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钟荣跃 《考试周刊》2010,(16):207-208
高职人文素质教育应实现职业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内涵要义的关联,以体现综合能力的主体性素质就业为目标实现尺度,整合课程,建立板块课程体系,实施多渠道、重实效、全方位、全程性的课程形式,使人文素质教育渗透进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实现全方位、全过程的教育。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类型、规格、培养方式方面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和人文课程提出了新要求。地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开设存在一些课程门类与课时偏少、重知识轻能力等问题。为了加强学生全面素质、创新能力、个性发展的培养,必须构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主要包括人文素质类课程体系和人文教育类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目前理工类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普遍比较薄弱的现状.就如何提升学生人文素质进行了探索,提出了构建“三个课堂”育人体系、注意做到四个结合的观点,旨在提升理工类学生的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4.
五年制高职理工科人文素质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根据五年制高职理工科学生年龄小、在校时间长的特点,阐述从构建学科课程体系、活动课程体系、环境课程体系三个方面构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力求五年制高职理工科人文素质教育呈现知识的全面性、内容的层次性和实施的阶段性特点。  相似文献   

5.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和回归。按照校本性、职业性、整体性的原则,以选修课、专业课和活动课为载体,开发人文知识课、文化活动课、专业渗透课三类课程形态,形成高职院校“三段递进式”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并在评价制度上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6.
理工科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构建有效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是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必须遵循适切性、系统性、层次性的原则,建立系统观念,从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三个维度进行合理地规划。在课程目标上,注重素质与智慧共进;在课程内容上,注重基础与综合结合;在课程实施上,注重“知道”与“体道”统一;在课程评价上,注重显性与隐性并重。  相似文献   

7.
人文艺术类课程是高校为培养和提高人才的人文艺术修养而设置的课程群。在素质教育理念统领世界教育领域的今天,人文艺术类课程越来越受到各高校的重视。但怎样才能构起一个科学、合理又具有学校自身特色的人文艺术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开设出有利于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增强学生知识接收能力、提高学生修养的人文艺术类课程呢?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指出:高校人文艺术素质教育课程的体系应是“三位一体”化的结构,即知识普及与专长辅导训练相结合的多层立体式、知识的延伸与互补相结合的学科交叉式、必选与任选相结合的课程开放式三者的有机组合。  相似文献   

8.
李奇年 《考试周刊》2013,(49):148-149
当前,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但现状是部分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层面存在缺失,导致他们就业后对工作岗位适应性不强,满足不了企业的用人需求,也约束了他们自身的发展。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对社会、学校、学生都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需要建立一种体现内容多元化、教学方式多样性等特点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其中要遵循生存、发展的教育理念,采用教育加训练的教育方式,以职场素质和创新创业素质为训练内容,通过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最终获得教学学分和素质训练分,构建体验式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0.
当前,理工类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令人堪忧,从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方面来看,人文素质教育缺失严重影响到了培养学生的质量。本文提出,应从拓宽两课内涵、增加人文教育内容和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入手,从而提高理工类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11.
我国医学院校对学生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已有十多年的实践历程。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取得很大进展,但在课程设置方面也存在一些不足。通过分析借鉴国外医学院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经验做法,结合医学生未来职业目标的客观要求,对构建我国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框架,提出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2.
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是一项涉及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系统工程,也是使高等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一项战略性举措.文章根据对我国高校人文素质类课程建设现状的研究,就加强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主要措施、实施途径以及评价体系的完善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决定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既要注重专业技术教育,也要重视人文素质教育。以目标模式课程论设计其人文课程体系,首先应确立课程设置的理念和目标,其次选择与组织兼具普适性与学校个性的显性课程和隐形课程,并建立与学分制相适应的动态开放的课程评价体系。高职院校人文课程体系只有在观念、机制与措施的保障下,才能真正实施。  相似文献   

14.
重视和加强人文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高职院校应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结合学校实际.精心设置人文课程,改革教学方法,加强隐性课程的建设,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构建基于学校、教师、学生、企业"四位一体"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制定课程开设原则和标准,明确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形成多元化的人文素质教育形成性考核机制,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其形成独立的人格、健全的心理,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升职业道德,激发创新意识和潜能,提升就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高职院校在以"就业为导向"的语境中,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呈现出被边缘化或者被虚化的图景,本研究通过闽南地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实施现状的调查分析,提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及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实施条件和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17.
人文艺术类课程是高校为培养大学生人文艺术修养专设的课程。在素质教育理念统领世界教育领域的今天,这类课程越来越受到各高校的重视。笔者以为,高校人文艺术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应为"三位一体"化结构,即:知识普及与专长辅导训练相结合的多层立体式、知识的延伸与互补相结合的学科交叉式、必选与任选相结合的课程开放式三者的有机组合。  相似文献   

18.
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使命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由此,应将文、史、哲、艺等人文社科系统、广博的知识通过设置各类相关课程贯穿于整个课内、外教学过程,融合、渗透到一切教育活动中,形成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显性和隐性课程较完善的体系,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与设计,才能切实提高人文素质教育的质量与效果.  相似文献   

19.
和谐教育是和谐社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目前高职院校教育存在诸多不和谐现象,人文素质教育的欠缺严重束缚了高职院校的发展。在和谐教育视域下,应科学构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体系,以实现高职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知网,通过主题、关键词检索出符合要求的文献并进行筛选整理,以此为研究对象,运用内容分析法,对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相关概念、课程体系构建的价值取向、原则和课程的目标、内容、教学模式和实施途径,以及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设计与实施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梳理整合与论述,并对今后关于高职院校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加以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