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最近,中央发出通知,决定改革领导干部活动的新闻报道,推进新闻改革,新闻要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笔者认为,新闻改革首先要从党报改革入手,而党报的改革,要从新闻报道和副刊出版两个方面抓起。尤其是办好地方党报的副刊,对于提高党报宣传艺术,弘扬民族文化,培育民族文艺工作者,特别是引导区域文化和地方民俗文化的发展,显得十分重要。 一、要用发展的观点来做报纸副刊的出版工作 我国报纸副刊起源于最初的补白性质的诗文。1897年上海《字林沪报》创办小报《消闲报》,随报附送,当时  相似文献   

2.
黄荆 《新闻前哨》2003,(7):72-72
副刊是报纸的重要版面。自报纸诞生以来,副刊就以其深厚的文化积淀、丰富的思想内容、多样的艺术形式、活泼的表现手法等,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读者,成为报纸一块能留住读者的园地。然而,近几年来,报纸副刊有式微之虞,很多报纸的副刊版面越来越少,有的甚至索性将副刊砍掉。从办报的规律和满足读者的需求来看,其实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人们对经济报道的关注度明显提高,对经济报道的理解也在发生变化,对经济报道的关注已从衣食住行拓展到投资理财、消费、房产等诸多方面。为此,市州党报应加强经济报道力度,拓展经济报道视野,增强经济报道的思想性、贴近性、说服力,以提高市州党报的舆论引导力。  相似文献   

4.
地市党报的无形资产是多年来在实践中形成的。如何使无形资产“增量”、“盘活”、“延伸”,既是报社扩大生存空间的关键,也是亟待突破、实现扩张的难点。地市报长期处于“经费包干,发行包办”的计划型模式的日子渐行渐远之后,随之而来的是自身生存适应市场的巨大压力。化解压力的有效路径就是创新办报理念,优化媒体无形资产功能,在无形资产的挖掘、利用、包装、扩张上大做文章,巧做文章,深做文章。通过“盘活”沉淀其中的无形资产,创造新的价值是完全可能的。  相似文献   

5.
3月7日至9日,由中国记协国内部、中国作协创研部和太原日报编辑部联合举办的“报纸副刊研讨会”在太原召开,来自全国新闻界、文艺界的100余位作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大会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形势下报纸副刊如何办为中心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对社会转型的特定  相似文献   

6.
当前,文化体制改革和报业创新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既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又有各种困难和风险;既有难得的机遇,又有严峻的挑战。近年来,地处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普洱市委机关报——《普洱日报》,面对激烈的传媒间的竞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大力实施精品战略、品牌战略,努力在宣传普洱、打造品牌、做强报业上实现新突破,办报质量和综合实力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7.
田怀聪 《新闻界》2004,(3):13-14
地市党报的无形资产是长期发展实践中形成的。如何使无形资产“增量”、“盘活”、“延伸”,既是报社扩大生存空间的关键,也是亟待突破、实现扩张的难点。地市报长期处于“经费包干,发行包办”的计划模式的日子渐行渐远之后,随之而来的是自身生存适应市场的巨大压力。化解压力的有效路径就  相似文献   

8.
我们早已熟知的是,随着科学的快速发展,传媒业日益多元化,报纸等平面媒介已不再是传媒界的独秀。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的普及,大大影响了党报的地位。2001年,"全媒体"概念又浮出水面。这种通过印刷、音频、视频以及互动的媒体组织之间的文化性联盟,让传统的党报面临更大的压力。尤其对于财力、人力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以网络媒介、数字电视为代表的新媒介的勃兴,报业市场竞争持续升温,特别是报业竞争区域从中心城市向次中心城市扩散,以及党报运作机制的转型,都对州(地)市党报的发展形成"压迫式"的冲击。州(地)市党报的生存空间似乎越来越小,以至于有人发出了"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的慨叹。从云南省的情况看,也确实出现了发展危机的问题。尽管纸媒介的劣势在媒介竞争中暴露无疑,尽管报业竞争态势日趋白热化,但云南州(地)市党报的发展依然具有巨大的想象空间。  相似文献   

10.
11.
张璋  姜蕙真 《青年记者》2002,(10):50-51
在政治家办报的时代,党报副刊如何定位?县市报副刊怎样实现新闻性与文化性、思想性与艺术性的有机融合? 胶州日报社为自己确立的副刊办报宗旨是:继往开来、与时俱进,以文学艺术的形式描绘历史与现实,将新闻性与文化性,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统一。在此大方略的指导下,突出办刊“七字方针”:  相似文献   

12.
孙丽君 《青年记者》2003,(7):41-41,56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读者没有时间去一一细读报上的信息,党报副刊欲将读者的目光牢牢吸引住,必须紧追读者的阅读趋向,从理念到运作,从内容到形式,创新求变。内容:从知识性、文学性到新闻性、服务性强调知识性、文学性和娱乐性,是党报副刊传统的编辑理念。与之相适应,要求副刊内容丰富多彩,格调轻松活泼,好比是大餐  相似文献   

13.
办活报纸副刊,重视对读者市场的细分,强调贴近时代、贴近生活的副刊作品,突出文化内涵,体现新闻时效,反映时代风貌,充分展现和挖掘地域文化内涵,让过去一直被视为报纸附庸的副刊,在传播先进文化需求上找到用武之地。  相似文献   

14.
吴炯 《新闻采编》2008,(1):14-15
世易时移,党报副刊目前所处的传播语境与过去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媒体上看,我们的社会经历了"媒体单一"到"媒体丰富"再到"媒体过剩"的转变。现在社会上,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网络、手机,众多媒体是铺天盖地,如此众多的媒体,无疑给人们造成了"信息过剩"。报纸的生存发展受到空前的挑战,作为党报  相似文献   

15.
观念,决定一个国家的命运,决定一个人的生存质量,同样,也决定一张报纸的品位。副刊虽为“副职”,不能甘当“副手”。 一、声声催急─—时代的疾声呼唤 党报副刊从来与祖国的命运休戚与共,息息相关,它记载历史,也推动历史;它反映现实,也改造现实,它高举新思想的旗帜,带领人民破旧立新,为新事物的发展推波助澜。这是中国党报副刊的光荣传统,是一代代副刊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在今天这个祖国有着非常意义的历史时期,我们更应牢记并继承它。 翻开今天的一些副刊,有一种太熟悉不过的味道,有时甚至会嚼出一种潮湿霉烂的味儿。…  相似文献   

16.
副刊的作用,众所周知。著名报人赵超构曾经说过:“新闻是报纸的灵魂,副刊是报纸的面孔,报纸耐看不耐看主要看副刊。”另一著名报人金庸也有一句名言:“对于报纸而言,新闻为攻,副刊为守。”  相似文献   

17.
曾天海 《新闻界》2002,(5):41-42
在刚刚过去的上个世纪末的大约10年间,中国的地市州一级党报,基本上都由四开小报改成了对开大报。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个别还没改的报纸,也坐不住了。例如四川省,除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之外,原来没有改大报的《巴中日报》也已于2002年1月改大报。在这一地市州小报全面改大报的过程即将完成的同时,我国整个报业正迎来国家加入WTO的新形势。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反思一下地市州小报改大报的经验与教训,理性地思考地市州级报纸特别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地市州报纸未来的发展道路,选择正确的竞争策略,大有必要。一、城市化…  相似文献   

18.
理论宣传作为党报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的导向作用。报纸的理论专版是理论宣传的重要形式和载体。如何办好地市党报理论版,使理论宣传切实发挥指导实践、服务实践的功能,《乐山日报》在编发理论版的实践中,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乐山日报》的理论宣传版,定位于“阐释党的方针政策,交流理论学习体会和运用理论指导实际工作的经验”,刊名确定为“学习与实践”。版面的内容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根据形式和宣传需要,结合报纸宣传特点组稿、选稿、编稿,突出稿件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性和针对性,使理论宣传在正确…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今人们生活节奏加快,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的情况下,报纸的新闻成为人们最关心的对象,它能满足人们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取更多信息的需求。但是,真正能让人们静下心来耐心去品味的东西还是副刊。因为副刊给读者提供的是令人赏心悦目的精神食粮和总能感染人的饱满的激情和活力。因此,办好副刊还是很重要的,可以利用副刊尽可能地把社会需要的政治的、思想的内涵通过更加艺术的、审美的方式表现出来,让人们在一种轻松娱乐中体验到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20.
王蕾 《传媒观察》2015,(3):57-59
现代化社会,是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社会,是充满科学精神的社会。社会成员必须具备基本科学素养,才能成为合格的劳动者,才能运用科学方法进行个人决策,才能有效参与公共生活,才能了解人类文明、享受认识世界的愉悦。科学素养还是文化革新能力的重要构成。我国正处在从传统向现代转型时期,科学革命所引发的文化革新要扩大范围、提高力度,对传统文化产生持久、根本的影响,公众必须具备相应的接受能力。中国科学院将包括健康素质、文化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