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不死     
天真的孩子问爸爸:“世上还有人能不死吗?”“没有人能不死的!”“不!”孩子摇摇头说,“你骗我。”父亲奇怪了:“谁能不死?”“奶奶!”孩子很有把握地说。父亲以为孩子对奶奶爱得天真,哈哈地笑了:“真聪明。”孩子把头一甩:“不是我说的。”父亲笑着问:“谁说的?”孩子说:“妈妈说的。”老不死  相似文献   

2.
人类因为具有理性,对于死亡的恐惧几乎是与生俱来的.一切的哲学和宗教,均植根于这种死亡意识.可以说,好的哲学和宗教都是教人如何去死的.无论东方人还是西方人,很早就开始了对于死亡的文化意义的思考.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弗洛依德说“你想长生,就得准备去死”,这话如果换一种说法,也就是“未知死,焉知生”,问题都是一样的,但提出问题的方式和角度不同,因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大相径庭.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东西方文化类型和结构的差异,这种差异也反映在西方诗人的诗作中.  相似文献   

3.
近代汉语中 ,“死”有一个常用义 :呈现死的状态。它包括现代医学说的假死和昏厥。元曲中“死了还不死”一句 ,第一个“死”意思是呈现死的状态 ,第二个“死”意思是死亡 ,生命终止  相似文献   

4.
目前,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多、杂、死”的现象,缺乏“少、精、活”,特别是“死”而不“活”的现象更为严重。具体说即“满堂灌”讲得死,“题海战术”练得死,死记硬背用得死。究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注入式”教学法的长期影响,二是片面追求升学率所造成的恶果。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以“三个面向”为指针,变“三死”(讲得死,练得死、用得死)为“三活”(讲得活、练得活、用得活),以“三活”为中心改革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5.
《木兰诗》中“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是人们熟悉的诗句.但是,如果问:将军经历百战都死了吗?回答这个问题,要了解“互文”修辞的手法,“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两句诗里的“将军”和“壮士”、“百战”和“十年”互文见义,意思是说:将军和壮士们经历了很长时间很多次大大小的战斗,有的牺牲了,幸存者胜利归来.上下句意思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内涵十分丰富,行文极其精炼.  相似文献   

6.
人们常说: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教得死也必然学得死.要使学生能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掌握知识,首先应当从“搞活”课堂开始.课堂教学如何搞活?  相似文献   

7.
儿子五岁了,除了上幼儿园每天就知道看动画片,玩变形金刚,什么大工兵、神龙斗士、地球超人,要不就是枪、大刀、宝剑,玩起来是不知道饿,不知道累,根本就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傻小子”,可是今年的清明节过了不久,真让我觉得儿子变了。这天,儿子从幼儿园回来,很神秘地对我说:“妈妈,我们班的小朋友×××的爷爷死了。”乍一听儿子说到“死”字,便不加思索地说:“小孩子,别乱讲什么死呀死的。以后不准说。”儿子  相似文献   

8.
文曦 《初中生》2018,(3):38-39
我为美而死 艾米莉·伊丽莎白·狄金森 我为美而死,但是还未在我的墓里安息,又有个为真理而死的人躺在我的隔壁. 他悄悄地问我,为何而死?“为了美.”我回答.“而我为真理,两者本一体;我们是两兄弟.”他说. 于是像亲人在夜里相遇,我们隔墙谈天,直到青苔爬上了唇际,将我们的名字遮掩.  相似文献   

9.
宋人论诗,极重字“响”.“响”字说随着宋代诗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潘大临的诗眼与“死响”,叶梦得、吕本中、姜夔的“活法”与“活响”,魏庆之、严羽、方回的意境与“声调之响”.“响”字说既关注诗歌局部诗眼的锤炼,又注重诗歌整体意境的开拓,还成为指导宋诗走向成熟的理论因素之一,具有很强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未报秦施而伐其师,其为死君乎?(《秦晋殽之战》) 《作品选》:“君,指晋文公。死君,指忘去晋文公。这句是说,不报答秦国资助的恩惠,而讨伐秦国的军队,那不是忘去文公吗?”释“死君”为“忘去晋文公”,是从顾炎武、王引之说。杨伯峻在《春秋左传注》中反驳说:“云死君谓忘其先君,则不知置‘为’字于何地。”这种驳辨是很有力的。但杨伯峻从俞樾说读“为”为“有”,  相似文献   

11.
小鸟之死     
父亲要出差,把心爱的小鸟交给儿子饲养。回来后,发现小鸟饿死了,生气地问儿子:“我的小鸟怎么死了。”儿子说:“我把它当爹养活,不知怎么就死了。”父亲说:“你如果把它当自己的儿子养活,它就不会死了。”  相似文献   

12.
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的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的书本。”我说,没有生活味的课堂是死的课堂,没有生活味的语文是死的语文。生活语文,就是从生命认识论的高度审视语文教学,从“生命意义”和“生成论”的意义上来把握语文教学,将学生学习语  相似文献   

13.
《读写月报》2022,(23):46-49
<正>1.内容简介“如果有一天我死了,你会后悔的。”这是小哈里被卡车撞倒之前对姐姐说过的话。然而现在,他真的死了。小哈里并不知道自己要死多长时间。他多希望没有对姐姐说过那句话,多希望能对她说“抱歉”,和每一个人说“再见”:妈妈、爸爸、最好的朋友皮特……甚至是他喜欢的女同学奥利维娅。现在,他正在另一个世界。他不知道该如何把自己的心声告诉给人间的人们,直到遇到150岁的阿瑟,他带着小哈里偷偷溜回了人间。小哈里真的能对姐姐说“对不起”,和每个人说“再见”吗……  相似文献   

14.
幽默悟人生     
一个小朋友问一富翁:“先生为啥这么有钱?”富翁说:“小时候我跟你一样,什么也没有.爸爸给我一个苹果,我把它卖了,用赚到的钱买了两个苹果,然后再卖了,买回4个苹果.”小朋友说:“先生,我懂了.”富翁说:“后来,我爸死了,我继承了他所有的遗产.”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的通病是:先生讲,学生听,教师死教,学生死学,死读死写,死记死背,把课堂搞得死气沉沉,把学生搞得死头死脑。无怪有人说:语文教改要做到“死去活来”;克服一个“死”字,追求一个“活”字;把课堂上那种死气沉沉的现状,变成生动活泼的局面。  相似文献   

16.
一天早上,彬彬刚进幼儿园就十分认真地问老师:“老师,人有不死的吗?”老师:“人怎么会不死,任何人到了一定年龄都会死。”彬彬:“不对,我奶奶就不会死。”老师:“这是谁说的?”彬彬:“我昨天晚上睡觉时听我妈妈说的。”老师:“你妈妈?”彬彬:“我听我妈妈对我爸说:‘你那老不死的老娘……’”老师:“……”人有不死的吗$长沙市建民幼稚园@漆海燕!老师  相似文献   

17.
哈哈镜     
一天死几回 母亲对儿子抱怨说:“每天早上你一起床就说‘困死了’,吃饭时让你先洗手你说‘饿死了’,叫你做点家务你说‘累死了’,乘公交车你说‘挤死了’,乘出租车你又说‘贵死了’……你一天晚到底要死几回啊?”儿子手一挥。说:“烦死了!”  相似文献   

18.
借东风     
一天,儿子从幼儿园回家,一进门就乐得躺在地上直打滚,不停地说“妈妈,可笑死我啦!”“为什么?”儿子说:“太有意思了,我的‘白龙马’飞跃‘黄河’了!”“什么白龙马、黑龙马的,你爸爸呢?”话音刚落,只见丈夫脸色苍白、气喘吁吁地进来了,吹胡子瞪眼地要打儿子。我急忙拦着问怎么回事,丈夫说:“可气死我了。没等我  相似文献   

19.
对于全祖望的《梅花岭记》最后一句中说的“冒其未死之名”的理解,人们都把它看作是“批判”或是“批评”。这种看法的依据来自这篇课文后面的“思考和练习”。必修本课后练习第一题说:“作者对‘冒其未死之名’的批判你是否同意?为什么?”因而,由人教社语文二室编写的教参中也说:“结尾还对前面记叙的英、霍山义军‘皆托忠烈之名’的事进行了批评。”经反复琢磨,觉得作者在文章结尾处对英、霍山义军“冒其未死之名”究竟是不是“批判”、“批评”,的确值得商  相似文献   

20.
一位妈妈领着孩子找我咨询,还没开口就伤心地流下了眼泪,稍微稳定了一下情绪说:“我这个孩子白养了,他竟然诅咒我死.” 我关注地引导这位家长:“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她说:“我现在只要和孩子说话,孩子就会让我闭嘴,并且会狠狠地来一句‘你不说话会死啊’!” 孩子听了妈妈的话,白了她一眼,愤怒地说:“这能怨我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