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茂 《基础教育论坛》2013,(17):37-38,40
1.向学生讲明家庭作业的要求在开学初布置第一项家庭作业之前,一定让学生掌握有关家庭作业的基本规则。最好用书面形式把对家庭作业的要求明确下来。教师可以和家长、学生共同签订一个家庭作业的协议(协议文本见后),家长和学生共同在这份协议上签字。在开学的前几个星期,教师可以每晚给学生打电话,询问学生是否做了家庭作业。如果学生做了,便让他在电话中读给教师听;如果没做,则问什么时候可  相似文献   

2.
学生逃学使美国教育界大伤脑筋,加利福尼亚州奥克兰市最近推出了一项新措施,试图遏制日益严重的逃学现象。这项新措施是一种双向自动电话服务。这项服务最早在6所公立中学开通后,当天就有2500名家长在家里接到电话通知,被告知他们的孩子当天没有在学校露面。家长接到的“旷课通知”都输入电脑系统,通过电话传送,传送时使用英、中、西等不同的语言。家长们还可以通过这个系统查询自己孩子前20天的到课情况。  相似文献   

3.
农村中小学校“,家访”不是一个惯用的词。如果你在一年里有5 ̄6次的家访经历,证明你班里遇到的麻烦不少。在农村,尊师重教的风气不是那么浓郁,如果你贸然来访,吃点苦头那是难免的。大凡当过一段班主任的教师,都能讲出几桩几件尴尬家访事。可要做工作非得拿出一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大无畏的精神,做好吃“闭门羹”的思想准备。笔者就自己的工作经历,谈谈农村学校家访工作的收获与体验。启示一思想转弯留住学生案例链接一受访家长:刘某家访目的:征得家长支持,监督学生逃学行为。家访摘要:家长配合较好,是农村中比较明理的一种。家长…  相似文献   

4.
在学校常有学生逃学之事发生,特别是初中一年级逃学的孩子比较多。孩子逃学,家长恼火,教师也伤脑筋。有些教师诉苦道:“话说得重了点,学生找不见踪影,教师还得承担责任,真是深不得,浅不得,现在的老师真不好当啊!”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孩子逃学呢?我带着这个疑问与曾有逃学行为的孩子谈过心。有的孩子说上学没有意思,不爱读书;也有很多逃学的孩子是因为老师让请家长而又不敢跟家长讲,到了学校又不好向老师  相似文献   

5.
说实话,我受教育的程度不高,如果按照现在家长的眼光看,我不是个好学生。读小学时,我不断地逃课,有时甚至半个月不回家,我有个绰号叫“黄逃学”。  相似文献   

6.
在我们这所学校,失学和逃学的学生越来越多,老师为之惋惜。李欣是初二年级的学生,从初一到初二已经逃学5次,每次都在3天以上。这次逃学时间更长,一个星期没来上学,老师、家长、同学都帮忙寻找才找到。李欣家庭条件很好,父母都是处级干部。元旦那天,  相似文献   

7.
初中生逃学行为:基于学校心理学视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逃学行为是初中生学校适应不良的表现和结果,它既是学校教育功能丧失的“危险”信号,也是初中生走向辍学乃至违法犯罪的第一步。初中生逃学行为可分为玩乐型逃学、叛逆型逃学、心因型逃学三种,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都应采取积极措施,预防和干预初中生的逃学行为。  相似文献   

8.
说实话.我受教育的程度不高。如果按照现在家长的眼光看.我不是个好学生。读小学时,我不断地逃课.有时甚至半个月不回家。我有个绰号叫“黄逃学”。  相似文献   

9.
家长参与教育的重要性已经在美国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承认和重视。家长被视为评定学校优劣的重要指针之一。许多研究成果表明,家长的参与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减少逃学率及毒品的使用,还可以建立良好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以及家庭作业的完成率。今天大多数人都同意的说法是:“教育是学生、家长、老师以及全社会紧密合作和共同努力的结果。教育的过程不仅只有在学校,它还包括家庭、社区的每一个领域。只有把这些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地方紧密结合起来并且和睦的融合为一体,我们才有可能达到教育的最佳目的。”家长参与教育的意义是双重的…  相似文献   

10.
缺文化含量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家庭里别的可以少一点,但不能没有书。”但在不少家庭里,有的是教科书、参考书、习题集,惟独没有课外读物;有孩子读的书,却没有父母看的书。在这些家长眼里,只有语文、数学课本是正书,其他都是“闲书”。家长在家庭里,首先是学习者,然后才是教育者,家长离开学习,就不可能成为称职的教育者,不会有高质量的家庭教育。如果我们的家长每  相似文献   

11.
说实话,我受教育的程度不高,如果按照现在家长的眼光看,我不是个好学生。读小学时,我不断地逃课,有时甚至半个月不回家,我有个绰号叫“黄逃学”。因为那个学校的老师太坏了,打学生,不仅打屁股,还打手掌和手背,手背尽是骨头,打得很疼。这让我感到太可怕了。当时,我的一个同学对我说:“为什么不逃学呢?外面多好玩,我带你走。”就这么带着带着,带出道来了。我开始独立逃学,后来还带着我弟弟逃。逃学干什么呢?去骑马。那时候山上有很多马,放马的是个苗族女孩,她管不了我们。我们爬到马跟前一蹦,蹦上去,马没有鞍子,我们抱着马脖子骑。  相似文献   

12.
“叫你家长今天下午5∶00前务必到学校来。”时下,不少班主任,只要学生犯了错,就要学生把家长叫来。“叫家长”似乎成了不少班主任教育学生的一招“杀手锏”,解决棘手问题的一根“救命稻草”。
  固然,学生的健康成长,有赖于学校、社会、家庭的共同努力、全面教育。班主任常和家长联系,可以保持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协调性,增进教师、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感情。但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班主任如果无论事情大小,犯错轻重,动辄“叫家长”,过多过滥了,效果往往会适得其反,甚至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同时还会引起家长的恐慌与反感。  相似文献   

13.
王炳栋 《中国德育》2012,(16):70-71
在农村寄宿制学校中,学生频繁找各种病由请假回家的现象比较普遍。作为班主任,一定要考虑学生是不是遇到了“校园软暴力”。如果只是简单地认为学生是体弱多病,或者厌学逃学,那就有可能会“毁了孩子的一生”。  相似文献   

14.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一个人从呱呱坠地开始,首先面对的就是自己的父母,即使孩子入学后仍有大部分的时间生活在家庭中,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孩子。教育者如果能够架起与家长心灵沟通的桥梁,协同合作,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秦飞飞 《班主任》2024,(1):36-37
<正>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教育资源,如果能够携手家长共同参与学生的教育,就能煮出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大餐”。乘着“双减”的东风,我热情邀请家长加入课后服务活动,用缤纷的课程编织学生幸福童年。一、众人添柴火焰高家长们结合自己的职业特点和兴趣爱好,为孩子们精心烹制“大餐”:“数字爸爸”别出心裁,大笔一挥,黑板上就出现了有趣的数字画,  相似文献   

16.
中国有句俗话,叫“浪子回头金不换”。“浪子”如果真能蓦然回首,重新起步,老老实实地劳动和生活,他仍然能够获得社会的承认和人们的尊重;他如果能够埋头苦干、艰苦奋斗、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有所创造,取得成就,那就更加可贵了。“浪子”的形成与生活环境有密切关系,家庭的不良教育和影响尤其负有重要的责任。“糊涂”的家长对于自己的错误态度如果能够最后变得明智起步也不算晚。法国科学家、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维克多·格林尼亚的父母就提这样一种最后明智起来的父母。19世纪70年代,在法国的瑟儿堡,有一户家财万贯的大资本…  相似文献   

17.
(一)美国小学生家长应该保证小学生在法律规定的年龄(6—7岁)入学,或者为他在校外提供同等教育。小学生如果无故缺课,专管逃学的官员可以传唤家长到庭,交代小学生缺课原因或命令他保证小学生正常到校上课。如果小学生拒不到校,经常逃课,家长应  相似文献   

18.
线教平 《教育文汇》2014,(20):19-19
据报道,某地一所小学今年新学年开学仅半个月,就连续两次要求新生家长为孩子订6套校服。一些家长在网络上以“回扣”“暗箱操作”等字眼表示不满,而学校则大叫冤屈,并声言要追究家长的诽谤言论。学生订校服是可以的。学生穿上一套庄重优雅的校服,不但可以展示良好的精神面貌,而且能够培养团队精神。统一学生着装,也便于学校管理。但半个月就要订6套校服,就有些过了。我认为,家长的质疑是合乎情理的。开学仅半个月就征订6套新装,家长们自然要质疑其必要性和合理性;至于有无“回扣”,家长可以提出疑问,校方如果没沾上这字眼,也不必紧张。  相似文献   

19.
据统计,目前在法国有超过1万名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之下,选择在家自行求学或到世界各国旅游求学。这种“在家上学”的申请方式相当简单,只要在每年开学前,向市政府递交请示单,即可成为“在家上学族”的一员。法国教育管理部门每年派专业的督察,到学生家里了解孩子的学习环境以及检验学习成果。如果达不到教育部门制定的标准,家长则必须将孩子送到学校里上学。  相似文献   

20.
赵冬 《班主任》2009,(6):43-44
一忌动不动就请家长。有些班主任把“请家长”当作处理犯错学生的法宝,只要学生犯了错,就请家长,其实这样做极不明智。请家长要把握一个原则——“必要”时才请。如果动不动就请家长,久而久之,学生会对“请家长”麻木不仁,或记恨老师;家长也会有怨言,认为班主任无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