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育才学校音乐组学生杨秉荪聪明、好学,深为马思聪教授赏识,被认为是一颗很有希望的音乐小星。不久,他就能开独奏音乐会。对音乐有独特天赋的杨秉荪,学小提琴非常用功,却对数学不感兴趣,不肯下功夫学习。有一次他在壁报上发表了一首打油诗:“人生在世有几何,何必苦苦学几何?学习几何苦恼多,不如咪嗦拉西多!”育才学校的学生大多学习艺术,此诗引起了共鸣,认为将来要当艺术家的人,学数学没有用。于是,数学课秩序大乱。陶行知把杨秉荪找去,若无其事地问了他几个问题:“你今天吃了几碗饭?下午还要上几节课?”又问:“现在大米多少钱一斤?比三年前…  相似文献   

2.
旧时,某中学有位同学不喜欢几何课,一 次交怍业,故意在末尾写了一首打油诗发牢 骚:“人生在世有几何?何必苦苦学几何。学了 几何有何用?不学几何无奈何?”几何课老师 看过之后,没有批评这位同学,而是在他的诗  相似文献   

3.
学问     
18岁的炼红在育才学校读书。他兴趣广泛,学习又很努力,感到这所新型的学校与过去他读过书的地方不同,什么都新鲜,样样都想学,还特别爱提问。陶行知工作很忙,他平时住在北碚,来一趟“育才”不容易,要处理的事务很多。炼红见了他就要提问题,有人责备他不懂事。陶先生却说:“做学问就是要学要问,光学不问,只做到一半;光问不学,也只是一半。又学又问,才是完整的学问。好比一个人,不能光有上半身,也不能光有下半身,要上下半身都全,才是完整的人。”炼红听了写了一首诗:“学问学问,既学且问。光学不问,半截理论。光问不学,一半是零。又问又学,真正…  相似文献   

4.
甜蜜的回忆     
陈晓东 《下一代》2012,(12):46-48
(一)育才——我可爱的家说到育才,我们全家与她有着不解之缘,因为我家有四代人曾在育才工作及学习过。至今,我的父母家还在此皇家园林东南角的育才职工家属楼中。现已离休的80岁的老父亲仍每天一早或一晚在此校园中散步,享受着育才校园的清新空气,看着育才日新月异的变化,他已在育才校园里生活了将近60年。  相似文献   

5.
甜蜜的回忆     
陈晓东 《下一代》2012,(7):12-14
说到育才,我们全家与她有着不解之缘,因为我家有四代人曾在育才工作及学习过。至今,我的父母家还在此皇家园林东南角的育才职工家属楼中。现已离休的80岁的老父亲仍每天一早或一晚在此校园中散步,享受着育才校园的清新空气,看着育才日新月异的变化,他已在育才校园里生活了将近60年。  相似文献   

6.
陶行知先生创办的育才学校是一所很好的学校,它为我们国家培养了许许多多优秀的人才,能做育才学校的校友是很光荣的。我和育才学校是有过联系的,1946年9月至1947年夏,我曾在以陶行知先生命名的行知小学上过学,这所学校的许多老师就是育才的学生,所以行知小学可以算是育才学校附属的小学吧。我姐姐方开开比我幸运,她不仅在行知小学上了一年学,而且来到上海后,也在育才学校上过学,她是真正的育才校友。  相似文献   

7.
一块糖怎么把陶行知先生和乔布斯联系起来了呢?虽说陶行知先生早年曾在美国留过学,但他去世的时候乔布斯还没有出生。何"糖"之有?当然,陶行知先生四块糖果的故事很有名。那是他在育才学校当校长的时候,有一  相似文献   

8.
学问之要素     
陶行知先生认为体健是人生的最重要因素,也是学问的一个最重要目的。学生是学习人生之道的人,学以厚生(即通过学习使身体健康)是主要的,学以伤生(即因为学习使体质下降)是断断不可的。他提出“健康第一”,要建立“健康之堡垒”,他在育才学校提出“四问”,第一问就是“问一问今天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在育才学校,师生与太阳一同起床,洗冷水脸,喝冷开水,打球做操,去农村学种田,下矿山学采矿,听音乐会,步行一百多里进城去……这些,使师生身体得到锻炼。有了健康的体魄,才能做学问,才能担负起国家的重任,所以陶行知说:“干的时候干,玩的时候玩…  相似文献   

9.
孔子学琴     
孔子一生好学不倦。他对学习,不是马马虎虎,浅尝辄止,而是仔细琢磨、勘于思考。有一次,孔子向师襄子学习弹琴。师襄子教了一首乐曲,孔子就认真地练习弹奏起来。十天过去了,他还在练习。师襄子就对他说:“你练习得差不多了、另学一首乐曲吧!”孔子回答说:“我只学会了乐曲,但弹奏的技巧还没有掌握。”于是他又练习起来。  相似文献   

10.
陶行知先生任育才学校校长时,有两个学生为一件小事闹翻脸,互不相让,对骂起来。这事刚巧被陶校长碰到。第二天晨会上,他说,昨天有两个学生发生摩擦,骂了人,我现在送一首小诗“骂人”给他们,也给大家。陶先生大声朗读了这首诗: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争时期,陶行知先生在四川合川县境内创办了育才学校,学生都是从战时儿童保育院选来的有各种才能的幼苗。他要求把他们训练成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专门人才;同时规定教师和小孩要做社会调查,参加生产劳动,把孩子们锻炼成为用脑又用手的劳动者。为此他写了一首打油诗:  相似文献   

12.
我国著名数学家吴文俊, 对祖国和人民的数学贡献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拓扑学方面的奠基性工作,另一个是几何定理的机器证明。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创新就是FOLLOW ME(跟我学),而不是跟在别人后边。”  “读、学、懂”学习法  吴文俊从小就有一种开拓精神,如读书,他不仅自学了一系列的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为自己创新了一套科学而有效的学习方法。这就是“读、学、懂”学习法。“读”就是按书上叙述的先后,了解概念的引进,给出的定理证明等等。“学”就是合上书,自己把概念和定理默诵出来,证明由自己推导出来,同时要做…  相似文献   

13.
教学要求是否适当是关系到能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大问题.浓厚的兴趣是学生学好几何的重要保证。例如,有位学生各科成绩都很差,难有几何历次测验都在80分以上,其原因是什么呢?用他自己的话说:“因为我学得懂,我最喜欢学习几何。”学生对自己能胜任的学习任务,就会产生信心和乐趣,产生“自我鼓励”、“自我要求”,从而成为  相似文献   

14.
<正>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几何占了很大的比重,它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和论证能力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几何严密的逻辑性使不少学生感到难学,甚至由畏难发展到厌学.有一个学生就曾开玩笑地对笔者说:"人生在世有几何?何必苦苦学几何?学了几何又能几何?"逻辑严密、推理步步有据的几何使不少学生感到学习困难,甚至对几何有敌对情绪.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初中学生学习几何所遇到的困难作一些分析.一、初中学生几何学习困难的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15.
初中学生学习几何大部分感到困难,教帅对平面几何的教学也有畏难情绪,所以.如何改进初中几何数学、提高教学质量、防止初中生两极分化,这是平面几何教学中值得探讨的问题一、要解决学生愿学几何的问题兴趣是入门的先导,众所周知,学生对于某一门课如果感兴趣,他就会自觉地去学习那一门课平面几何是初二新开的一门课,学生新学有一种新奇感,教师要抓住学生这种心理,激发他们学习这门课的兴趣.  相似文献   

16.
育才中学创建于1901年,50年代初上海市人民政府命名育才中学为上海市首批重点中学,由著名教育学家段力佩先生出任校长。段力佩校长为首的历任校长与教师通过不断的努力使育才这所百年名校既充满历史文化传统的积淀,同时又富有时代精神与未来理想。我到育才中学工作以来,对段力佩老校长的教育思想以及他带领育才师生实践的育才教改经验又一次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学习和思考。段力佩先生的许多办学思想、理念在今天仍然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一笔宝贵财富。而育才人继承、发扬和发展育才教改的理念和实践,可谓坚持四十年不改初衷。  相似文献   

17.
育才中学具有深厚的教改传统,历史上的"育才教改"曾享誉全国。如今的育才中学,以"学程"设计作为课程教学改革的主体,是对"育才教改"最好的传承和发展。育才中学的学程改革不仅实现了高中课改的新突破,更为学生走向未来提供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通道。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兴趣、特长,未来发展方向自然也不同。"校校统一、生生统一"的课程表已很难适应当今强调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育才中学的"学程"设计,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时段、学习层次等多方面的选择,让每一个学生有一张自己的课程表,这充分体现了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让每一个学生学得更有意义。育才中学老校长段力佩先生一贯主  相似文献   

18.
一、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长期以来,初中平面几何入门阶段的教学,常常不易取得良好的效果,原因是学生不明确学习目的,不清楚几何的研究对象.学生在学习几何课之前,错误认为学习几何同学习数学没什么两样,学的就是“计算”,虽然在小学他们也学过一些简单的几何概念,但几何的入门阶段涉及的计算问题不是很多,且比较容易,大部分是一些图形的概念和性质.使学生感到“只背条文,索然无味”,凡此种种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然难以取得预期的学习效果.因此作为几何的开篇教学就有了突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爱在商丘,乐育英才",这是离开故乡江苏多年、来到河南省商丘办学的一位老校长的座右铭,也是这位老校长秉承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乐育英才"办学理念的真实写照。他就是河南省商丘市睢县育才学校校长李光桦先生。李先生来自江苏宿迁,曾多次被评为"宿迁市名校长"、"宿迁市先进教育工作者"。2008年他受聘来到商丘市睢县,担任民办育才学校校长。  相似文献   

20.
“评价不是为了用一张试卷将孩子打败,也不是为了用丧失自信为代价换来孩子的努力学刁,评价是要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自我认识,促进他们积极反思,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和发展之路。”这是深圳南山育才一小实施成长记录袋评价十年的感悟。在深圳南山育才一小,成长记录袋的实施不仅将学生引向了幸福之路,也帮助学校走向了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