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难题之八 教师不喜欢我的孩子66%的家长认为;“老师不喜欢我的孩子”是他们面临的主要问题。主要表述为:老师不喜欢我的孩子;孩子常说老师偏向别的同学;老师有时讽刺、挖苦甚至体罚我的孩子;在教育孩子问题上,我和老师难以合作;孩子在学校总受欺负;孩子怕老师...  相似文献   

2.
案例1、美国孩子画苹果,老师拎来一篮鲜果,由孩子们任拿一个去照着画;日本孩子画苹果,先由老师拿苹果让大家观察一番,再让学生照着画;我们中国孩子画苹果,则是由老师先在黑板上画一个标准苹果,然后规定先画左、后画右,这里涂红、那里涂绿……结果,只有中国孩子画得最像苹果,而日本孩子画得则像鸭梨,美国孩子画得或如南瓜,或如葫芦。  相似文献   

3.
在幼儿园里,我们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活动中,有的孩子常常喜欢插嘴,打断老师的话题;有的孩子回答问题时常常不举手便脱口而出或者离开位置跑到老师身边大声嚷嚷;还有的孩子听到别的小朋友说错了便不分场合、时间随便地大声议论……像这样爱插嘴扰乱课堂秩序的孩子常令老师、家长感到非常头疼。我班的小峰便是一个非常爱插嘴的孩子,同时教育多次又屡教不改。我带着疑惑认真观察起这个孩子。通过观察,我发现孩子爱插嘴是有原因的。  相似文献   

4.
彭伯仲 《家长》2009,(2):44-47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怜天下父母心”,这个老师当起来却不那么轻松惬意:既要“养其身、健其体”,使孩子长大成人;又要“育其心、励其志”,使孩子顺利成才。可是,孩子的性情一日三变,“养身”难,“育心”更难。  相似文献   

5.
第一境界:把学生当孩子。正确对待自己教育对象的教师才是称职的教师。把学生当孩子,你会宽容孩子的缺点,原谅孩子的过失。你不会因为孩子的一点错误而伤害孩子的身体。更不会挫伤他的心灵。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师的职业意味着他放弃了个体喜怒哀乐的权利,应使自己胸怀宽广。”曾经有一个调皮的学生因误会了老师对他的关心,便故意将墨水偷偷洒在了老师的衣服上。这位老师知道后什么都没说。只是给这位学生写了这样一首诗:“土地宽容了种子.拥有了收获;大海宽容了江河,拥有了浩瀚;天空宽容了彩霞,拥有了美丽;人生宽容了遗憾,拥有了未来。”后来这个学生幡然醒悟,主动向老师承认了错误。  相似文献   

6.
《宣武教育》2005,(12):24-24
观点一:多方沟通及时了解 家长应做到多方沟通。多与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学习成绩变化引起的行为变化;多与孩子的同学沟通,了解孩子处理同学关系时遇到的问题;多与孩子本人沟通,了解孩子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困惑。  相似文献   

7.
不少学校班主任在学期结束发奖时,总是给那些老师认为各方面表现好、考试成绩又优秀的孩子发奖;而那些在老师眼中调皮捣蛋的,或老实本分、或拖拉作业的孩子却一律靠边站,他们只能向获奖的同学投去无限羡慕的目光。  相似文献   

8.
黑白斋主 《师道》2002,(10):14-14
做老师,特别是当班主任的时长了,与学生家长的交道自然会起来,也慢慢地学会了与学生家打交道。不同的家长,自然有不同的性,有知情达理的,有死绞蛮缠;有见了老师低声下气的,有见老师趾高气扬的;有见了老师唯喏喏的,有见了老师指手画脚的。但不论是哪种家长,在他们离之前,总有一些人不断地对我说那一句让我无所适从的话:老师,把孩子就交给你了,你就把他她)当作是你自己的孩子吧!且不说你是不是真心将孩子交我,就说你要我把你的孩子当作的孩子我就受不了。在读初中的女儿面前,我是一父亲。对我这个当父亲的,女儿是诸多的不…  相似文献   

9.
下雪的时候     
专家点评:吹、粘、画、涂,美术元素运用得真丰富呀!吹的好玩,吹出未知,吹出偶然性的精彩;粘出随意,粘出好奇,粘出的是不同的审美体验;画得认真,画得快乐,画中人物可真有意思,大小、前后、各种不同的动作和表情寥寥几笔轻松完成;涂得洒脱、肆意,看似漫不经心,却是最后的完美展现。孩子在整个的创作过程是快乐的,不同的表现形式带给孩子的是全新的视觉感受和体验,体验材料、体验美感、体验生活、体验快乐。由此延伸了思维,丰富了感受,激发了创造!孩子的作品离不开老师的引导,但又看不到老师“教育”的痕迹,这就是教学的艺术。为孩子和老师喝彩!  相似文献   

10.
爱心是孩子犯错误时,老师温柔亲切的话语;爱心是孩子考试失利时,老师鼓励信任的目光;爱心是孩子生病时,老师春风般的抚摸……像春风拂过水面,像碧波轻吻岩石,像细雨滋润大地。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教育最伟大最神奇的力量。是对学生的学爿积极性、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的提高,乃至对学生高尚情操的陶冶、身心健康等方面都有促进作用。赞科夫曾强调指出:“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要热爱儿童。”  相似文献   

11.
爱幼儿是老师的天职,爱孩子是母亲的天性,这两种爱究竟哪儿不一样呢?在幼儿园,孩子是集体的一分子,老师把爱分给每一个孩子;在家里,孩子享尽独生子女的“特权”,妈妈把所有的爱给了自己的独宝贝。  相似文献   

12.
何蓉 《今日教育》2006,(7):41-41
一天,老师针对幼儿不爱收拾整理物品的坏习惯引导儿童学会将自己的学习工具有秩序地还回原位,正准备带着幼儿有秩序的排队整理收捡学具时,忽然保育老师风风火火地跑进教师大声一叫;“快点洗手、快点洗手,吃饭了,其他班上都在端饭了”,经过保育老师这一叫,孩子们迅速放下学具呼啦啦跑进洗手间,保育老师一下子就将孩子的学具整理了,老师也无奈地代替孩子收拾学具,老师的要求因为孩子马上吃饭而落空。诚然,孩子便又一次失去学习收拾整理学具的机会。  相似文献   

13.
冯婉桢 《学前教育》2005,(12):10-10
为了给孩子创造真实的生活情境、培养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一些幼儿园给孩子创设了操作区。在操作区里,幼儿可以用面粉包包子、包饺子,孩子们对操作区的这种活动非常感兴趣。但是,如何处理孩子们的作品成了老师们倍感头疼的一个问题。有的老师建议将作品直接送到厨房蒸煮后让孩子们品尝;有的老师则认为,孩子们的作品不够卫生,不应该让孩子食用,但是扔掉又太可惜,不利于培养孩子们珍惜粮食的良好品德。您有什么好办法和建议呢?  相似文献   

14.
应麟鸣 《小学生》2005,(4):39-39
你爱孩子,孩子就爱你。无论你是否有明确的承诺,都会像春风一样潜入人的心田。气温骤降,自己感到寒冷的时候,急切地提醒孩子多穿一件衣服;学生生日到了,老师在黑板上写上祝福;学生退步了,老师心里着急,但批评中总伴有鼓励和期望,诱导中含有诚意和热情……我知道,这样的次数多了,学生心里自然对老师积存着一份亲近。所以,我一直都这样做。  相似文献   

15.
是的,快乐对我们的生活多么重要!每天面对一大群孩子,工作的特殊性常常使老师的情绪变化很大,也很容易把来自家庭和生活的苦恼带进课堂。但一个老师的心情不仅仅属于自己,还会辐射到几十个孩子。不快乐的老师很难培养出快乐的学生。不快乐的老师本身也很难享受美好的生活。把快乐带给孩子,教育原本是一种享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晏红 《家教指南》2006,(8):16-17
老师跟榛榛的妈妈说:孩子上幼儿园以后,情绪适应得很好,但不喜欢配合老师活动,例如户外活动的时候,榛榛满院子跑,很危险,不跟老师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做游戏;粘贴画画也是一样,自己想怎样做就怎样做,不愿意听从老师的指导。老师希望妈妈能够教育宝贝热爱集体活动,可是妈妈说:“孩子在家里就是随便玩,条条框框会限制宝贝的个性发展,应该让孩子自由随便,不用管那么严。”  相似文献   

17.
白发下飘起的红领巾──家庭老年人教育的忧思王美荣,马红根,陈昌宏“首任老师”老龄化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城市的年轻父母们大多是双职工,无暇照顾孩子;有些父母工作轻松,但他们把时间耗费在玩麻将、跳舞等娱乐活动中。这样,照顾孩子的重任就历史地落到了爷爷...  相似文献   

18.
未来社会的高度发展,对下一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他们具备竞争观念、创新意识、开拓进取的精神,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在孩子求学、工作和获得事业成功的每一个环节中,都充满了竞争。于是,一些父母就鼓励孩子从小努力争第一。然而,年幼的孩子未必能体会这么深刻的道理,他们得第一的动机是什么呢?为获表扬争第一杜月月 小学六年级在我们班,谁要是考试得了第一名,那老师就会在课上表扬好多次,在家长会上老师还会表扬;课上随便说话,老师也不怎么说;要是作业写得乱点,老师也不会让重写。所以我特想得第一。从上一年级开始,我…  相似文献   

19.
生命的亮点     
有一个孩子,在学校,学习极不认真,学习成绩极差,老师认为是一个“不可教化”的孩子;在家里,经常惹父母生气,经常打架闹事,并经常在墙壁上乱涂乱画,家长认为是一个“不可救药”的孩子。就这样一个孩子,也许在人们的眼中,永远不会有什么希望。然而,有一天,学校调来了一位新的美术老师。当那个孩子又在黑板上乱涂乱画的时候,这位美术老师走进了教室,他仔细地看着孩子留在黑板上的“杰作”,意想不到的是,老师并没有批评他,而是肯定他称赞他,说:“这画画得不错,好好画,将来一定大有出息。”那孩子听了老师的话后,一种…  相似文献   

20.
叶圣陶曾说:“要当老师,先学会当孩子。”孩子和成人并不拥有同一片天空,我们只有变成孩子,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看到他们真实的也是丰富的内心世界;只有变成孩子才能将教材童化、趣化、活化,才能贴近孩子的生活,易于他们接受。只有以孩子的眼睛看世界,以孩子的视角读课文,品字词,孩子们才会畅谈所想,无拘无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