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卢登茂 《陕西教育》2008,(12):74-74
一、列举事例层层深入 比如说《谈“骨气”》是一篇很好的议论文,课文引经据典论证了“中国人是有骨气的”。什么是骨气?骨气本身的概念是抽象的,教师可由生活中的社会现象,举些贴近学生生活所熟悉的有关人的品质、气节、人格方面的事例,刨设体现人的“骨气”的意境,然后导入课文,作者是怎样论述“中国人是有骨气的”?在同学们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提出富贵与不淫,贫贱与不移,威武与不屈的三个事例,使同学们明白,  相似文献   

2.
《谈骨气》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中学教材经常选取的课文。《谈骨气》一文结构比较简单,因而初中教材常用。该文开篇第一句就是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作为中国人,我们读这句话的时候,可能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自豪感,仿  相似文献   

3.
一、目的要求: 1、教育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做一个有骨气的人。 2、学习本文先提出中心论点,再分层举例论述的写作方法。二、课文的重点、难点: 理解什么叫有骨气(对孟子三句话的解释要落实到字)。怎样做一个有骨气的人。学习本文的写作方法。三、时间安排: 两课时。本文虽系阅读课文,但初一年级初次接触议论文,所以作此安排。  相似文献   

4.
一篇好的议论文应该逻辑严密,紧扣主题展开论证,切忌东拉西扯。如吴晗先生的《谈骨气》,全文都是围绕“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一中心论点展开论证的。论证时如何紧扣主题呢?一是材料要对准靶子(中心论点),二是分析要对准靶子(中心论点)。在《谈骨气》一文中,作者先是叙述文天祥拒绝做大官的诱惑,  相似文献   

5.
一篇好的议论文应该逻辑严密,紧扣主题展开论证,切忌东拉西扯。如吴晗先生的《谈骨气》,全文都是围绕"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一中心论点展开论证的。论证时如何紧扣主题呢?一是材料要对准靶子(中心论点),二是分析要对准靶子(中心  相似文献   

6.
《谈骨气》是中学语文的一篇传统课文,语文教参对于这篇文章论证方法的分析,向来普遍认为是事例论证的典范。而且都一致地认为,全文的论证纲领是孟子的那三句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并且认为文中的三个事例(①文天祥拒不降元。②贫穷汉不食嗟来之食。③闻一多怒斥国民党反动派。)是分别依序对孟子的那三句话作出论证的。  相似文献   

7.
怎样才算真正的骨气?要敢于斗争,还要善于斗争。为了人民的事业,忍辱负重,也是另一种骨气。要教学生学会辩证地对待事物,要注意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对课文涉及的思想内容,应该允许教师在不违背“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独述己见。教师也应允许学生发表不同见解。  相似文献   

8.
吴晗的《谈骨气》是一篇优秀的短论。它论述了什么是骨气,阐明了中华民族优良的革命传统。这是一篇阅读课,文字朴实,含义深刻而易于理解,在议论写法上较为典型,因此我把学习议论写法作为重点组织自学。第一步,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指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什么是事理论证,本文从几个方面进行事理论证。在学生充分议论以后,教师总结指出:开头一句“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接着,作者从五个方面作了事理论证:  相似文献   

9.
《谈骨气》是一篇议论文,我设计本课的教学目的为:一让学生理解并学习本文以事实作论据的写法;二让学生理解本文严密的层次结构;三是让学生从中受到启迪,做一个有骨气的人。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处理这篇课文的:  相似文献   

10.
初中课文重难点确定与突破第二册谈骨气[重难点确定]《谈骨气》一文写于1961年,当时我国正处在经济暂时困难时期,作者吴晗为了让广大人民了解自己祖国的历史,学习先人勤劳、智慧、勇敢的美德,发扬优良革命传统,做有骨气的人,克服眼前困难,奋勇前进,撰写了这...  相似文献   

11.
我把传统课教出了新意安徽李怀云吴晗的《谈骨气》是一篇传统的中学语文教材,也是一篇规范的短论,若按照议论文的“提出论点—论证论点—总结归纳”三个逻辑段来分析这篇课文,任何一个语文教师都能教好它。我觉得像这样的传统篇目,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能教好它,而应该...  相似文献   

12.
关于《谋攻》这篇文章的结构,统编教材的课文后面设计了这样一道“思考题”以作提示:“这篇课文在明确提出作战原则后,是怎样逐层论述这一原则的?这些论述又是为了阐明什么论点的?”显然,编者的意思是,《谋攻》乃是一篇有论点,有论据,多层次论证性的论说文。一些教学参考书,比  相似文献   

13.
阅读能力是语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阅读课文时多问几个“为什么”,是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现行初中语文第二册第七单元只有《谈骨气》一文为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课文。笔者拟以该文为例,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多想几个“为什么”。一般议论文在开头提出论点之后,紧接着就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自己提出的论点,《谈骨气》一文则不然。该文在提出“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一论点之后,第2段又引用了孟子的话,这是为什么呢?“骨气”是很抽象的一个概念,作者考虑到应该让读者对自己提出的论点有具体而明确的理解,便引用了孟子的话进行解释。引用孟…  相似文献   

14.
《谈骨气》的段落处理,五省(区)的《教参》是这样的:一部分(一——四节):提出论点;二部分(五——九节):论证论点;三部分(十节):总结全文。一、二部分的处理,笔者认为欠妥。《谈骨气》的论点,不须深究就知道:“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一中心论点的提出是一、二节。依《教参》的处理:一节提出论点,二节解释骨气,三  相似文献   

15.
《谈骨气》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中学教材经常选取的课文。  相似文献   

16.
吴晗先生在《谈骨气》这篇短论中,先引用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的话,阐述“骨气”的含义,然后,分别引述文天祥拒降、饿者不食嗟来之食、闻一多怒对反动派手枪三个事例,条分缕析,层层深入地论证了“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一中心论点。对照“嗟来之食”的原文,研读《谈骨气》,我认为不食“嗟来之食”作为事实论据,其充分性、典型性似有不足。“嗟来之食”的典故出自《礼记·檀弓下》,为方便对比评说,特将其与《谈骨气》中相关段落摘录于下。“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  相似文献   

17.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也。”这是课文《谈骨气》中引用的孟子的名言。在课文里,文天祥拒绝高官厚禄,宁死不降;穷人不食嗟来之食,最终饿死;闻一多拍案而起,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对于文天祥  相似文献   

18.
议论文的文体特征,决定了小学生阅读这篇课文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它不像记叙文那样有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优美生动的意境画面,它长于说理,巧于论证。这些对于四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过于抽象,缺乏情趣,因此绝大多数学生对这篇课文的阅读兴致不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围绕重点加强训练──第十二册第三、四组课文教学建议于永正江苏特级教师部编语文第12册第三组侧重于写的训练,重点项目是“真情实感,恰如其分”,这一训练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性。读是写的基础。因此,教这一组课文时,首先要读好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表达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20.
[总体阅读思考] 这篇课文是针砭时弊的议论文。读时,要弄懂如下问题: 一、作者对“说”所持的态度是什么? 二、从哪里看出作者在立论的角度上与众不同?但为什么又说“言行一致”、“多做少说”和“切勿‘口惠而实不至’”全然在理? 三、作者是怎样亮出观点的?有什么好处? 四、作者给少说为佳的好好先生画了一幅什么像?意在说明什么问题?对文章有什么作用? 五、这篇文章是怎样从正、反两方面对照进行论证的?这样论证有什么好处? 六、这篇文章在论据的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