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韦李 《体育科技》2006,27(2):37-40
本文采用录像统计法、文献资料法和对比分析等方法对第28届雅典奥运会中国男篮与国外强队的6场比赛进行统计研究,得出结论:中国男篮在快速进攻这一重要环节上与国外强队相比存在明显的差距;中国男篮要坚持和发扬我国篮球“全、快、灵、准”的战术打法,处理好高度与速度的关系,加强队员的专项素质的训练,特别是力量、速度素质训练,提高全队快速进攻意识和能力,加快全队的进攻速度;改革我国篮球联赛制度,加大篮球运动员的流动性,提高CBA联赛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我国女子排球队在近些年的各类竞争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要归功于女排队员们的不断努力、积极进取的态度以及灵活多变的打法,其中快攻战术是一种重要的战术,它的存在可以帮助球队赢得胜利,而副攻队员正是这种快攻战术的发动者。本文先是对女排副攻队员个人进攻战术的概念进行描述,并且提出了女排副攻队员个人进攻战术的一些分类以及特点。  相似文献   

3.
篮球比赛中的整体式打法非常灵活多变,难以概括和研究。比赛的战术、培养篮球队队员的凝聚力与篮球队队员的个人能力并重。实际案例中,欧洲篮球队运用整体式打法,走到了世界篮球运动的前列;而美国篮球队"梦7队"不用整体式打法,结果在第15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中无缘决赛。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28届奥运会上中国男篮与对手的7场比赛,做了技术指标分析。1·投篮次数与投篮命中率比较分析(1)投篮次数与得分关系比较分析:中国男篮在投篮总次数与对方相比存在较大差异;2分球投篮总次数与对方相差22次;3分球投篮总次数与对方相差35次。中国球员采用传统战术打法,先站好队形,然后再组织配合,但当刚站好阵形时,对手早就贴身紧逼过来,中国男篮因此丧失很多投篮机会。另外,中国男篮后卫队员组织乏力,缺乏掌控全局和阅读对手阵形的能力,不能组织有效的进攻路线。(2)二分球的比较与分析:中国男篮二分球命中率与对手比相差15·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5.
重迭拖时间进攻战术的制定是为了弥补场角及边锋位置上身高明显不足这个缺陷,尽管这种战术非常适合阵地进攻或比赛结束阶段的拖延时间打法,但我们仍要求队员们积极寻找每一次得分机会。这种进攻战术的落位是将球场,特别是限制区地带拉空,并通过进攻的快速使防守失去身高的优势,每当我们身高处于劣势或对方进行人盯人紧逼防守时,我们就使用这种战术, 这种进攻打法需要三个很好的控制球队员和两名较有头脑的高大队员,为了取得最大的成功,每个队员在场上必须  相似文献   

6.
如果很好地利用掩护战术,可提高3分投篮的成功率。把投篮队员和掩护队员之间的配合打法称为投篮战术打法。这是在提高球队实力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相似文献   

7.
现代足球是在快速、对抗、复杂多变的情况下进行的一项激烈的竞技运动。近年来,足球运动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整体攻防转换的节奏加快了,战术打法更加灵活多变,对抗空间激烈。因此,在我们的足球选项课教学中,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快速传接球能力。而传接球是足球场上最基本的"足球语言",它是队员之间联络的纽带。快速传接球能力的高低,是一个足球爱好者乃至一个球队成功的前提。  相似文献   

8.
“快速多变”是一种既强调快速度,同时又注重多变化的进攻打法,中国男排正在失去这一特长和优势。阐述了影响中国男排“快速多变”打法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提高一传、防守起球到位率;加强培养高水平的快攻队员;尽快利用和发展后排快攻技术;扩大“快速多变”的组织区域。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对比分析法,对中国男篮在第25届亚洲锦标赛与伊朗、黎巴嫩两强的三场比赛进行技术统计分析。统计数据表明中国男篮各项指标与亚洲强队优势不明显,中国男篮整体水平发挥不稳定,没有继承北京奥运会上所表现的精神风貌和战术风格,集体凝聚力不够,作风不顽强,技、战术打法都需要改进。  相似文献   

10.
试述篮球中锋外拉进攻战术的基本打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篮球中锋外拉进攻战术是在现代篮球运动发展过程中逐渐演变出来的,它的出现对整支球队战术打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符合篮球运动的基本规律与规则,符合当今篮球战术的战略思想、战略体系;中锋外拉进攻战术打法能充分体现中锋在比赛中的作用,同时它也丰富了篮球比赛的战术配合和内容,使整支球队的战术打法趋于灵活多变,比赛更加流畅并更具观赏性。本文试图通过对中锋外拉进攻战术基本打法的研究,提出建议,以求进一步完善这种战术打法。  相似文献   

11.
肖泽民 《安徽体育科技》2009,30(4):19-21,27
运用录像法和数理统计法,对第29届奥运会中国男子篮球队比赛的技术数据与对手进行了统计,并与其他6支参赛队伍进行了比较,得出中国男篮在投篮,尤其在中近距离投篮、抢断、助攻、失误有明显差距,建议中国男篮在今后训练中加强投篮技术练习,提高队员配合意识和防守质量。  相似文献   

12.
第28届雅典奥运会中国男篮与世界强队的差距与反思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观看实况与录像、数理统计、比较研究等方法,对第28届奥运会中国男子篮球队5场小组赛的得分、投篮命中率、进攻篮板、助攻、失误等进攻能力,抢断、防守篮板、犯规等防守能力等技术指标与对手进行比较研究。认为,虽然中国队小组出线进入前8名,但中国队的投篮命中率、失误、身体对抗、整体配合等方面与世界强队存在明显差距,是阻碍中国男篮实现历史性突破的重要因素;同时认为外籍教练哈里斯的球星战术"一人球队"与世界篮坛的发展趋势是不相一致的。建议中国篮球的长远发展,应坚持走我国已形成的"快、准、灵"的战术风格,在追求队员身材高大化的同时,更应加强篮球基本技术、身体对抗能力、专项速度的提高,强调篮球基本技术和意识的提高应从娃娃抓起。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欧美篮球运动发展趋势的分析,揭示中国男子篮球在近些年国际赛事中竞赛成绩不理想的深层原因;提出中国男篮应坚持走自己"快、灵、准、全、逼防"的技战术风格,在最基础的选材、育人时就要注重球员必须具备"优质"体能,在技术和战术素养的培养中更要立足于谋求全队各位置的"平衡"发展,以形成全队"内外结合、多点进攻"的团队优势。  相似文献   

14.
中国男子篮球进攻技战术特征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采用献资料与分析比较等方法对中国男篮进攻技战术特征进行分析,并与欧美强队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中国男篮进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找出两之间的差距,为我国男篮的发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对第 14届世界男篮锦标赛中国队与四强队以及中国进行的八场比赛的技术统计资料进行比较 ,分析中国队与四强队水平的差距 ,并对中国队的防守、得分后卫的培养、战术打法、加快进攻速度等方面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男篮技战术风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通过世界性篮球比赛中与欧美篮球强队的比较,分析研究中国篮球“快、灵、准”技战术风格的表现。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比较分析、逻辑推理等方法。研究结果与结论:中国男篮现阶段在快攻反击、防守移动、远距离投篮等方面与欧美相比存在不足,已无优势可言,比赛成绩出现滑坡,传统技战术风格正在逐步丧失,中国篮球运动的风格特点正面临着新的考验。  相似文献   

17.
23届亚锦赛中外男篮技术统计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3届亚锦赛中国队与获得前四名球队的技术统计与比赛录像进行分析,并研究了中国男篮内部结构和外在表现,结果显示:中国男篮已经完成结构调整和新老队员的交替,成为亚洲超级强队。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对2019年世界杯中国男篮失利问题进行研究。数据表明中国男篮场均攻防实力与对手相当,各技术指标在世界杯中排名靠后。失利成因包括难堪的数据:中国男篮基本功薄弱,其中外线命中率低、篮板球个数少、罚球命中率低、失误次数多、犯规次数多;情绪化的舆情:球迷的吐槽催化压力,球迷的言论是中国男篮的压力催化剂;落后的体制:篮球改革是个新生儿,我国不是传统强队,改革未到检讨得失之时;特色的文化:安逸的篮球文化环境,“中庸”的篮球文化下安逸的篮球文化环境抹杀了球员的“狼性”。发展策略:上下一心紧抓篮球基本功训练;内外结合提升教练团队执教能力;坚定不移全面深化篮球改革;放眼世界扩大国际交流视野。  相似文献   

19.
采用观察分析、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方法,研究指出中国男篮在2006年世锦赛中破紧逼防守乏术的原因是球队缺少有效的“磨合期”和队员缺少对肾逼与破紧逼的认识与实践,并根据现役中国男篮的实际提出“三加强”的策略与方法:加强球队磨合、加强对紧逼与破紧逼的认识与实践、加强组织符合自身实际的破紧逼防守战术配合,供中国男篮备战2008年奥运会参考。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统计等方法,对中国男篮参加第29届北京奥运会和第25届男篮亚洲锦标赛的数据及比赛情况进行客观的分析,探讨中国男篮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为中国男篮的今后的发展和提高,并在今后的大赛上取得优异的成绩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