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孔子的“仁”是“克己”与“爱人”的对立统一,也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相辅相成。他的“仁”包括①爱人;②修身;③仁者,人也。“爱人”是在理论形态上对民族社会、原始人道主义观念的恢复和发展,承认了人的生存价值和人格价值,是人对自身的新发展。“修身”是指对道德的遵从。“仁者,人也”,是人本  相似文献   

2.
两千多年前,反动奴隶主阶级的忠实走狗孔老二到处宣扬什么“仁者爱人”啦,“泛爱众”啦,俨然是一个大慈善家,一副菩萨面孔。林彪这个孔老二的忠实信徒,在社会主义的今天,也紧步他的祖师爷的后尘,拼命兜售孔老二的黑货,鼓吹什么“以仁爱之心待人”,“以君子长者之道待天下”,等等。他们唱的完全是一个调子。在旧社会,帝国主义者和资  相似文献   

3.
孔子思想是周初政治即西周初年新兴的领主封建制的反映,而在殷周之际,这种制度无疑是革命和先进的,其仁者爱人的思想亦为奴隶制所不容。然由于他生不逢时,尤其古史分期的不当,长期以来孔子曾被当作奴隶主阶段的反动的思想家和政治代表人物。可以说,这是战国封建说以及由此造成的历史错位的必然逻辑。有鉴于此,应重新进行古史分期,以理顺中国史学研究中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从而走出欧洲中心论的误区。  相似文献   

4.
孔子的弟子樊迟问仁的时候,孔子说:“爱人”①,又说“泛爱众而亲仁”②。《十三经注疏〈论语·微子〉》讲:“仁者爱人,爱人谓之仁”。“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探讨“仁”的历史渊源,对研究孔子“仁”的思想的形成和以“仁”为  相似文献   

5.
董仲舒(公元前一七九——前一○四年)是西汉时期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在我国封建社会初期,他第一个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反动政策,鼓吹“奉天法古”的复旧路线,把维护奴隶制的孔孟之道加工改铸为地主阶级的正统思想,曾长期地为腐朽的封建统治阶级和近代一切反动头目所拥护。直到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叛徒、卖国贼林彪为了复辟资本主义,也把董仲舒当作偶象来顶礼膜拜,喧嚣什么“大家都当董仲舒”。因此,为了深入批林批孔,就必须彻底批判董仲舒“独尊儒术”的反动实质。  相似文献   

6.
两千多年前的孔老二,是个顽固地维护奴隶制的反动代表人物。他为了实行他的“克己复礼”的反动政治纲领,竭力推行“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的反动路线,也就是要复兴被灭亡了的奴隶制国家,恢复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让那些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继续残酷压迫和剥削奴隶。事隔两千多年的今天,资产阶级野心家、阴谋家、两面派、叛徒、卖国贼林彪,这个地地道道的孔老二的信徒,躲在阴暗的角落里,也效法孔老二的“克己复礼”,在不到三个月时间内,就四次写了“悠悠万事,唯此为大,克己复礼”的条幅,挂在他的狗窝里。用“克己复礼”这个破烂货,作为他推行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的政治纲领,狂叫要对那些被打倒了  相似文献   

7.
“君子”是孔子提出的一种理想的人格范式。“君子”之风也始于孔子的大力倡导。孔子对“君子”的人格境界规定为“仁者不忧 ,智者不惑 ,勇者不惧。”“仁者不忧” ,要求“君子”具有“仁者爱人”的情怀 ,律己宽人的精神 ;“智者不惑” ,要求“君子”具有渊博宏富的学问 ,严谨求实的学风 ;“勇者不惧” ,要求“君子”具有尚义重行的勇敢 ,坚强进取的毅力。孔子大力倡导“君子”之风 ,是与他强烈的社会历史责任感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8.
我国古今学者一般从伦理的角度去理解、解释"仁",认为"爱人"是仁的核心.其实"仁者爱人"不是一般道德意义上的爱人,它着眼于政治与民众的关系,要求统治者为政爱民、富民、惠民、教民;节约开支,役民而不伤民."仁者爱人"是孔子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产生既是春秋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也是孔子对殷周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同时还是稳定春秋社会秩序,安抚人心的措施.分析"仁者爱人"的内涵,有利于正确理解孔子的政治思想,对当今和谐社会方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孔老二是一个长着花冈岩脑袋的顽固派。在封建制逐渐代替奴隶制的历史阶段,他顽固地站在奴隶主贵族的立场上,以挽救“礼崩乐坏”的政治局面,维护和复辟殷周以来的奴隶制为己任,急急如丧家之犬,四出游说,八方呼号,妄图阻挡历史车轮的前进。“克己复礼”就是孔老二复辟奴隶制度的反动纲领。所谓“克己”,就是要克制自  相似文献   

10.
孔子以“天命”为其仁学形而上之根据,把“仁者爱人”的思想融通于政治、经济、伦理等方面,从而化凡俗为神圣,实现了对“天命”的超越、对奴隶制血亲关系的超越、对政治权力的超越以及对“利”的超越。这种超越性集中体现了孔子的道德理性、人文关切、历史使命感和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精神,这也是孔子仁学的真精神和生命力之所在。  相似文献   

11.
顽固维护奴隶制的反动思想家孔老二,别有用心地一再鼓吹中庸是一种“最高的道德”。资产阶级野心家、阴谋家、两面派、叛徒、卖国贼林彪也学着孔老二的腔调,叫嚣什么“中庸之道……合理,”和孔老二的谬论同出一辙,充分暴露了这个孔老二的忠实信徒的丑恶嘴脸。孔老二和林彪鼓吹中庸之道的时代虽然不同,但他们的险恶用心完全一样,都企图利用中庸之道这个反动哲学来为其反动的政治目的服务,都是为了麻痹人民、反对革新、反对革  相似文献   

12.
林彪是孔子的忠实信徒.他再三挥舞孔子的“克己复礼”的破旗,妄图篡夺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从根本上改变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和政策,颠覆无产阶级专政,复辟资本主义.孔子生活在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大变革时代.面对“礼崩乐坏”的形势,他顽固地站在奴隶主贵族立场上,为了维护和复辟奴隶制,他提出了“克己复礼”的反动政治纲  相似文献   

13.
邹叶 《现代教学》2010,(5):66-67
“向善向上”是我校的校训,简言之就是“童心向善、人心向上”,它包含了我校对教师与学生做人做事的基本要求。“向善”就是要心中有爱,心地善良,仁者爱人,包括仁爱心、正义心、责任心的孕育;“向上”就是心中有梦,志存高远,追求卓越,包括对执行力、意志力、创造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一、孔子的师生交往理念1.以“仁”为核心的人本交往思想。“仁”是孔子学说的中心思想,也是他的人本交往思想的核心。他经常谈论“仁”。在《论语》中“仁”字出现109次。“仁”者,“爱人”也。从人从二,主体际或多极主体之义,交往之义。“仁”的指义,针对不同的对象主体,根据“因材施教”原则,孔子曾给予过各种不同的规定:“仁者爱人”“孝悌”“克己复礼”“忠恕”之道、“由己及人”之取向。我们认为。“仁”在孔子的解释中有两层最基本的意义:一是“仁者人也”;一是“仁者爱人”。所  相似文献   

15.
“仁爱”与“兼爱”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谐社会,一直是中华民族的理想和目标。和谐社会的建设,既要制定和谐的国家典章制度,又要建立处理个人、家庭、国家、社会关系的和谐原理、原则。孔子以“仁者、爱人”为指导原则;墨子从“兼相爱、交相利”思想出发,认为和谐是治理个人、家庭、国家、社会关系的原理、原则。这些思想对于今天构建和谐社会仍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一)思想(1)孔子:①“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主张“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②孔子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统治者要爱惜民力,取信于民,正身律己。③“和为贵”。(2)孟子:①主张“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②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反对统治者“虐民”、“暴民”。③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的劳动时  相似文献   

17.
“悠悠万事 唯此为大 克己复礼”——这是资产阶级野心家、阴谋家、两面派、叛徒、卖国贼林彪及其死党,从一九六九年十月到一九七○年一月,在不到三个月时间内,连续写下的四条条幅的内容。他们把它挂在墙上,作为座右铭,把“克己复礼”当作自己万事中最大的事。他们“克己复礼”的反革命心情是多么急不可待,又是多么丧心病狂啊!“克己复礼”,这是两千多年前孔老二复辟奴隶制的反动路线和纲领。它的目标是“复礼”,即恢复西周所规定的奴隶制各种制度和与此相关联的礼节仪式。它采取的手段是所谓  相似文献   

18.
两千多年以前,正当我国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急剧转变的春秋末期,反动的奴隶主贵族的思想家孔老二,为了挽救奴隶制即将灭亡的历史命运,声嘶力竭地叫嚷要“克已复礼”。两千多年以后,社会主义正在我国胜利地前进,叛徒、卖国贼林彪代表新老资产阶级的利益,妄图复辟资本主义,再次打出“克己复礼”的黑旗。孔老二一往深情的“礼”是什么?要而言之,便是奴隶制法权。林彪“念念不忘”的礼又是什么?根据揭发出来的大量材料,资产阶级法权是其重要内容。林彪、孔老二这样一对复辟狂,维护和复辟自己阶级的  相似文献   

19.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一切文化或文学艺术都是属于一定的阶级,属于一定的政治路线的”。一定的教育路线是由一定的政治路线决定的,反过来又为一定的政治路线服务.在我国先秦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孔老二和孟轲顽固地站在奴隶主贵族的立场上,提出了一条“克己复礼”的反动政治路线,极力维护西周的奴隶制。儒家的教育路线是为这条反动政治路线服务的。这条教育路线坚持“复礼”、行“先王之教”,培养“法古”“循礼”  相似文献   

20.
“四人帮”的御用班子梁效,发表于《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一九七五年第一期的《评孔老二吹捧的子产》一文,把春秋晚期郑国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子产,诬蔑为“顽固维护奴隶制的反动政治家、思想家”。他们的目的极其反动,手段十分卑劣,必须予以揭露和批判。列宁指出:“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此外,如果谈到某一国家……那就要估计到在同一历史时代这个国家不同于其他各国的具体特点。”(《列宁选集》第二卷第512页)我们研究子产,当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