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榷一:教材第60页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二框关于"走进我国的国家机关"的内容中引入了一幅图片,名为"检察院的工作人员正在调查取证",在该图中一位身着制服的检察院工作人员正在与牧民亲切交谈。笔者认为,该工作人员以制服形象出现显然已不符合现阶段我国对司法体系工作人员的着装要求,因为从2000年开始我国检察服已改为西服样式,颜色也变为国际通行的藏蓝色。  相似文献   

2.
新编人教版《生活与哲学》教材确实有许多值得肯定的地方,但在使用过程中,笔者也发现了不少问题。一、有几处提法值得商榷1.第三课第一框对马克思的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的引用马克思的这句话,是有其独特的时代背景的,强调哲学不能脱离时代、脱离人民。编者引用这句话的本意是要引出称得上我们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的真正的  相似文献   

3.
自从1995年全国政治高考将哲学重新纳入考试范围后,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研究哲学教学可谓如火如荼,诸多文章见诸报纸杂志,哲学教学呈现出一派繁华。然而,部分研究哲学教学的文章甚至哲学教材、哲学考试却偏离了哲学教学的本位,误导了中学哲学教学,使中学哲学教学出现了严重的错位。现将目前中学哲学教学中存在的部分错位现象作简要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4.
<正>新课程改革实施后,特别是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召开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较大的调整和更新。教材由正文和辅助文两部分组成。其中,正文是教材的主干核心,辅助文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宝贵的课程资源。辅助文以丰富的数字、图表、图示和漫画烘托主题,将重要的知识点尽可能直观明了地展现出来,以便学生阅读、理解和把  相似文献   

5.
探究式教学是新课程赋予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一个创新平台,也是新课程的一大亮点。如何创设有效的探宽问题,是教师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通过对教材中一个探究设问的商榷,运用建构主义等教学理论,就探究式教学中问题设王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李少东 《广西教育》2014,(10):66-67
分析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五课、第六课中几处值得商榷的内容,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现行人教版《生活与哲学》教材,其功能是:对高中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的教育。但其以"三贴近"(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为由,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进行随意肢解嫁接,使其理论支离破碎,既严重破坏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完整性、严肃性和科学性,实际上又没能真正做到"三贴近"。笔者以为,同原教材相比,新教材内容的增删编排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8.
<正>笔者认为现行人教版《生活与哲学》教材(以下简称"教材")中存在一些瑕疵,这些瑕疵在教学和考试中给师生带来一系列的困惑与不便。笔者不揣浅陋,试结合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分析、探究,以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一、以偏概全,不够准确众所周知,哲学有正确与错误之分,两种情况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不同的影响。但是,现行教材中的某些名词往往以偏概全,不够准确。例如,教材第一课第一框第二目"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  相似文献   

9.
笔者从事思想政治课教学27年,对使用过的各种版本教材都进行过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在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3月第3版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以下简称《生活与哲学》)教材使用过程中,发现第一单元中的两处用词似有不妥之处,据此提出个人的粗浅思考和教学中的体会,抛砖引玉,就教于诸位专家和同行。一、关于"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  相似文献   

10.
一、是血液,不是血浆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著的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生物》第二册第七章“排泄”中,关于“肾小球的滤过作用”中的“血浆”概念的运用,我认为有不科学之处。 教材中提到:“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浆中的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分、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其中两处“血浆”的使用欠妥。因为教材在第四章“体内物质的运输”中已经说得非常明确,“血液是由血细胞和血浆两部分组成。其中血细胞是由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血浆中含有大量的水,少量的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所以,教材中的第一个“血浆”应为“血液”;第二个“血浆”,在这里虽然可以用,但科学的讲也应为“血液”,这样也保持了主语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1.
<正>一、准确把握《生活与哲学》教材主线《生活与哲学》围绕"什么是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一主线,从生活、实践出发,对高中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的教育,为学生进一步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二、各单元知识与教材主线的内在联系《生活与哲学》四个单元的知识与教材主线的联系如表1所示。  相似文献   

12.
<正>经过2008年、2013年两次修订,《生活与哲学》教材文字更加简洁,材料更加新颖,逻辑性也有所增强,教材品位有了较大提升,广大一线教师甚感欣慰。但在欣慰之余,我们隐隐感觉到教材有几处表述尚不尽如人意,有待改进。问题一:人类在实践中将开启一个意义的世界——语句不通顺《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核心内容是如何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主要说明如何正确处理物质和意识、实践  相似文献   

13.
对梅向明、黄敬之编写的《微分几何》教材中的3个知识点提出不同意见:曲面网的方程是一个一阶非线性微分方程;直纹面方程 r→=a→(u )+vb→(u)中,参数|v|为导线上a→(u)点到直母线上任一点P(u,v)的距离,b→(u)也可以只是过导线上a→(u)点的直母线上的方向向量;可展曲面上动点P沿一条直母线移动时,它的法向量始终共线,切平面不变。  相似文献   

14.
很多!学生学习哲学感觉到很网难,原冈之一就是哲学的很多慨念很抽象,对一些忻学术语的内涵把握不准。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淡谈埘这螳哲学术语内涵的理解,以帮助学生史好地学习竹学。  相似文献   

15.
疑问之一:文化到底是什么?《文化生活》教材第6页给出的答案是:"我们讲文化生活,这里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第10页)。前两个模块分别讲了"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第三模块讲"文化生活",教材把这里的"文化"解释为"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既顺理  相似文献   

16.
17.
文言文教学是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然而课文中的注释存在着不妥当的地方,影响学生正确理解课文。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里面《劝学(节选)》一文就有两处注释值得商榷。利用训诂学知识方法分析这两处注释所存在的问题,进而可以探讨中学文言文注释存在的两个弊病。  相似文献   

18.
<正>孤独草非洲有一种名叫断肠草的植物,这种植物很敏感、排他性强,只要任何东西碰触它一下,它就会衰死。因此,当地人也叫它——孤独草。按照这种规律,孤独草在森林里无法生存,然而让人惊奇的是这种草不仅少有枯萎,而且长得生机勃勃。一位生物学家对其不解,于是在实验室里种了两株孤独草。做实验时,生物学家对其中一株只碰触一次,对另  相似文献   

19.
<正>有人说"哲学是人生的导师,至善的良友,罪恶的劲敌"。哲学的使命在于对上下四方的探索和对古往今来的追寻,并在这种探索和追寻中为人类提供生活的航标,展示思维的行程。哲学的发展,始终伴随着沉思、提问和解答。哲学之美在于思辨,哲学的发展离不开质疑,哲学是思,是辨,是追问,是对于自然、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社会关系问题的思辨与追问。笔者试通过思辨和追问,探讨《生活与哲学》两组概念蕴含的深刻含义,展示哲学之美。  相似文献   

20.
卫星电视教育·小学教师培训教材《语文基础知识》(第三册)中的《异体字》有几点似乎欠妥,有必要提出商榷。一、关于《异体字》的定义教材中说:“汉字里还有些字,字音和字义完全相同,却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形,这种字,叫异体字,又叫‘或体’‘重文’。”这个定义之所以欠妥,是因为概念不准确,外延过大,既包括了异体字,又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