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正治 《学周刊C版》2014,(7):174-175
谈到语文教学,常听到有人这样说:语文课谁都能教.但真正能把它教好、教活的没几个人。一节语文课之后.常常听到这样的评论:这节课不好.沉闷、课堂不活跃.我听了直想瞌睡……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新课程理念“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改教案为学案.摆正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位置.让学生动起来,活化课堂,让语文课堂精彩化.成为学生乐学、爱学的主阵地。而阅读教学又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大的战场.抓住了阅读教学.学生的语文能力、综合素质就能得到大幅提高。笔者认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三种能力.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学生是阅读教学的"主角"。但是,我们不应该忘记,教学教学,有"教"才有"学",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二者都很重要。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教师在阅读教学课堂中,完全可以从一些角度来让学生更好地领悟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一、关键词,让学生学得"有味"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就体现在对语言文字的感悟、理解和运用上。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小学语文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学科。这样的提法确定了小学语文老师必须要教学生学会语言文字的运用,解决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之争。长久以来,在我们实际的阅读教学中,老师们普遍重于分析和理解,重于人文性的解读,唯独缺少对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我们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在阅读教学中加强语用训练,培养学生语用能力,增强语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4.
正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曾明确提出,语文课应该"教语文,而不是教课文"。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要重视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这显然告诉我们要依据语言表达的规律和学生言语学习的特点,构建相对完整的"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体系,让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发展言语能力,提高语文素养,让学生在课堂上经历一个整体把握语言、重点理解语言、选择积累语言,到运用表达语言的过程,最大  相似文献   

5.
郭雪 《考试周刊》2009,(27):58-58
语文是国语的前言,是打开少年思想的一把金钥匙.语文课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一切素质教育都源于语文学习。小学语文教学的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学好听、说、读、写的基本功。教育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祖国语言文字,这是语文课素质教育的核心。阅读教学是听、说、读、写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搞好阅读教学.达到叶圣陶先生说的“教是为了用不着教”的目的.使学生自身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是现在小学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6.
杨再隋教授说:"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课。"可见,语文课教学在学生的学习中很是关键,而扎实有效的语文课尤为重要。一、教学设计要恰当有效课本中所选的课本文质优美,蕴涵着丰富的民族思想、民族风俗和强烈的民族情感。如何让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感悟文章所渗透的思想教  相似文献   

7.
"语言文字"及其"运用"是新课标的关键词。语文课教的是语言文字的形式,即教学生要重视朗读,还语文课堂书声琅琅;要品尝文章,品语言文字气足韵美;要躬行写作,寓语言积累于运用之中,这样的语文课才富有"语文味"。从新旧课标的不同,当前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如何让语文课更具"语文味"三个方面浅谈学习新课标的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8.
教师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练好听、说、读、写的基本功。阅读教学是听、说、读、写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搞好阅读教学,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使学生自身的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是现在小学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阅读能力的培养要依靠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而教学就是要让学生以教材为主、以课外阅读为辅,...  相似文献   

9.
邓燕 《广西教育》2014,(5):51-52
正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篇课文是作家情感与智慧的结晶,教学中,教师如果单纯地教授字、词、句、篇,会使课堂游离于文章的情感之外,教学形散神离、枯燥无味。因此,阅读教学要让儿童通过抽象的文字符号,感受语文里的"大"世界,让儿童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同时体会作家的情感,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一、怀情而教,以情唤"情"课堂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状况:教师教  相似文献   

10.
<正>"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四大板块,其中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语文教学的成效。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阅读教学的重视。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读懂课文。教师还要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一年级是语文学习的起步阶段,陶行知先生曾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这让我联想到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要以课堂为主阵地,尝试从"问"开始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开展过程中,教师要在根植于生本教学的基础上推进学生对语言文字运用的有效落实,要有效摒弃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忽视语言文字基础性和技能性、忽视语言文字训练、弱化学生自主学习语言文字、过分强化语言文字能力的提升而忽视语言文字基础累积掌握等各种问题。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建构落实语言文字运用的有效方法,科学培养和发展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正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把语言文字运用训练这个核心紧紧地抓在手上,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有效运用多种策略开展语言文字运用训练,在一课一得中落实不同学段、年级和单元教学目标,切实解决语文教学到底"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一、紧扣目标精准练在统编教材中,语文要素的学习就是教学目标的重点内容,一般在课后练习中都要明确要求。在教学中,教师围绕语文要素学习确定教学目标之后,就需要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语言文字训练活动。  相似文献   

13.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首次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课程标准明确告诉我们,语文课就是要教学生学习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语言文字运用"就是语文教学的根,可以简称为"语用"。语文教学就是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也就是语用教学。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训练到什么程度才能达到运用的程度?从教学现状来看,基本上处于教师个性化解  相似文献   

14.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家越来越认识到,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就得把语文课上成扎扎实实的语言文字训练课,这样才能实实在在地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那么,教师该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语言文字的有效训练呢?一、训练的内容聚焦重点课文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载体。从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体系中,我们发现,每一个单元的课文在体裁或写法等方面既有共同点,又有其各自的特色。因此在确定语言文字  相似文献   

15.
高阶思维作为一种高层次的思维能力,对学生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从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等方面引导学生理解、运用语言文字,体会、掌握语言文字的艺术魅力,提高学生的理解力、领悟力、创造力。这样教学,不仅有效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而且能让学生形成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21,(76):34-36
对小学生而言,小学语文非常重要,因为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语文阅读也是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而小学生又处在爱玩、好动的年纪。所以,教师要运用有趣、高效的教学方法,让小学生喜欢阅读、喜欢语文课,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让学生全面发展,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7.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最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新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明确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勇敢地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敢问、爱问、善问、多问,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又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细心的教师不难发现,新课改的每一篇课文在学习目标中都有这样一点,即让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小学语文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学科。这种提法就明确了小学语文必须教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解决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之争。要把语用训练扎扎实实地做好,实现让学生在语文课上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目标,关键还是要正确地选择语言文字训练点。接下来,就平时在教学中落实"语用"的一点心得和大探讨。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学生"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在语文的课堂上,教师要做到"让生命涌动"。"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们,一定要不拘一格,教学方法灵活多变。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  相似文献   

20.
正回顾多年来的教学历程,我认为,语文教学需要历经如下"三境界":一、第一种境界:体现语文课之"三特点"语文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学科,是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实践课程。语文教学必然要体现语文的本色、体现其学科特点,这是语文教学的最初境界。第一,以"读"为重,体现学科特点。"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课强调让学生"多读",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