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些考生一进考场就心慌意乱、面红耳赤,审题、回忆知识出现障碍,思路紊乱,答题零乱,情绪不稳定,思想高度紧张,甚至出现晕场……这就是考试中的临场紧张现象。  相似文献   

2.
《同学》2002,(1)
考试是高强度脑力劳动,脑力、体力消耗都很大,所以在考试过程中容易出现机能性障碍,我们常称这些障碍为“考场病态”。考前的知识储备和身心调整越充分,发生考场病态的可能性越小。全力以赴地备考,建立系统化的知识结构,消除紧张焦虑,保证良好的睡眠、营养、供氧,便不会出现考场病态。在考场上若出现了考场病态,则应采用一些调控技术消除考场病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人的一生中,几乎每一个读书的人都要经过几次考试,可以说,考试至今仍是检验学生学习成绩的常用方式。多数考生在考试中能够自如地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取得较好的成绩。但是也有少数学生当走进考场这个特殊环境之中时,便产生头晕、胸闷、恐惧、甚至答题时双手颤抖等现象,平时很熟的知识一下子都想不起来了。这些都属于考试焦虑过度的表现,它直接影响考试效果,导致考试失败。  相似文献   

4.
人的一生里要面对很多次重要的考试,考生在大考前,由于初次接触如此重要的考试,可能心理压力很大,甚至出现心理失常的情况。心理学研究表明:应考心理与临场心理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心理素质不好,情绪不稳定的考生在大考日渐逼近或在大考考场上会出现许多不良心理表现:焦虑失眠、食欲不振、疲倦嗜睡、心情烦躁、头晕目眩、悲观失望、情绪低落;在考试中手脚发抖;拿到试题时头脑发热,过于兴奋等等。医学上称这些现象为“考试综合症”,每年患有这种症状的学生不算少数,这应该引起我们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5.
考场上的竞争,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角逐,也是心理状况的较量.每年中考,有学生在考场中得心应手,超常发挥取得辉煌成绩,也有学生考试失常,有一些“尖子”也只是成绩平平.这主要是由学生心理状态好坏决定的.考试的心理素质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考前几天的辅导便能养成的.如果对于这场严峻的考验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没有充分知识储备和身心调适,没有平时注意总结经验和妙招的积累,就容易出现考场失利现象.  相似文献   

6.
离高考越来越近,不少考生也越来越紧张,沉重的压力让许多考生郁积了不少“心结”。这些高考“心结”在很大程度上可能会影响到考生的复习备考和考场发挥。因此,考生要尽早调整自己的状态,解开“心结”。拒绝“舌尖现象”在平时的学习或考试中,有时会出现这种现象,一些很容易的题目,答案似乎就在脑海中盘旋,呼之欲出,但就是写不出来,心理学家称之为“舌尖现象”。很多考生一定都遇到过这种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在回忆信息的过程中出现了暂时性的遗忘。这种出现在学习或考试中的“舌尖现象”常会影响到考生的情绪和信心,所以必须避…  相似文献   

7.
在人的一生中,常常要经历各种各样的考试,比如升学考试,参加工作时的面试等等。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在考场上思维敏捷,能够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但在考场上,常有人因回忆不起所需的知识,急得面红耳赤、满头大汗,甚至垂头跺脚、手发抖、脚发麻、大脑一片空白。可情绪越紧张,越想不起来;越想不起来,越紧张,因而造成恶性的心理循环。  相似文献   

8.
自学考试不仅是对考生的知识、智力和体能的全面测试,同时也是对考生心理素质的检验。考生走进考场,或在解题过程中遇到障碍,常出现紧张、慌乱、记忆堵塞、思维阻断等“考场病”。这时,采用深呼吸、数数、闭合双眼减少外来刺激等“急救”措施,固然可以收到一定的效果,而最佳的解决方法还是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9.
在平时的作文考试中,我们发现这样一种现象:有许多考生,常常为写作材料的贫乏而大伤脑筋,甚至有的出现不能完成作文的情况。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固然与考生平时不注意积累写作材料有很大的关系,但也不排除考生不会使用材料、不能使有限的材料发挥尽可能大的作用,即不会“一材多用”这一重要原因。因此,若想在作文考试时不至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除了平时注意积累写作材料之外,学一点“一材多用”的本领,不失为考场作文的应急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0.
每次考试过后都有这样一种现象 :考生或刚走出考场 ,或刚看到标准答案 ,或经过老师讲评后 ,都会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惊呼“唉呀 !我怎么忘了……”这种在考场上苦苦思索不得要领 ,而走出考场或稍加点拨又恍然大悟的现象 ,我们不妨称它为“试后诸葛亮” .上述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它直接影响着学生能力的发挥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考生心理不稳定、压力过大、时间紧迫等因素 ,但同时也反映出学生基础不牢固、知识掌握不足、思维方法有缺陷等 .如不加以分析解决 ,势必影响学生的成绩 ,给学生造成新的心理压力 ,笔者仅就“试后诸葛亮”在知识、…  相似文献   

11.
心理因素如果心理素质好,情绪饱满,信心充足,镇定自若,精力旺盛,意志坚强,则思维活跃,观察细致,思路敏捷,应变能力强,其知识、技能也就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反之,则会出现回忆受阻、思绪混乱甚至昏厥晕场等现象,其知识、技术水平当然也就难以得到正常发挥。因此,考生一方面要正确认识自己,树立正确的高考观;另一方面,要强化竞争意识、树立必胜的信心,培养顽强的意志、克服消极情绪。如万一在考场上出现怯场现象,可通过闭目静默、作深呼吸、自我暗示、转移注意力、按摩面部等手段来调节和稳定情绪,以尽快进入最佳的考试状态…  相似文献   

12.
走出高考中的“詹森现象”登月体育比赛中有一种“詹森现象”,说的是运动员平时实力雄厚,但在赛场上却连连失误。这种现象在大型考试尤其是高考中也频频出现:平时成绩优良、甚至名列前茅的同学在高考中发挥异常,饮恨考场;有的甚至二次、三次都无法从此现象中自拨,任...  相似文献   

13.
在人的一生中,几乎每一个读书的人都要经过几次考试。多数考生在考试中能够自如的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取得较好的成绩。但是也有少数人一走进考场这个特殊环境之中,便会产生头晕、心跳、胸闷、恐惧,甚至答题时双手颤  相似文献   

14.
校园传真     
《高中生》2002,(8)
设立“舞弊生考场”武汉江汉区68中在期中、期末考试时专门设立了“舞弊生考场”:学生若考试舞弊,以后的各科考试就要被请进“专场”。据调查,自从设立“专场”后,学校还没有发现学生舞弊的现象。该校叶校长说,“舞弊生考场”是为了杜绝一些学生在考试中递条子、翻书等舞弊行为而设立的。他说:“有人不赞成设‘舞弊生考场’,但我们认为,与其让学生考试舞弊,不如设立‘专场’刺激他们一下。刺激也是一种教育方式,也是为了教育学生讲诚信。” (陈方)  相似文献   

15.
勤奋学习、刻苦攻读,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培养过硬的基本技能和能力,是高考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此外,要保证考试取得较好的成绩,还必须调整考前和考试时的心理状态,讲究有效的应试策略。一、调整最佳应试状态考试时,最冤枉的事莫过于记住的知识想不起来,会做的题目束手无策,简单的运算出现错误,这种现象在考生中并不鲜见。例如有一位考生这么说:“就学习时间而言,似乎已到了我的极限。我觉得平时学得还可以,大部分习题多能做对,但考试时却不知怎么搞的,该对的做不出来,不该错的却偏偏出错,成绩总是不理想,这使我紧张不安,甚至有点害怕考试。”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考生没有使自己处于最佳应试状  相似文献   

16.
每次考试都有考生出现反常:明明有实力,却偏偏落榜;平时训练状态很好,考场上就是发挥不出,几年辛苦,付诸东流。这就是考试中的“克拉克”现象。  相似文献   

17.
设置“三种考场”培养优良考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种考场”是指“诚信考场”、“关爱考场”和“一般考场”。为遏制考试作弊,培养优良考风,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设置了“三种考场”,并制定较为完善的配套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遴选不同素质的学生到相应考场在不同的约束条件下顺利完成考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8.
高考结束后,考生作文往往成为热门话题,“少见真情实感的文章”“考生缺少真情”“矫情太多”“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等议论再一次响起。“考场里难见真情实感的作文”确实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为改变这种现象,从一线的教师到高考语文试卷的命题专家都做过不懈的努力,但到目前为止,“考场难见真情文章”这种事实丝毫没有得到改变。这到底是为什么呢?笔者依据自己的观察与思考,对此探讨一二。原因之一:考场作文的特质是追求统一性“考场作文追求统一性”是由考试的本质决定的。考试的本质在于“公平性第一”,这样才有可能保证考试的权威性,…  相似文献   

19.
实践表明,学生考场作文时的心理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胆怯型。这类考生,考场作文前,对作文的复习与准备无兴趣,注意力也不集中,胸中只有零乱的材料,模糊的框架,机械的程序。考场作文时,思路散乱,辞不达意,胡乱凑合,常出“次品”,有时甚至出现作文“难产”现象,严重影响到考试成绩。究其根源,在于考生考场作文心理素质差。  相似文献   

20.
在高三复习的中后期,广大考生都有这样的感觉:离考试时间越来越近,发现自己在知识上还存在诸多漏洞。需要强化记忆的内容还有很多。又因复习时间越来越少,不知如何才能快速牢记这些知识。还有一些同学在考试过程中出现了“舌尖现象”,明明知道试题的正确答案,但一时又回忆不起来。分析考生出现的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