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研究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的"梦想教练计划"来阐述,在下乡支教活动中,志愿者是如何进行组织动员的,为了传播基金会价值理念,与受训老师建构共意,是如何采取行动和策略的。  相似文献   

2.
陈亚玲 《东南传播》2014,(9):101-103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借助网络平台表达自己的意见,并号召网民进行大规模的社会运动。可以说,微博、微信等网络新媒体的赋权功能激发了网民的公民热忱,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个体权利自觉,促使网民积极投入公民社会的建设中去。其中,公益慈善组织是公民社会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有益力量。而网络赋予了民间慈善机构一种新的发展空间与动员平台。本文以"免费午餐"为例,探讨公益慈善中媒体动员、公益动员及情感动员三种动员模式。  相似文献   

3.
20世纪30年代英国学者首先提出媒介素养教育问题,70余年来,媒介素养教育已经在许多国家普及.发达国家,如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挪威、芬兰、瑞典等国,已将媒介素养教育列为全国或国内部分地区中、小学的正规教育内容;发展中国家,如菲律宾、阿根廷、墨西哥等,也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媒介素养教育活动.中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在20世纪80-90年代开始推广媒介素养教育计划,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就中国大陆的媒介素养教育而言,从学者卜卫1997年发表<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①第一次引入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念,至今不过10年历史.  相似文献   

4.
葬礼的表征是仪式性的,突出文化色彩的,但其所指真相或者"深处"则是政治层面的,而陈布雷葬礼活动正是这样一个渗透着政治动力与政治目的的表现场所。国民党利用其殡葬仪式,进行广泛的组织、动员,使陈布雷"忠君""、忧劳为国"的精神内核获得认同,社会其他组织及民间团体也自发地参与进来,赋予陈布雷模范、榜样的作用;陈布雷殡葬仪式成为国民党统治危机下的一种政治自救意义上的活动。  相似文献   

5.
新闻公益行动体现了宣传思想工作"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是媒体践行群众路线的新常态。公益行动如何积聚媒体温度?如何形成新闻延伸?怎样聚合公益资源,坚守主流舆论场,对接新媒体舆论场?本文以大连新闻广播"公益梦想秀"为例,探讨广播媒体在新闻公益行动中践行群众路线的具体操作路径,提出如何避免公益行动煽情化与物质化的倾向、如何保持公益行动的连续性与品牌性等思考。  相似文献   

6.
媒体除自有的媒介属性之外,还应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短视频APP快手作为2017年互联网行业独角兽,不仅仅是一个记录世界的"镜子",也通过技术赋能个体,开展一系列公益活动。本文选取快手的社会责任及公益活动部门"快手行动"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快手的公益项目进行介绍,分析快手公益传播的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传播受众及传播效果,以期探究快手公益传播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内容分析与网络民族志的调查方法,从叙事视角、互动设计、媒体组合、算法运用等方面对"叶沙一个人的篮球队"公益传播活动进行构建分析,以期为我国器官捐献提供新的传播与媒介动员策略。  相似文献   

8.
史帅 《东南传播》2014,(12):84-86
公益组织作为独立于市场和政府之外的第三部门,在环境保护、灾害救助和扶贫助弱等领域的作用日益凸显。2014年4月2日是世界自闭症日,期间公益组织壹基金开展了蓝色行动,今天不说话的活动,在微博中引发了广泛的讨论。本文通过对壹基金活动期间发布的相关博文进行内容分析,发现其在动员策略和效果方面较为成功,但弱化了对自闭症本身的关注,并认为利用微博等社会化媒体进行公益动员仍然无法脱离现实情境。  相似文献   

9.
本文考察的是中国不同类型的媒体对日益兴起的都市集体行动的报道策略.文章对传统框架理论(Frame theory)“符号争夺战场”论调有所突破,强调了媒体在报道集体行动议题时自身的利益考虑,并提出“媒介框架整合”概念以描述这一符号再加工过程.经由“媒介框架整合”,一方面媒体再现了事件意义;另一方面,也将集体行动纳入“合法争议领域”.以广州番禺垃圾焚烧厂事件为例,我们总结了媒体在面对不同议题倡导者提出的框架时,所进行的三种媒介框架整合方式:框架延伸、框架对立和框架独白.以此,本文考察了不同政经坐标下——特定媒体市场竞争环境、特定媒体的政治环境与特定媒体的媒介角色——媒体会如何采用不同的媒介框架整合策略来建构集体行动事件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邵静 《东南传播》2016,(1):70-72
目前,互联网已经成为公益事业中不可或缺的传播渠道,许多由互联网企业发起的、主要基于互联网传播的公益项目频频出现。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项目在众多网络公益项目中辟出了一条新路,具有新颖的运作模式:它以阿里巴巴集团的企业基金会出资,以每周一次评奖并进行现金奖励为手段、以唤醒社会良知为目的,以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相结合的传播方式宣传"正能量"信息。本文以传播学中的议程设置理论、社会学中的资源动员理论、框架整合理论等对"天天正能量"项目的动员机制进行深入挖掘,以期带动我国网络公益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助力相关研究的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11.
12.
随着微博在当下的发展,其不仅成为人们发布信息和获取信息的重要工具,而且成为社会动员的工具。本文以"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为例,从社会动员的发起者和组织者、社会动员的方式、社会动员的客体以及社会动员的信息反馈方式四个方面对微博的虚拟社会动员和传统的社会动员进行了比较,并探讨了虚拟社会动员向现实的社会动员转化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郭淇文 《今传媒》2020,29(3):24-28
近几年随着环境话题被频繁提及,环境行动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而中国本土环境NGO在这些环境行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发挥动员效果,越来越多的环境NGO开始利用微博平台来进行动员,进而对微博平台的使用也更加重视。本文以绿色江河NGO为研究对象,着眼于其发布在微博平台上的原创微博内容,通过对其发布的内容进行主题内容分析,对其在微博平台上开展的具有代表性的环境项目动员行为进行个案分析,对绿色江河NGO的志愿者进行在线访谈,来探索当下我国的环境NGO是如何使用微博进行动员,总结环境NGO在微博平台上的动员策略所具备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话语的微观层面,来分析作为自媒体的微博是通过何种话语建构策略,将个体话语推向网络公共空间,并且形成公众广泛讨论的"微博事件"的。以"罗永浩砸西门子牌电冰箱"事件为案例,运用话语及物性分析、互文性分析、元话语建构分析方法,探讨罗永浩微博文本的话语特征,及其在推动"微博事件"进入公共话语讨论空间中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面对国外频频污蔑、国内人心惶惶的舆论环境,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新型主流媒体在为民发声的话语体系基础上,增添在线服务共战疫情等新语境,舆论引导作用显著.为探究其作用机制,现基于扎根理论,结合文本分析与内容分析法,发现《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的报道背后蕴藏着共情与共意两种话语框架,并在...  相似文献   

16.
刘平 《新闻界》2008,(4):124-126
本文以“成都人民广播电台”(以下简称“成都电台”)为研究对象,在翔实与可靠的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简要分析了成都电台在汶川地震灾害发生后所发挥的特殊功能:社会抚慰、社会组织与社会动员。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组织社会化的分析可以看到,组织传播可以分为强制、交换和认同三种不同的策略,它们分别面向不同的组织成员、针对不同的社会化内容、对应于组织社会化的不同阶段.基于强制的组织传播往往面向新进成员,针对的社会化内容往往是基本的、严格的组织角色规范和流程,通常发生于组织社会化的初期阶段;基于交换的组织传播往往面向的角色形成阶段的成员,其社会化内容往往有关员工绩效和组织效能的提升,通常发生于社会化的中期和后期阶段;基于认同的组织传播往往面向组织的资深成员,其社会化内容主要涉及组织目标和组织价值观,通常发生于社会化的后期.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健康传播角度出发,着重研究健康传播中的大众传播,以公益组织大爱清尘和媒体的互动关系作为研究对象,以田野调查、问卷、访谈、内容分析等方法为研究路径,在此基础上发现了媒体在大爱清尘公益组织扮演的三重角色,通过梳理大爱清尘公益组织的媒体策略,分析其现状,尝试寻找出几条公益组织获得媒体近用和媒体协同互动的策略,最终使民间公益组织的诉求充分借助表达的力量,形成一种基于媒体平台的公众表达,对公共政策和政府行为产生影响,媒体也借助公益信息增强自身美誉度和公信力,实现公益组织和媒体的双赢。  相似文献   

19.
班志斌  朱尉 《新闻世界》2013,(10):276-277
本文从传播学五要素:传播者、媒介、信息、受者和效果出发,以关注尘肺病的“大爱清尘”公益组织为例,探究社会化媒体时期公益传播对职业病救助的作用,以期实现公益传播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20.
王鹏民 《新闻传播》2014,(2):137-138
詹姆斯·凯瑞提出了传播的仪式观,与传递观不同,仪式观更加注重意义的生产和传递。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作为一个典型的媒介仪式,具有明显的仪式传播特征。随着新媒体的快速更新,观看春晚的仪式渐渐地不仅限于一家人坐在电视机前收看,而拓展到网络媒体上,更成为了一场网上的讨论联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