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鹏 《北京档案》2008,(5):40-41
天主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西方文化在向中国传播的过程中,传教士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1540年天主教耶稣会在欧洲成立后,葡萄牙最先获得了天主教在中国的保教权。凡耶稣会士赴中国传教皆要服从于葡国并从葡国搭乘船只前往。法王路易十四亲政后改变了这种状况。1685年3月由法王派遣的以洪若翰为首的“法兰西中国传道团”一行6人从法国出发,取  相似文献   

3.
天主教在历史上曾几次传人中国,其中影响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当数明末清初时期。随着世界资本主义潮流的涌动,西方传教士陆续来到中国,甚至来到中国皇帝的身边,以传播西方科学为手段扩大天主教在中国的影响。他们在把西方科学介绍给中国的同时,也为“东  相似文献   

4.
5.
梵蒂冈拥有庞大的、伸向世界各地的宣传系统。梵蒂冈控制下的天主教理论家们对大众传播工具理论很注意研究。时代变化了,追求唯物主义思想的人越来越多,天主教会也由于自己内部的深重危机而变得不像以前那样铁板一块。因而,在大众传播工具领域里,教会必须对实践中所出现的广泛问题作理论的解释,必须从教理出发确定新闻业在社会上的地位,其作用和目的;教会也需要提出用这种教理武装天主教新闻工作者的任务。历史证明,教会是最残酷的书刊检查机构。直到十九世纪未,梵蒂冈关于报刊的立场才发生了某些变化。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天主教会在新闻方面的活动表现特别积极。罗马教  相似文献   

6.
一明末清初,在天主教的活动中,起着很大作用的乃是上海人徐光启(1562~1633)。他位至内阁大学士,翻译和介绍了西洋科学书籍,是有名的“实学者”。同时,他也是“明末中国天主教三大柱石”之一,是受到耶稣会士高度评价的伟大的天主教徒[1]。至今为止关于徐光启的研究可分为二方面:一方面作为实学者(科学者)得到了高度评价;另一方面是研究和评价了他的天主教徒之事迹。在这些研究中,作为当时的天主教徒,尽管他受到了高度的评价,但是关于他对“天主教理解”则作了如下的评价:“徐光启的根本思想包含了中华思想,所以不能完全说是天主教民[2]。”…  相似文献   

7.
昔日的神圣之地演变成藏污纳垢的场所,上帝的代言人成为魔鬼的象征,对于那些被告来说,巨额赔偿也无法抹平他们所受的伤害和不堪回首的往事  相似文献   

8.
郑慧 《北京档案》2011,(11):52-53
清代北京中药业四大家包括同仁堂、鹤年堂、千芝堂和庆仁堂,其中,千芝堂的历史也非常悠久,据店藏光绪年间药谱刻本记载,其开业时间大约在明万历年间。至于千芝堂因何得名,且让我们看看千芝堂的一本药目,上载:  相似文献   

9.
1概况明、清时期西欧列强为了打开中国的大门,派遣许多传教士来中国,而这些传教士很多会使用中国话,以传教为名,行文化渗透之实。这批西洋传教士主要以耶稣会人士居多,此外亦包括一部份圣芳济修会(Franoiscau)和黑袍教教团(Domimican)的人士,他们大都能阅读中国古籍,有些人还十分精通,並深入研究中国的风土人情,穿长衫、操汉语,  相似文献   

10.
卢忠帅 《兰台世界》2012,(13):36-37
崇祯皇帝继位后,为了挽救时局,重用西方基督教传教士,利用其掌握的先进科学技术为明王朝服务,制定历法、制造火器。由于崇祯皇帝重用传教士,并对天主教产生了好感,且曾毁坏过宫中佛像,所以有人、特别是在一些通俗读物中,认为崇祯皇帝曾改奉  相似文献   

11.
古代朝鲜"燕行使"在华接触天主教较早,对其了解也较深入,而接触东正教则较晚,了解粗浅并有舛误。出现这样的差异与近代之前天主教会和东正教传教士团来华目的及传教方式不同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2.
由于教会对神职人员的一再包庇纵容,梵蒂冈都很可能被送上美国法庭的被告席。难怪许多教徒为教会的前途感到深深的忧虑  相似文献   

13.
本文先介绍了蒋氏传书堂的历史背景,次叙述了传书堂传至蒋汝藻后,蒋汝藻倾其所有,广泛收集其祖先遗籍,使传书堂渐渐地走向辉煌的过程,最后交待了因战争等原因使传书堂由鼎盛时期而走向衰亡的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14.
自1492年完成“收复失地运动”实现统一以后,西班牙即紧随邻国葡萄牙之后,马不停蹄地投入到航海探索和殖民扩张中,经过一次又一次的“东征”,终于在菲律宾立足,并以马尼拉为基地,在东亚展开了长达数世纪的殖民活动,其间尤以其轰轰烈烈的传教活动而格外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5.
燕翼堂账本     
《档案》2018,(9):F0004-F0004
燕翼堂是正宁县永和乡的一个商号,其账本主要记载了该商号清嘉庆、咸丰、同治、光绪、民国及解放初期的土地、房屋、田产卖买租赁等方面的交易情况,保留了借据、契约55件。还留存了该商号民国十五年到1950年的日记账600多笔,涉及日常费用支出、佣工、放款收贷等方面内容。其中民国十四年、民国十八年的土地、房产契约最多,从侧面印证了当时甘肃大饥荒的史实。这些档案时间跨度大,内容连续完整,是研究地方经济不可多得的珍贵史料。现藏于正宁县档案馆。  相似文献   

16.
静嘉堂随想     
初见静嘉堂说得夸张一点,初访静嘉堂已是上一世纪的事情了。 几年前到日本做访问学者,日本汉学家山根幸夫先生知道我的专业,一见到我,就力劝我去静嘉堂看看,还热情为我准备好了给静嘉堂文库长的介绍信。访问静嘉堂,对我可谓是与专业有关的唯一夙愿。我早就知道:日本静嘉堂与清季藏书家陆心源的(?)宋楼有着一段割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求真堂随笔     
人的年纪大了,从青年人变成老年人了,应当说更加成熟了.一个老木工的技艺比他年青时的技术肯定要高明得多.我看过老艺人表演,他手中的面团顷刻间就捏成一个维妙维肖的人像.江苏宜兴陶瓷老艺人所制作的紫砂壶,更精妙绝伦,是十分难得的艺术品,卖价上千甚至更高.俗话说,姜是老的辣,一点不假.  相似文献   

18.
大本堂考     
1998年12月,国家图书馆发行了首套藏书票集《北京图书馆藏书票》,内容为馆藏部分善本书中的历代皇家和中央官府藏书印鉴。其中第五枚藏书票采用的是"大本堂书"这枚藏书印鉴,因编纂时考证的疏漏,误认此印为宋内府收藏书籍、字画之印鉴。不久前,《文献》2000年第1期刊登了子厚《藏书印鉴小考》一文,引据明郑晓《今言》第三百三十一条,考证清楚大本堂是明朝初年建立的,地点在今天的南京。朱元璋敕建大本堂,目的是要聚藏古今图书,延  相似文献   

19.
静穆子实堂     
百年前的东吴大学(今苏州大学),其建筑风格比较完整地体现了当时西方建筑形式特征。建校初期的建筑以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建筑风格为代表,讲究比例,追求形式的风格特征。东吴大学稍后一些建筑上的装饰元素则逐渐  相似文献   

20.
堂属问答     
堂属问答有个用钱买官的官员,不懂官话,到任后,去拜访上级官员,上官问他,“贵县风土怎样?”捐官答道:“并没有大风,更少尘土。”问:“春花怎样?”答:“今春棉花二百八。”“绅粮怎样?”“我的身量能穿三尺六。”“百姓怎样?…“白杏只有两棵,红杏不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