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同学少年》2009,(10):26-26
弥留时,他将眼睛里的所有精神都倾注在密室的门上,门内堆满了金子;临终时,他将身体里残存的全部力量都集中在神父的十字架上,十字架上镀着金子。葛朗台,这个沉醉在金子世界里的人,这个为了金子而贪婪一生奔波一生却又清苦一生的人,他究竟是否明白生活中什么才是真正的金子?  相似文献   

2.
从石油降解菌的作用机理、筛选和分离鉴定、降解性能分析和产表面活性剂方面阐述了石油生物降解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从石油降解菌的作用机理、筛选和分离鉴定、降解性能分析和产表面活性剂方面阐述了石油生物降解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来,扫一下     
如果你抱怨生活中没有技术,那是因为你没有一双善于发现技术的、大虾般的眼睛。——丢丢虽然《少数派报告》或者《第五元素》里展现的世界看似还与我们相去甚远,但在科学技术已经如此普及的现代社会里,高技术含量的科学产物用"随处可见"这个词,真的并不为过。不相信吗?按难度系数递减顺序锁定目标:1.找出本期少电。暴暴蓝:肯定就拿在手中啊,不然为什么会看你这堆不知所云的文字。2.视线聚焦封面中心偏右的区域,看见那不易察觉的黑块块了吗?  相似文献   

5.
正一、教材分析教材:《美术》(七年级下册)。课型:欣赏课。目前,学生欣赏美术作品往往以"像不像"来衡量,这体现了学生对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认为艺术应该反映生活的朴素的理解。然而,许多美术作品所创造的艺术形象又与生活中的真实原型不一样,对此学生就说不出道理了,尤其是对现代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他们不能理解且疑惑甚多,既不可能"欣赏"也不会评述  相似文献   

6.
《经典美文》2009年第9期的经典主题——《家书,内心深处的那根长藤》刊发之后,得到了大家的热烈反馈。在这个浮躁功利的年代,一封真诚质朴的家书,温暖了无数人的内心。读者通过各种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于这期"经典主题"的感想。许多读者表示,生活在现代都市中的人们,已经很少拿起纸笔,来为远方的亲人和朋友写上一封书信  相似文献   

7.
胡静 《辅导员》2011,(30):25-26
鲁洁教授说过:"生活化的课程反对的是一切不真实的假大空。真实,是一切教育的灵魂,对于《品德与生活(社会)》这门课程来说更是如此。只有真实的才是可信的,才是有教育意义的,才会是被儿童所认同的。"小学阶段是儿童品德、智力、生活能力等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我们要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的主要内容,以密切联系儿童的主题活动、游戏或实践活  相似文献   

8.
书本之外的学习是更重要的学习。所谓四种学习,就是随人学习,随时学习,随事学习,随地学习。现实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最重要要求,就是一个人的学习能力。一个人在追求知识阶段,除了要掌握精深的专业知识以外,还应掌握较为广博的人文与现代社会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一种学习方法。一个人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若能从矛盾、丰富、多彩、广阔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不断学习,汲取丰富的各种知识,这是一个人能力和素质的深度体现。我体会一个大学生若能在大学生活过程中较快地养成了随人学习,随事学习,随地学习,随时学习的素质,掌握了四种学习的技巧,那就是基本掌握了一生受用的智慧之源。随人学习是人生取得成功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中国人讲"严师出高徒",西方人说一个人的成功在于年轻时找对追随者。如上两则哲理的警句还可以列出许多,给予我们的启示就是要格外重视随人学习的素质的  相似文献   

9.
李芳桂 《考试周刊》2009,(41):166-16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这里的生活,既包括学生"生活",更包括广阔的社会生活。综观2008年的新课程高考,我们发现,新课程高考注重现实生活情境的设置,将问题设计融入了学生生活情境之中。  相似文献   

10.
【教材解析】《天游峰的扫路人》写了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每天在天游峰上来来回回地扫着石阶,把别人看来单调、繁重的工作当做乐事,简单生活,融入自然,是一位真正的自然老人。文章主要通过描写天游峰的险以及游人爬天游峰的累和老人面对这一切的坦然的态度进行对比,赞美了老人充满享受的工作态度,又通过我和老人的一番对话,赞颂了老人简单朴素的生活态度。  相似文献   

11.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与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不难看出,"回归生活"体现了本课程在基本理念上的变革。它所针对的是以往课程在相当程度上的脱离生活甚至背离生活的倾向。新课程所倡导的是:回归生活的品德发展、社会性发展的教育。因而,我们在进行教学时,将品德与社会引进课堂,让课堂面向社会生活,充分发挥"小课堂、大社会"的作用。一、寓教育于活动中,让课堂绽放生命活力。《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  相似文献   

12.
王学 《现代教育》2011,(5):60-61
现代社会是一个知识更新的时代,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网络等传媒工具的普及,使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成为一种可能。青年学生是这个时代的精华,他们的好奇心和特有的敏感,决定了他们是这个时代一切新事物最强有力的接受者,青年学生对外界事物的敏感程度,永远超过了社会中任何一个阶层的人。他们对社会中出现的新东西,总是能最先接触并欣然接受用之于生活中,教师没有接触过、教师不知道的事情也许学生早己知道,教师刚解读的新知,对学生已是旧闻。因此在工作生活中,教师知识的权威性、前沿性会受到空前的挑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依靠所谓的"师道尊  相似文献   

13.
复习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政治会考复习、高考一二轮复习是三个紧密衔接的复习环节,应该避免简单重复、低效低能,"使每次教学内容都稍高于学生原有水平",从而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提升学生的自信心,谱写一曲立体、实效、连绵不断而又充满韵味的复习乐章。一、会考复习,"浅唱低吟"夯基础会考复习与高考复习是两个前后关联的复习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