阻迟人物出场,以侧面描写烘托人物惊人之美,收到了极好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4.
迟子建的自然书写既有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的融汇,也有对现代文明与自然文明的矛盾的深刻反思,作品中的灵动的自然意象形象而深刻地体现了迟子建小说的生态意识.人不应该成为大自然的主宰,而应该成为大自然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5.
从以<恶之花>名世的现代诗人波德莱尔以来,现代主义文学就一直以对生活之恶与人性黑暗面的大肆描绘为能事,仿佛不如此就不足以揭示现实,就不足以震惊人心,就不足以展示文学的深度与力量.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先锋倾向的中国作家也莫不如此,余华小说的血腥暴力,残雪小说的阴暗潮湿与畸形丑陋,苏童小说中肆虐无忌的人性恶,莫言小说中的酷刑荟萃等都拷问着现代人性的极限,以艺术方式增强着现实之黑暗,也往往使脆弱人心日趋冷硬与荒寒.  相似文献   

6.
在当代中国作家中,迟子建的小说创作具有异常鲜明的地域和文化特色,但作家并未仅仅依靠自然风光和风俗说话,而是时刻交响着对人类心灵世界的叩问和对生命温情的执着追求,这与作家注重叙事空间的营构努力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7.
在艺术作品中,创作者常常通过构建意象来表达独特的思想情感与审美感悟。电影《雏菊》中"雏菊"作为影片的中心意象,始终贯穿整部影片。雏菊是电影的一条叙事线索,故事情节围绕着雏菊而发展;雏菊对电影主题的表达起到了烘托、提升的作用,将爱情人性之美展现出来;电影画面中雏菊的出现为故事营造了唯美的场景,给现代人带来了一泓清泉。雏菊的意象也是具有美学价值的,首先雏菊的画面宁静自然,能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其次,电影《雏菊》采用了悲情模式,雏菊意象的运用奠定了故事的悲情基调;最后,雏菊在意象造境上,体现出情景交融的意境美。  相似文献   

8.
从广义修辞学的角度来看,迟子建的小说创作表现出了明显的意象修辞特色:极具个性色彩的意象的精心铺设,对丰沛情感的适度调配与抒写,注重气韵营造的浪漫言说,三者完美的统一于诗意写作的原则下,使她的小说创作具有了独特的审美价值与修辞意义。  相似文献   

9.
《金瓶梅》的意象运用,主要表现在人物的塑造,叙事单元和叙事脉络的整一性和明晰化,整个叙事行为意蕴的凝聚,叙事行为发展的暗示、推动与补充以及小说叙事模式的完善等方面。意象的运用不仅使以叙事为要务的小说具有了诗的韵味,而且其本身也具有了叙事功能。  相似文献   

10.
迟子建是中国当代文坛最具鲜明地域文化特色的女性作家,她致力于用小说从传统审美范式中寻找新的艺术生长点,努力营造一种富有地方风情韵味的关学氛围.其小说采用的独特的叙述视角--童年视角,体现出的鲜明地域色彩以及对女性立场的坚持,充分体现了作家的创作理念和精神诉求.  相似文献   

11.
迟子建的小说诗意浓郁。这在很大部分上归因于她的出色的语言功力。她在修辞层面上对节奏、声韵和词语表现的独特的审美追求 ,体现出良好的艺术感觉和坚定的民间写作立场。  相似文献   

12.
在迟子建小说的想象艺术中,有关历史记忆的书写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作家通过对历史叙事题材的日常化择取、对编年体历史书写的戏仿和散文化的叙事风格,展现的不仅是那个独特时代环境下带有鲜明地域、文化印记的最为生动鲜活的人类生存场景,更多的则是作家对于现实社会的凝重思索和对人性温情的热切渴望。  相似文献   

13.
迟子建是中国当代文学视野中有独特价值和魅力的作家,她的作品吸引了众多的读者关注和评论者的研究。从小说研究、散文研究、与其它作家的比较研究和综合研究等方面,对迟子建的创作研究情况、特点和不足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4.
在迟子建小说的想象艺术中,有关童年与历史记忆的书写是其中重要的组成。作家通过对视角择取、意象营造等记忆呈现方式的技术化处理,展现出的不仅是那个独特时代环境下带有鲜明地域和化印记的人类最为生动鲜活的生存场景,同时更多展露出的则是作家对于现实社会的凝重思索和对人性温情的热切渴望。  相似文献   

15.
迟子建小说中的人物多是芸芸众生中的小人物,作者擅长以温情的笔墨描写他们的酸甜苦辣,使得许多读者倾向于重视其作品中温情的美,而忽视了从作品情节的安排布局角度,关注温情在小说中作为作品表现手段的一面。  相似文献   

16.
迟子建小说文本的人文关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迟子建在叙事艺术上着意经营,擅长以温情的笔调讲述“东北家园”伤怀之美故事,尤其是对童年情结梦忆、生态文学写作、精神生态追怀的书写,独具特色富于美学意味,由此建构了她小说文本的人文关怀,使读者在阅读中分明感觉到她的艺术气质和艺术审美,卓尔不群、非同一般。  相似文献   

17.
在迟子建以女性为主人公的小说《原始风景》、《麦穗》、《逝川)中,作者对女性的生存困境进行了真实深刻地书写,并由此导入对形成性别差异的文化根源——父权制意识形态的反思,暴露了其对妇女生存的危害性与残酷性,以及女性对它由屈从、认同到捍卫、延续的荒谬性与可悲性,从而表现出作者对女性命运的深刻思考和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8.
从"回归式结构"看迟子建的温情主义世界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迟子建许多作品的结尾都呈现一种开放性的“回归式结构”,这种结构不同于传统的“大团圆”而具有独特的品质。它集中地艺术性地表达了作者的温情主义世界观。这种世界观不拒绝生活中的苦难,但拒绝在苦难中的绝望和沉沦。它认为一切都有因,一切都可恕,一切都会变,一切都可盼;一切都是美。  相似文献   

19.
迟子建的小说创作至今已达到四百余万字,涉猎了许多题材,她的底色至今仍保留着,作品中描写的小人物的庸常生活、人化自然、神性的空灵和温暖与爱意四个方面是不变的底色,这些汇集在一起,建构了她的平和从容的文风。  相似文献   

20.
《伪满州国》以人性化视角来审视日本人在这场侵略战争中的凄苦命运,并通过这种审视揭示了战争对所有人都是伤害的事实。这种审视为最广大的日本民众正确认识历史并勇敢承担历史责任从而为彻底驱散心灵的阴霾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