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压力的加剧,现代人越来越注重一个问题,那就是“休闲”,如何去休闲?方式可能是多样的,从东晋隐逸诗人陶渊明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独特的休闲方式,那就是“独处”,独处与孤独不同,独处是一种主动的、积极的生活方式,而孤独则是一种消极的、被动的心理体验。独处可能会有孤独感,但在陶渊明身上,我们看到更多的则是享受闲暇。独处成为一种休闲方式,其内在特质在于独处更容易获得自由与自然,这也是休闲的要求。当然独处不是自闭,陶渊明的独处还提醒我们学会自娱与自我追问,在哲学和精神层次上,休闲与独处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2.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独处的充实周国平怎么判断一个人究竟有没有他的“自我”呢?我可以提出一个检验的方法,就是看他能不能独处,当你一个人呆着时,你是感到百无聊赖,难以忍受呢,还是感到一种宁静、充实和满足?  相似文献   

3.
一、胸牌的德育意义一般来说,人在没有熟人的场合、在没有重要他人在场的情况下,比较容易无法无天,胸牌把学生的身份昭示于任何他人,使偶遇的他人成为了熟人;任何人都可能对学生的言行表现给予有效力的评价,于是一般的人也成为了重要他人。我国古人讲究慎独,就是要求人在独处的时候也能够中规中矩。独处不完全是指物理上的独——周围没有其他人的独,也指心理上的独——  相似文献   

4.
拥有独处     
不要诅咒独处,很多时候,应该拥有独处。不要叹息没有独处。带着白天的疲劳,找一个无人知道的角落,躺在地上,看星星,看田野,看皎洁的月光在水上跳舞,不也是一首美妙的诗歌? 不要叹息没有独处。认真咀嚼失败的苦果,仔细品味成功的喜悦,真心编织未来的美梦,拥  相似文献   

5.
有人问斯多噶派创始人芝诺:“谁是你的朋友?”他回答:“另一个自我。”人生在世,不能没有朋友。在所有朋友中,不能缺了最重要的一个,那就是自己。缺了这个朋友,一个人即使朋友遍天下,也只是表面的热闹而已,实际上他是很空虚的。一个人能否做自己的朋友,有一个可靠的测试标准,就是看他能否独处,独处是否感到充实。如果他害怕独处,一心逃避自己,他当然不是自己的朋友。能否和自己做朋友,关键在于有没有芝诺所说的“另一个自我”。它实际上是一个人的更高的自我,这个自我以理性的态度关爱着那个在世上奋斗的自我。理性的关爱,这正是友谊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正>“社会性睡眠”是指生理上并没有进入睡眠状态,只是在社会意义上“睡着了”。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很简单:移动互联网时代让我们无处可逃。学习、工作与生活的边界被擦拭,很多人患上“手机提示音焦虑症”。而进入“社会性睡眠”后,传统意义上的独处时光和新语境下的互联网独处时光才真正到来。  相似文献   

7.
我们生活在一个喧嚣、热闹的时代,每天早晨一睁眼就开始了忙碌,忙着吃饭,忙着上班,忙着挣钱,忙着应酬……一天天,一年年,我们就生活在这样的熙熙攘攘中,没时间沉静,没时间思考,更没时间独处。周国平的哲理散文《独处的充实》为我们在这热闹尘世中,提供了一片宁静的绿阴,让我们暂时摆脱尘世的杂乱与纷繁,回归自我,回归自己的灵魂,他教我们要学会独处。人为什么要学会独处呢?因为“对于有‘自我’的人来说,独处是人生中的美好时刻和美好体验,虽则有些寂寞,寂寞中却又有一种充实。独处是灵魂生长的必要空间。在独处时,我们从别人和事务中抽身出…  相似文献   

8.
感受寂寞     
孤独是寂寞。悲伤是寂寞。无人陪伴亦是寂寞。寂寞就是独处。独处的时候,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不管当时的心情怎样,或欢愉,或悲伤,或激动,或失落,独处的时候,你可  相似文献   

9.
独处     
一生中,不是依着朋友就是赖着家人,从来没有勇气单独地守着,不敢单独地远行一次——我常常会小看这样的人。我喜欢独处,虽然扮演的是小角色,唱的是独角戏,但在我的世界里,独处自然会有独处的妙处。  相似文献   

10.
独处的充实     
怎么判断一个人究竟有没有他的“自我”呢?我可以提出一个检验的方法,就是看他能不能独处。当你自己一个人呆着时,你是感到百无聊赖,难以忍受呢,还是感到一种宁静、充实和满足?  相似文献   

11.
独处的充实     
怎么判断一个人究竟有没有他的“自我”呢?我可以提出一个检验的方法。就是看他能不能独处。当你自己一个人呆着时,你是感到百无聊赖,难以忍受呢,还是感到一种宁静、充实和满足?  相似文献   

12.
幼儿的独处与社会交往能力差之间不存在必然联系,适度的独处对个体身心健康发展有着积极影响。文章基于"独处"的内涵探讨了独处蕴含的教育价值:独处是对内的寻求,促进幼儿的自我建构;独处是对外的关注,促进幼儿的环境探索;独处是心灵的放空,促进幼儿的情绪平衡;独处是思绪的放飞,促进幼儿的创造力发展。幼儿独处教育可以通过转变错误的独处理念、提供充足的独处时空、探索多样的独处模式、减少过多的独处干预等方式进行重构。  相似文献   

13.
我们生活在一个喧嚣、热闹的时代,每天早晨一睁眼就开始了忙碌,忙着吃饭.忙着上班,忙着挣钱,忙着应酬……一天天,一年年,我们就生活在这样的熙熙攘攘中,没时间沉静,没时间思考,更没时间独处。周国平的哲理散文《独处的充实》为我们在这热闹尘世中,提供了一片宁静的绿阴,让我们暂时摆脱尘世的杂乱与纷繁,回归自我,回归自己的灵魂,他教我们要学会独处。  相似文献   

14.
有人问斯多噶学派的创始人芝诺:“谁是你的朋友?”他回答:“另一个自我。”人生在世,不能没有朋友。在所有朋友中,不能缺了最重要的一个,那就是自己。缺了这个朋友,一个人即使朋友遍天下,也只是表面的热闹而已,实际上他是很空虚的。一个人是否是自己的朋友,有一个可靠的测试标准,就是看他能否独处,独  相似文献   

15.
诗意地独处     
独处会令人寂寞,心灵空虚,这是不会享受生活的人的感觉。其实独处并不等于寂寞。独处是使心灵最平静,感觉最真切,最富有诗意的时候。阳光灿烂的下午,阳光带着缕缕微风从窗子洒进来,独自待在家里,泡一杯清茶,捧一本好书,坐在木椅上,边看书边品茶,那该是多有诗意的享受啊!不仅能体会到平静的美妙,而且可以跟着作家的思想遨游知识的海洋。  相似文献   

16.
本刊推荐     
正书目一:加缪《局外人》【推荐理由】经典作品或许不必赘述。"没有对生活绝望,就不会爱生活。""不被爱只是不走运,而不会爱是种不幸。""所有身心健康的人,都或多或少设想期待过自己所爱的人的死亡。""一个人只要学会了回忆,就再不会孤独,哪怕只在世上生活一日,你也能毫无困难地凭回忆在囚牢中独处百年。"单看这些经典  相似文献   

17.
朱露露  刘琼芳 《文教资料》2012,(10):139-140
本文通过对独处的内涵探讨,指出独处与孤独的根本区别,论述了独处对于大学生的心理意义:大学生需要独处的实践和空间;独处有利于大学生的自我创造。  相似文献   

18.
心事解答     
我是个很内向的人,所以在班上和同学的关系不是很好,有时候我跟她们打招呼,她们都爱理不理的,弄得我很难受。从初一到现在,除了本村的几个同学外,再也没几个好朋友。你知道,在学校里没有朋友生活是很乏味的。到底我做错什么,为什么同学们都不和我玩?小琴你并没有做错什么呀,只是你自己的性格可能给交友带来了一些障碍。一般的,性格内向的人给别人的感觉就是喜欢独处,不主动与人交往。这就是为什么你有时和同学打招呼而她们爱理不理的,因为她们已经习惯了沉默和被动的你,你突然主动打招呼,别人还不知道该怎样对待你呢。不过,性格不是天生的,…  相似文献   

19.
独处是一种积极的心理调节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独处会得到不同的看法。独处是成熟的标志,同时其对我们的身心都有着积极的影响,学会独处也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对意义的追索是入存在的永恒情结,这种永恒情结就是终极关怀情结。德育作为一项以道德为依托使入成“入”的事业,应该是一种蕴含终极关怀的活动,更应该是一项发展入的终极关怀能力、成就入的自主关怀的活动.这应是德育的深层意蕴和永恒使命。首先,德育要使人成就自主关怀生活意义的意识。德育不仅仅是要培育德性,夏要启迪学生认识道德与生活意义的关联,领会“生活意义”的合理意涵,主要包括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和谐、独处存在与联合存在的统一及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的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