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确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不意味着马克思主义评价社会进步的标准由历史尺度优先转向价值尺度优先。思想史的考察表明,马克思恩格斯在评价社会进步尺度问题上有一个从价值尺度优先的立场转向历史尺度优先的立场的思想发展过程。就评价社会进步两种尺度理论的逻辑看,马克思恩格斯坚持历史尺度基础上的价值尺度与历史尺度相统一的辩证历史决定论,认为既然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只能是生产力的发展,那么评价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就只能是历史尺度;尽管价值尺度是评价社会进步的重要尺度,但由于人的发展只能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之上,因而价值尺度只能从属于历史尺度。  相似文献   

2.
社会发展进步评价尺度思想是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重要内容,它包括两个基本的尺度,生产力发展尺度和人的发展尺度。两种社会进步既有一致性,又有不一致的地方,这要求我国在社会发展实践及其评价中,要把握生产力尺度和人的尺度之间的辩证统一,凸显人的发展尺度的重要价值,建立社会进步的综合评价尺度,用来指导和评价我国的社会发展实践。  相似文献   

3.
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被长期遮蔽起来的交往问题获得了它在历史唯物主义中应有的地位.推动社会历史变革的生产方式本身就是由生产力发展的特定状态与社会交往所表征的.交往本身具有的社会性、实践性、客观性和历史性使它必然成为社会进步的尺度.这一尺度体现着社会进步的各社会要素指标,是对社会进步的各要素之间本质的有机联系的综合反映.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进步观认为,社会进步即人类不断获得解放。人类解放的三个过程表现为: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生产关系的变迁和人的全面发展。以这三个过程为基点我们构建起评价社会进步的三重尺度:生产力尺度、生产关系尺度和人的尺度。生产力在三维尺度中处于根基地位,生产关系是中介,人的全面发展是核心。三种尺度相互说明,紧密相连,不可替代。固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侧重点,但三者的统一是我们在全面衡量社会进步时必须坚持的尺度。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的生产方式是社会进步内在要素中的根本要素的理论,表征着生产方式是评价社会进步与否的合理尺度。生产方式作为评价社会进步的合理尺度,实现了价值尺度与历史尺度的统一,它与人的尺度并不矛盾,也不与生态学尺度相冲实,并不否定生产力标准。  相似文献   

6.
社会进步的程度,应以生产力尺度和人的尺度来衡量,不能为了经济的一时发展而以精神文明的牺牲为代价,绝不能放纵私欲,为邪恶作怅。为此,必须摒弃社会“自然”进化论和“恶是历史发展的动力”的观点。我们应追求历史的进步和道德的进步的完美统一。张承志、张炜、梁晓声等的理想追求与现实批判正是以这二者的完美统一为目标的,那种认为他们的道德批判是鼓吹道德理想主义或文化冒险主义的观点则是错误的。张承志、张炜等作家的道德批判具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旗帜鲜明地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真正地以人民大众为推动历史前进的主力;二是追求大写的“人”,力倡去恶扬善。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道德批判是提倡人要战胜平庸,追求崇高,而并非是宗教的、与世俗和凡人无关的。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在评价社会发展与进步时将历史尺度与价值尺度统一起来,同时强调生产力的发展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因此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最高与最根本标准。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提倡"包容性增长",重视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其它社会领域共同发展,将人的生存与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尺度认识深化的伟大成果。  相似文献   

8.
无论历史时期还是当前,插花地都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社会现象,可关于插花地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却有很大的分歧,内涵不清,分类逻辑混乱,从来就没有统一的认知,不少学者将其等同于飞地(enclave或exclave)是极为偏颇的。有的学者认为北方民族的瓯脱之地为插花地的一种,也是不科学的。插花地是特定时期、特定历史条件下、特定区域内的各个政区(或行政区划)在形成、发展和变迁过程中归属明确但经界不正之地的总称,包括飞地和犬牙之地两种基本类型。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以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为最终指向的学说.人作为社会进步的创造者,参与了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我们就必须从以人为主体的角度去认识社会、理解社会.关于人的本质问题,马克思对其最突出的贡献是强调人的社会性.同时人作为社会中的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又依赖于社会的发展进步.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相互促进、辩证统一的.而社会的平稳健康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社会公正.因此可以说社会公正是马克思人与社会统一思想的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10.
一般认为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近些年来,有的学又提出人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这两个标准关系如何,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其实,马克思考察社会历史有主客体两个视角,应从两个视角的对立统一中把握社会进步标准。“生产力和社会关系这二是社会的个人发展的不同方向”,仅仅把生产力理解为历史尺度是片面的,还应当把它和人的本质,人的发展联系起来,长期以来,人们对人的标准在理解上存在着五个误区:人的标准是主观的,而不是客观的,将人的标准误作生产关系标准;以偏概全,用价值道德标准代替人的标准,用不属于人的标准的其他标准代替人的标准;将社会发展的代价说成是人的尺度。实质上,人的标准是一个综合性的标准,他包括人的各方面的需要的满足,人的各方面的能力的拓展,人的本质力量的增强,因此,不能将人的标准和生产关系标准,伦理道德标准或社会进步的代价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11.
该文以对话形式论述了马克思唯物史观新哲学中实践标准与生产力标准的统一关系问题 ,认为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在唯物史观之外讲实践 ,忽视生产劳动实践观是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观点 ,从而在某种程度上模糊了马克思唯物史观新唯物主义哲学与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邓小平用生产力标准深化了实践标准 ,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又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唯物史观实践论的生产力标准哲学。文章还从主、客体尺度上论述了生产力标准的结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传统物质论视域的时空观在肯定时间、空间的客观实在性的同时,对自然时空与社会历史时空作了同质性理解,而未能把握社会历史时空的独特性,以致对社会历史问题的理解存在着一系列重大缺陷。马克思在承认时间、空间的客观实在性的同时,将社会历史时空的理解奠立在其科学的实践论之上,廓清了自然时空与社会历史时空的本质区别,从而超越传统物质视域的时空观,对于科学理解当代社会历史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了政治经济学命题:"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这一命题内含经济哲学内容,概括性表述是社会历史线性演化逻辑。在马克思文献中,该逻辑存在于四种语境即原生态语境、一般性理论语境、东方特定社会历史情势语境和俄国特定社会历史情势语境之中。不同语境中表现出来的逻辑样态各异,后人理解成百家争鸣之势,但其中有的内容被忽略,如东方特定社会历史情势语境中的外力论;有的内容被主观性解读,如俄国特定社会历史情势语境中农业公社命运的例外论。这种理论情势给马克思主义研究者提出了问题:一般性理论语境中的社会历史线性演化逻辑是否具有普遍适用性?东方特定社会历史情势语境中的外力论与一般性理论语境中的社会历史线性演化逻辑是什么关系?俄国特定社会历史情势语境中的例外论是马克思基本立场吗?如果是,该立场与一般性理论语境中的社会历史线性演化逻辑相冲突如何解释?为了维护一般性理论语境中社会历史线性演化逻辑的纯正性,语境问题成为必须在自觉意识层面被关注和研究的对象。研究不同语境中马克思原生态社会历史线性演化逻辑思想,是应当被提上议事日程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
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和《资本论》中,马克思以其丰富的财富思想,不仅从“劳动”和“资本”这两个核心范畴出发对资产阶级“财富生产”的实质进行了界定,揭示了资本主义财富生产中的三种拜物教观念及其实质,而且从社会生产发展的历史进步意义上论述了财富对于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财富生产的历史作用、资本的文明意义以及财富生产对于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经济意义与社会价值。对这些思想进行哲学解读,有助于我们从经济哲学与历史哲学的双重视野领会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恩格斯充分肯定了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在阐述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继承和发展观点的基础上,提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列宁在实践中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两制”关系的基本思想,提出从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是一整个历史时代,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利用资本主义来建设社会主义。马列主义关于“两制”关系的基本思想不仅为我们提供了认识资本主义的方法,指明了处理“两制”关系的方向,还勾勒了人类历史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对分工概念的理解和运用是与他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历史性社会关系视域的不断生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从现实的物质生产出发,以分工为理论中轴建构起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特别是资产阶级社会的历史性分析与批判。但与《资本论》中对分工的科学认识相比,此时的分工还是一个具有局限性的概念:首先,在对政治经济学初步研究的基础上以经验性的社会关系视域来理解分工,将消灭分工视为解决社会矛盾的途径;其次,并未区分狭义的工场内部分工与广义的社会内部分工,从而遮蔽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层面剩余价值生产的剥削性质;最后,从经验性的分工与所有制关系出发的“历史科学”的建构尚无法实现对人类历史发展内在动力的科学揭示以及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性认识和批判。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是马克思的社会历史观,是对其唯物史观的高度浓缩。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认为社会有机体就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合体。站在这个理论视角上,我们能探索到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如下的规律:社会发展是一个不断进化的自然历史过程;社会发展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社会发展是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社会发展呈现出周期性。  相似文献   

18.
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历史观缘起于对“正统”马克思主义。无批判的实证主义”的质疑。通过反思现代性、理性同一性、概念帝国主义的实质.以人的实践的超越本性为核心的自觉的历史性、实践性扣批判性的文化精神.对作为传统人本主义理论基石并代表着整个西方工业文明本质的启蒙精神提出了质疑与批判。从而揭示了人类的历史就是启蒙摧毁神话和销蚀自身的历史。依照批判理论的历史观。历史不是启蒙理性所勾勒的那幅人类战胜自然的宏伟蓝图,不是启蒙理性不断开辟新疆域而一路高歌猛进的宏伟历程。而是在当代所制造的西方文明进步的理性形而上学神话中注定了启蒙自身的悲剧性历史命运。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的审美情愫与社会理想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马克思的社会理想是有一个美学基点,此即他所认定之区别于动物的“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本质。这一基点植根于马克思本人的审美情愫,他的社会理想则是其审美情愫在人类翔之志向引导下升华的结晶。人类关怀促使马克思进入旨在改变世界的社会实践及理论研究领域,而审美情愫作为潜在的驱动力始终伴随和濡染其中。前者引导马克思在文艺批评方面倾斜于历史,后者则同时升华为普惠的美学理念而成为其献身目标。推进历史意味着走近美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文艺批评重新调整定位美学与历史这两个尺度,应当也是马克思所期待的。  相似文献   

20.
论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些年来企业社会责任不仅成为学界所共同关心的焦点,而且在实践中也得到了应用,比如制定了SA8000标准(社会责任标准).然而企业社会责任定义的统一却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基于此,本文通过对西方国家和我国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定义的界说的分析,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了分类,由此,界定了现代企业社会责任的性质和定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