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四诊”在机修教学中的应用双辽职业中专李明纯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的基本方法,称为“四诊”。“四诊”不仅应用于医学,在机械修理教学中也一样适用。我在机修教学中进行了“四诊”的应用尝试,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望:即望诊,指医生通过观察病人的神色形态,判...  相似文献   

2.
"望闻问切"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本文将其巧妙地运用到机电设备维修中,从望诊、闻诊、问诊、切诊四个方面分别论述其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3.
“望、闻、问、切”是我国传统中医用来收集病情、病史等资料 ,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四诊各有其独特作用 ,但不可相互取代 ,临床运用时必须四诊并重 ,综合分析 ,才能作出最准确的诊断结果。把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方法 ,移植到听课中来 ,不仅对师范院校的学生尽快掌握听课技巧 ,获取更多课堂教学方面的信息 ,学会教学 ,而且对我们各级各类学校从事教学管理的同志广泛而全面地收集课堂教学方面的信息 ,准确地判断其中所存在的问题 ,从而对症下药地指导教学 ,发掘新颖独到的合理内涵 ,促成教学层面的丰富经验转化升华为理论层面 ,进而…  相似文献   

4.
"望闻问切",俗称"四诊",是我国传统的中医诊治方法。中医通过这些方法收集病人的症状,归纳分析判定病情合理开方,做到药到病除。这一方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同样可以借鉴。"望"其形、"闻"其声、"问"其惑、"切"其因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发挥奇效。  相似文献   

5.
贺丹  胡鑫才  石强 《科教导刊》2023,(8):131-133
中医“望、闻、问、切”四种诊察手段是中医特色思维方式在临床操作中的体现,然而四诊技术传承未引起足够重视。夯实中医四诊技术是继承和发扬中医的正确途径,其核心是培养一批四诊技术精湛和带教能力过硬的实训人才队伍,制订一套可重复的人才培养方案。江西中医药大学高度重视这一问题,通过多年的教学探索,获得了独特的培养理念和方法。现以江西中医药大学岐黄国医书院为例,讨论如何用还原中医本色、朴素的方式来继承和发展中医。  相似文献   

6.
在中医学上,“望、闻、问、切”是一种传统的诊断病症的方法,把“望、闻、问、切”四诊法应用于电脑故障的检修方法上,有利于我们更准确、更有效的把握好解决问题的思路,其中的大部分计算机故障,完全可以采用简单的方法来顺利解决。  相似文献   

7.
熊安 《广东教育》2002,(1):73-73
相传古时名医扁鹊首创"望、闻、问、切"四种诊病方法,就是通过看病人的面色、舌苔,听病人说话的声音,问病人自己的感觉以及按病人的脉搏等对病人进行诊治.联系到体育教学,"望、闻、问、切"有时确是成功的体育课的必循之路,它能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提高教学效率.这里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这"四字"教法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相传古时名医扁鹊首创“望、闻、问、切“四种诊病方法,就是通过看病人的面色、舌苔,听病人说话的声音,问病人自己的感觉以及按病人的脉搏等对病人进行诊治.联系到体育教学,“望、闻、问、切“有时确是成功的体育课的必循之路,它能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提高教学效率.这里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这“四字“教法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疾病的方法,它和语文教学有什么关系呢芽在长期的语文教学教研过程中,笔者通过观察,深深地感到“望、闻、问、切”这种中医诊病的方法,也无时无刻不存在于教学活动之中。如果把它总结出来,用于教学,亦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它将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中医的“望诊”是指医生运用视觉来观察病人全身或局部的神色、形态的变化;“闻诊”是指医生凭听觉和嗅觉辨别病人的声音和气味的变化;“问诊”是指通过询问病人和家属了解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目前症状及其他与疾病有关的情况;“切诊…  相似文献   

10.
王刚 《河南教育》2005,(11):35-35
“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疾病的方法,它和语文教学有什么关系呢芽在长期的语文教学教研过程中,笔者通过观察,深深地感到“望、闻、问、切”这种中医诊病的方法,也无时无刻不存在于教学活动之中。如果把它总结出来,用于教学,亦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它将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中医的“望诊”是指医生运用视觉来观察病人全身或局部的神色、形态的变化;“闻诊”是指医生凭听觉和嗅觉辨别病人的声音和气味的变化;“问诊”是指通过询问病人和家属了解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目前症状及其他与疾病有关的情况;“切诊…  相似文献   

11.
战国时期的扁鹊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诊断疾病,两千多年来一直为中医所沿用。历史教学中,也可以把学生当作“病人”,把教师当作“医生”,通过望、闻、问、切来诊断学生的病情。  相似文献   

12.
李建文 《天津教育》2001,(11):20-20
望、闻、问、切“四诊”是我国传统中医辨证论治中最重要的一环,它通过这四种科学的诊断方法对客观症状进行综合,进而再根据疾病特有的规律加以分析、鉴别,抓住主症(即主要矛盾),达到寻根溯源、对症下药的目的。班主任工作的对象是学生,如何根据学生特点,引导他们勤奋求知,全面发展,“四诊”方法很有借鉴意义。望:即多角度有目的、有意识地观察学生。“有诸内,必形于外”,学生对外界事物反应比较敏感,喜怒哀乐都挂在脸上,表现在行动上。课堂上,班主任作为普通科任教师,不仅要准确、生动地传授知识,还要细心地观察每一个学…  相似文献   

13.
实验心理学家特瑞亦拉(Treieher)通过大量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听到内容的20%,看到内容的3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说过内容的70%。地理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利用“望、闻、问、切”四诊方法进行地理学习。  相似文献   

14.
多温区及变频电冰箱是一种新式电冰箱,基于压缩机电源变频技术,对电冰箱进行了多温区温度控制.本文畅述了维修实践中经验性的维修方法,总结了新式电冰箱的故障检修规律,行之有效地增添了新式电冰箱维修领域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15.
陈玲 《文教资料》2010,(23):132-133
"望、闻、问、切"是我国中医诊断疾病的四种方法,把这种方法运用到班级管理工作中来,不仅有利于班主任了解班级状况,而且有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6.
“望、闻、问、切”是我国传统医学宝库中的一朵瑰丽的奇葩。作为中医了解病情的手段,它能帮助医生全面、准确地了解病人的身体状况,并以此为依据对症下药,解除疾病。因而,“望、闻、问、切”四诊法,被历代中医大夫广泛使用。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把“望、闻、问、切”四法与教育学生的工作紧密结合,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在初中生的学校教育工作中,语、数、外是初中学生的三大主要科目,其中语文作为主要学科之一,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语文教师是和初中生接触比较多的人,也是比较了解学生的人。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指引学生、影响学生的未来,教师的工作是艰巨而光荣的,语文教师要想把初中语文教学工作做到位,就得了解初中学生的心理,初中的语文教学工作要讲究方式方法和技巧。"四诊法"是我国医学界重要的诊断疾病方法,通过望、闻、问、切查找病人的身体情况,进而对症下药治疗疾病。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借鉴中医中的四诊法,将望、闻、问、切四诊法运用到对初中学生语文教育教学工作当中。  相似文献   

18.
《说文解字》中记载了有关医学诊断的字,望、闻、问、切。望、闻、问、切是中医传统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又称为“四诊”。《说文》记录了古人对疾病的初期诊断情况,为后世临床和深入研究疾病提供了具有实用价值的原始文献。  相似文献   

19.
孟红莉 《职教论坛》2002,(16):52-52
中医诊断病情靠四诊:望、闻、问、切,西医的常规诊断也靠四诊:视、触、叩、听。工厂内维修工人好比设备医生,分析判断故障与医生诊断病情有许多相似之处。笔者长期从事电气专业职业教育工作,如何使即将走上电气维修工作岗位的学生毕业后尽快进入角色,适应本职工作。笔者对此进行了有益探索,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查找故障的方法。为便于记忆,我把它概括成四个字:问、看、试、测。我把这四个字称作维修电工的“四诊”。只要灵活应用这“四诊”,就能快速准确地查到故障点,常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问:是指向操作者问明故障现象及…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正确的阅读方法,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和个人成长都是十分有益的.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一套小学阅读教学模式,并将其类比于中医四诊,即“望闻问切”.以下,笔者就这四点进行详细的说明. 一、望——把握全文大意 在中医中,望,指观气色.在阅读中的“望”,即首先要求学生进行快速阅读,从宏观上把握文章大意.但是,在快速阅读时,我们不是让学生毫无目的地浏览,而是要学生带着以下三个任务去完成整篇阅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