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4至16世纪在欧洲大陆掀起的文艺复兴运动,造就了一批“用舌和笔”战斗的文人英雄:但丁、卜伽丘、拉伯雷等等.正如但丁对意大利文学的贡献一样,在英国也出现了一位对英国文学作出特殊贡献的杰出作家,被誉为“英国诗歌之父”、英国新文学语言的始祖、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第一位代表,他就是杰弗雷·乔叟(GeofreyChaucer)(1340?-1400)。乔叟在英国文学史上是莎士比亚以前最伟大的诗人,是第一个赢得世界声誉的作家。14世纪末叶英国废除了农奴制,资本主义开始萌芽。正是在这个社会大变革的年代里,在开始被及英伦三岛的文艺复兴运…  相似文献   

2.
莎士比亚是全世界公认的文学大家.四百年后的今天.莎士比亚仍然是英伦岛上一颗永不坠落的文学太阳.成为英国的文化象征和不列颠人的骄傲。在英国人眼里.莎士比亚被誉为“英国文明的象征”、“英国文学史上杰出的人物”、“优秀的、代表着‘英国最佳”’。保守党更把他誉为“英国文化和价值观的旗帜”。  相似文献   

3.
一、莎士比亚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是英国十六、七世纪之间的大戏剧家、大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家。革命导师马克思对他的作品十分喜爱;据保罗·拉法格回忆说:“马克思无限地赞赏莎士比亚,他对莎士比亚有过深邃的研究。他无例外地了解莎士比亚的人物……”马克思在著作中屡次引用莎士比亚剧中的典故、人物和词句,尤其是《威尼斯商  相似文献   

4.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戏剧作家莎士比亚对于欧洲,以至世界文学作出了杰出的贡献。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对他予以高度的评价。拉法格在《回忆马克思》一文中说;马克思“特别热爱莎士比亚,曾经专门研究过他的著作,连莎士比亚戏剧中最不惹人注意的人物他都很熟悉。马克思一家对伟大的英国戏剧家有一种真挚的敬仰。马克思的三个女儿都能背诵莎士比亚的作品。”(《回忆马克思和恩格斯》,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70—71页。) 遗憾的是,这样一位大剧作家的生平传记性资料保留下来的很少,其可靠性也常成为人们争论的问题。第一手材料的缺乏对我们研究他的生平和创作是很不利的。但以下一些有关他的简略事迹,却是文学史上所公认的。  相似文献   

5.
吴虹 《教育探索》2004,(7):82-83
莎士比亚是艺复兴鼎盛时期的一位伟大作家,作为时代前沿的作家,他的作品无疑是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一面镜子。他的剧作深刻反映了“人性”这一主题,也可以说莎士比亚是一位伟大的人学家,他在不同的创作阶段对人性这一主题有着不同程度的认识。本将以《奥塞罗》这部剧为依据,分析莎士比亚在这部悲剧中所反映的人性哲学。  相似文献   

6.
莎士比亚(1564——1616)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有成就的诗人和剧作家,是欧洲资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创造了大量深刻反映人文主义的社会理想、揭露封建社会内部矛盾和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种种罪恶的戏剧,广泛地反映了十六、十七世纪英国的社会现实。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赞誉莎士比亚是“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恩格斯在谈到戏剧创作时,特别强调要“多注意莎士比亚在戏剧发展史上的意义。”提出了“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同莎士比亚剧作的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的完美的融合”这一经典性的创作原则。  相似文献   

7.
《双城记》于1859年问世,是狄更斯的代表作。众所周知,狄更斯是继莎士比亚之后英国最杰出的作家。他的一系列不朽的作品形成了英国批判现实主义的高峰,因此马克思、恩格斯赞扬他是“时代的旗帜”、“出色的小说家”。他所写的《双城记》,内容丰富、气势磅礴,情节结构独具匠心,语言生动而富有表现力,是一部受到广大读者欢迎的杰作,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狄更斯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动笔写《双城记》,这是与英国当时阶级斗争形势分不开的。英国是  相似文献   

8.
莎士比亚被誉为英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著名悲剧《哈姆雷特》是他戏剧发展的里程碑。通过对《哈姆雷特》的详细解读,可以从作品中找到作家与其作品的高度融合。  相似文献   

9.
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著名的作家。他一生共创作了154首十四行诗,其中最脍炙人口的一首就是其中第十八首《能不能让我来把你比作夏日》。从诗歌的结构和韵律、内容和主题以及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三个方面来鉴赏这首十四行诗,足能领略到莎士比亚独具特色的诗歌艺术和语言魅力,欣赏到这首十四行诗的永恒之美。  相似文献   

10.
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著名的作家。他一生共创作了154首十四行诗,其中最脍炙人口的一首就是其中第十八首《能不能让我来把你比作夏日》。从诗歌的结构和韵律、内容和主题以及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三个方面来鉴赏这首十四行诗,足能领略到莎士比亚独具特色的诗歌艺术和语言魅力,欣赏到这首十四行诗的永恒之美。  相似文献   

11.
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英国戏剧家。本文通过列举莎剧中对人性的美好、人性的弱点和人性的丑恶所做的全景式观照,分析莎士比亚关于人性的探究对后世作家的深远影响,力图证明莎士比亚在西方文学发展史上完成了一个人文主义作家的使命和职责。  相似文献   

12.
在英国近代文学史上,狄更斯是唯一能够同莎士比亚相媲美的伟大作家,有“英国小说界的莎土比亚”之称。如果说莎士比亚的戏剧把文艺复兴时代的英国文学推上了顶峰,那么狄更斯的小说则为十九世纪的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宝库增添了一颗璀璨的明珠。狄更斯在他三十四年的创作生涯中,写了十四部长篇小说和许多中、短篇小说。这些作品广泛而生动  相似文献   

13.
莎士比亚是英国乃至世界最伟大的戏剧家之一,他遗留给世界文库的宝藏是任何作家所不能企及的。本文着重研究莎士比亚的戏剧语言,研究他戏剧语言的铺排手法,以及这种手法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4.
伟大的英国作家莎士比亚曾指出:“一个人的穿着打扮,就是他的教养、品位、地位的最真实写照.”学习服饰礼仪,学会服饰的搭配及在不同场合的穿着,会让你的工作得心应手,给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  相似文献   

15.
威廉·莎士比亚是四百多年前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诗人和戏剧家。他的作品思想深刻、内容广泛、技巧娴熟、语言精美,在世界文学史上,与希腊的荷马,意大利的但丁,德国的歌德被合称为世界四大诗人。他的同时代人,英国著名的戏剧家本·琼生(Ben Jones)称他为“时代的灵魂”。  相似文献   

16.
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鼎盛时期的一位伟大作家,作为时代前沿的作家,他的作品无疑是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一面镜子。他的剧作深刻反映了“人性”这一主题,也可以说莎士比亚是一位伟大的人学家,他在不同的创作阶段对人性这一主题有着不同程度的认识。本文将以《奥塞罗》这部剧为依据,分析莎士比亚在这部悲剧中所反映的人性哲学。  相似文献   

17.
赏析: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堪称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甚至整个英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文学巨匠。英国人曾经宣称“大英帝国可以没有印度,但不可以没有莎士比亚!”果然,印度终获独立,而莎士比亚则将英伦岛的文明传播到地球的各个角落。  相似文献   

18.
“世界大舞台”是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盛行的文学主题,展开就是人生如戏,每个人都是舞台上的演员,这个主题可以有多角度的阐释方式。文章选择了阿拉伯民间故事《一千零一夜》中《睡着的人和醒着的人》,英国莎士比亚的喜剧《驯悍记》,意大利薄伽丘的《十日谈》中第三天第八个故事,试图分析“世界大舞台”主题的喜剧展开方式。  相似文献   

19.
从前,有一个人名叫鲁滨孙,是个英国人。——《鲁滨孙漂流记》 1719年,《英国人》杂志刊登了一则新闻,有位苏格兰水手与船长发生冲突,被抛弃在荒岛上,孤独地生活了四年多,变成了一个忘记了人类语言的野人。后来,一位航海家发现了他,把他带回英国。有位作家感到这是个很好的题材,便很快创作了一部具有世界影响的小说《鲁滨孙漂流记》,这位作家就是被誉为“英国和欧洲小说之父”的丹  相似文献   

20.
无论从何种意义上讲,卡夫卡都可以称得上是现代主义小说家中的一位重要人物。英国大诗人奥登曾将其与但丁、莎士比亚、歌德并举而各为一时代之翘楚,同时指出:“卡夫卡对我们至关重要,因为他的困境就是现代人的困境。”卡夫卡可以说是最早感受到20世纪时代精神特征的人,也是最早传达出这种特征的先知。所以从学的角度理解过去的20世纪,卡夫卡是一个无法绕过去的作家,而且这种重要性可以说已经成为学界的一种共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