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武术根植于悠久的中国文化中,武术文化积淀了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它从伦理学、哲学、美学等诸多方面对武术爱好者的个性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研究武术文化对促进人们形成正确价值取向、引导人们形成良好个性的作用,对武术的传播与推广的积极作用,是广大武术教育工作者再教育教学环节中应明悉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北京奥运:让武术对话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术商业化是武术大众传播的重要途径。以电视为例,武术成为电视节目,是武术传播的进步,使武术能更快地走出民间、走向社会、走进大众的生活。但是,在此过程中要认识到,价值观是武术的灵魂。武术传播者要自觉守护武术文化的精神底线,引导人们对武术的文化价值与教育价值进行正确认知,培育人们正确的武术观,使武术在引起媒体和社会关注的同时,防止武术节目的娱乐化倾向,为武术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武术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并绵延至今,是因为它满足了人们的需要并且履行了某种社会职能,这种职能赋予了它价值。文章从传播的基础和公益视角出发,对武术公益与武术传播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出武术公益活动能够促进武术的传播,起着传承武术文化、弘扬武德精神、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文章旨在通过武术公益的形式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引导人们知荣辱、讲正气、尽义务的良好社会风气,从而实现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德勒兹的块茎思维为视角,对峨眉武术的发展进行后现代主义的分析。认为目前人们总是以传统的树状思维看待峨眉武术,进而影响峨眉武术中个体的跃进式发展。德勒兹所提出的块茎思维,便打破了峨眉武术的结构化、层级化的传统思维模式,使其形成多元中心化和尊重差异性的发展路径,能够为凝集技术精萃、拓展文化包容性奠定理论依据。本文试图将峨眉武术喻以"块茎",以一种新的方法论探析峨眉武术的发展,以期能够为其提供新的学理启示和学术引导。  相似文献   

5.
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所产生的学科专业教育理念,直接引导着该学科的发展方向,甚至使人们的专业教育观念形成长期的固定模式。然而,由于快速发展的高科技社会进程,迫使人们对待武术专业教育理念的重新定位,研究表明,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通过对学生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以及人文素质综合能力等教育内容的设置,使学生达到一专多能、文武兼备的复合型武术专业人才,将构成新世纪武术专业教育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6.
阐述武术"走出去"的形象定位及有关问题。认为:当代社会科技的飞速发展,使人们接受信息多依靠感官,感性社会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审美,也影响着人们对武术的形象认知,而武术形象对武术的生存、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武术"走出去"的形象关键是武术人及其思维,人是武术传承的主要载体,学校武术、大众武术、竞技武术传播的主体也是人;应正确处理武术标准化与学校武术、大众武术、传统武术的关系,塑造武术"走出去"的时代形象,推进武术国际化传播。  相似文献   

7.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武术,在西方强势体育文化的冲击之下,迈上了现代化的征程。西方现代文明的辉煌成就,引导着武术现代化的发展走向。摹仿西方体育范式而诞生的现代竞技武术,历经半个世纪的发展与进奥努力,未能成为奥运家庭的正式成员。竞技武术的优先发展,使其成为武术运动的主体,而作为武术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武术与学校武术,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武术现代化的困窘,引发了人们对西化模式的反思与检讨。在此背景下,中央电视台与大学生体协联袂推出的《武林大会》,对武术现代化的本土化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宏观考察近百余年来武术的现代化转型与纷争,诠释《武林大会》对武术现代化模式的创新,在把握武术文化特质的基础上探讨《武林大会》的发展,是武术现代化发展中不容忽视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我国武术产业的开发现状进行了分析与研究,从中发现武术产业在市场运作过程中依然存在着管理经营体制不完善、产业规模过小、消费者武术价值观迥异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为了进一步发展武术产业,我们要加大武术产业改革力度、多层次引导群众进行武术消费、拓宽武术的消费市场和加大武术的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9.
当前人们对武术人口、武术爱好者以及武术习练者的关系把握不准。对武术爱好者和武术习练者理解比较容易,但是对武术人口的认识可能存在片面性,同时当前缺少对武术人口注解的文献资料。为此,本文重点对武术人口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0.
认识的深化和武术概念的嬗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念是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它是人们在长期实践的过程中,从对象的许多属性中撇开其中非本质的属性,抽出本质属性再经概括而形成的。武术的概念正是在人们接触、练习、传授、研究武术的过程中,通过感觉逐步地认识了武术的某些属性,而随着人们对武术感觉的积累,使人们知觉并形成印象,此时还处于对武术认识的感性阶段;在此基础上对武术的各种属性进行分析,并将武术与其它事物进行比较,再对其加以综合,将每个具体的武术内容抽象、概括成为一个整体,这样就撇开了武术的非本质属性,然后借助于语言的表达,逐步地形成了武术的概念。这同样是对武术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概括、抽象的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中华武术越来越被世界人民所瞩目。而竞技武术套路是一项区别于传统武术,又扎根于传统武术的竞技项目,它融入西方人注重的人体外在动作的竞技特点,又继承了东方人注重内在精神的文化特点。因此中国武术要推向世界,走进奥运,就必须对中国武术进行改革和规范,响应奥运精神,走竞技之路,通过举办或参加各种国际性的武术比赛,以竞技武术为龙头和当今国际竞赛制度接轨,使中华武术展现在世界人民面前,让世界人民了解中国武术。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武术的商业化比赛现状进行研究,了解其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指出武术商业化比赛发展对中国武术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商业化比赛的运作可以扩大武术的影响,使人们对武术的理解更加宽泛,凸显武术的民族性特征,有助于武术技法的现代发展。对武术立足国内,推向世界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地域武术文化是指通常由古代沿袭或俗成的历史区域中带有明显的历史烙印和痕迹的武术文化.武术文化既包括人民主体在武术实践活动的对象性结果,也包括人民主体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武术实践活动过程本身.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近几年来学者们对地域武术文化研究中的主要代表人物分析进行全面的梳理与综述,得出人在武术发展中的重要性,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新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4.
试论武术对青少年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健康人格是现代文明社会对人的素质提出的一个基本要求.运用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以现代人格理论为指导,在对健康人格内涵理解的基础上,分析了武术教育与人格形成的关系,指出武术道德、武术文化和武术教学,以及武术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均有益于青少年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珠江三角洲社区武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珠江三角洲广州、深圳、珠海、佛山等地社区武术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者中女性 多于男性,但男性有增多趋势;中、青年占有比重在增大;武术健身活动正在从城市加速向农村 延伸;参与武术健身的最直接动机是强身健体;人们的武术消费意识增强;活动时间更加机动灵 活;活动内容多元化;武术逐渐成为人们最喜爱的健身项目之一;社会武术团体在武术健身中发 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社区武术活动的开展更具科学性。  相似文献   

16.
武术是太原社区体育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选择武术健身已是太原社区居民的一个普遍现象,文章对随机抽取的太原市社区以武术健身为锻炼内容的300人进行调查。研究得出:太原市社区居民武术健身意识比较强,社区居民自身不懂怎样科学锻炼以及武术健身活动组织管理形式混乱、武术指导员少、宣传力度不够是影响太原市居民参与武术健身的主要因素。因此,研究太原市社区武术健身现状,为促进太原地区人们武术健身活动,积极地推动全民健身运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更加迫切,武术作为我国传统的体育项目,以其独特的健身、防身、修身、娱乐为特点而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商业武馆也随之大量出现。文章通过对武术发展现状及问题的深入分析,结合商业武馆的现状和对武术发展的作用进行了研究,旨在为武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武术是劳动人民根据自己的社会实践活动创造出来的,并造福于人民。武术已走向世界,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本文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武术套路教学中学生掌握套路动作的规律,以更好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9.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珍贵文化遗产,也是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北京迎来盛大的奥运之即,在北京将向世人展现其独特的文化魅力时,武术将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本文就“人文奥运”与中国武术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