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珊兰 《学周刊C版》2014,(7):168-168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4{4J6学反应原理》在第三章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中安排了实验3—4和实验3—5两个实验来组织对“沉淀的转化”知识的探究。这两个实验现象较为明显.但要得出教材中“一般说来.溶解度小的沉淀转化成溶解度更小的沉淀容易实现”的结论.直观性却不是很强.基于这种设计的“直观性不强”缺陷和实验3—5与实验3—4设计思路的一致性.我们对实验3-4做了改进.改进后.“沉淀转化”现象更直观.更有利于学生形成“一般说来.溶解度小的沉淀转化成溶解度更小的沉淀容易实现”的化学观念。  相似文献   

2.
<正>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化学反应原理》教材中对于沉淀的转化给出了这样的介绍:一般来说,溶解度小的沉淀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沉淀容易实现,两者的溶解度差别越大,转化越容易.溶度积常数Ksp能衡量难溶物溶解度的大小,一般同类型沉淀,溶解度越小则Ksp也越小.对于沉淀的转化,通常涉及的考点是Ksp大的沉淀向Ksp小的沉淀转化.但是在一定的条件下,Ksp小的沉淀能否转化为Ksp大的沉淀呢?  相似文献   

3.
本文旨在探讨初中化学实验的一些设计与改进的方法,使实验更科学、简易、环保。一、实验装置的改进科学的实验设计需要合理的实验装置来实现,改良的实验装置可以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可见度大,直观性更强,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获得生动直观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化学知识。  相似文献   

4.
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行教材中某些实验虽使用多年,但由于缺乏实验的设计创意,实验过程中污染和浪费现象严重,对学生树立绿色化学思想、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存在明显的不足,已不适应新课程的理念和教学要求。现对其中两个实验进行设计改进。一、氯气与金属钠反应实验的改进1.教材中的实验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化学第一册第111面[实验5-4]为"钠与氯气反应的实验"。该实验操作中石棉网用一次损坏一张,造成严重浪费;扩散出来的氯气造成教室环境污染,且氯气需预先制取,无法随用随制。与之类似,苏  相似文献   

5.
基于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二十章第三节"探究电磁铁磁性"实验的设计、现象不足等缺陷的情况下,重新设计一套操作简易的实验装置,使实验现象更具有直观性,实验结论更具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6.
设计"1+3+1"的密闭实验装置,对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1中的"黑面包实验"进行改进。结果表明,采用34g蔗糖、3mL浓硫酸以及54g蔗糖、3mL浓硫酸以及58滴的蒸馏水反应,黑面包现象明显,尾气验证效果较好。改进后的装置操作方便,实验现象明显,且通过尾气处理有利于师生健康,符合绿色化学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7.
铁元素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也是近5年高考考试的热点之一。"Fe(2+)和Fe(2+)和Fe(3+)的相互转化"一课以生活中"怪水现象"、茶叶、维生素C和含铁药片为切入点,用Fe(3+)的相互转化"一课以生活中"怪水现象"、茶叶、维生素C和含铁药片为切入点,用Fe(2+)和Fe(2+)和Fe(3+)的相互转化的实验改进装置分析反应现象和原理,该教学设计有助于学生学会用化学知识解答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化学实验的技能,提高学生用实验来探究物质的世界观。  相似文献   

8.
BaSO_4和BaCO_3都是难溶于水的,且BaSO_4比BaCO_3的溶解度更小,因此,我们可以将BaCO_3和一种可溶性硫酸盐作用,而使BaCO_3转化成硫酸钡,一般地都认为BaSO_4不能转化成BaCO_3、即如下反应不能进行。  相似文献   

9.
为了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在做好课本上的演示实验的同时还可以适当补充演示实验,本文介绍其中的七则。这些实验装置简单,现象明显,直观性强,容易成功,就是实验条件较差的农村中学也能顺利完成。一、燃烧条件的实验课本第20页指出,要使可燃物燃烧,必须具备跟氧气接触和温度达到着火点两个条  相似文献   

10.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1),在"电容器的电容"一节中,教材采用灵敏电流计显示电容器充、放电现象的实验,由于灵敏电流计较小,演示时指针偏转可见度不大,为了提高实验现象的可见度和直观性,笔者用2个反向并联的LED替代灵敏电流计,设计制  相似文献   

11.
潘仁凤 《林区教学》2011,(10):110-111
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实验改进能增强实验的直观性,实验改进不能脱离中学化学教学实际,要围绕增强服务于化学教学这个宗旨,否则,实验改进很容易步入误区。  相似文献   

12.
现行初中化学教材第五章第一节 [5-3]演示实验 ,说明了无定形碳具有吸附性 ,如果按照教材的要求 ,用几块烘烤过的木碳做实验 ,其实验现象并不明显 ,究其原因 :一是块状的木炭与红色墨水的接触面积比较小 ;二是木炭不可能只吸附红墨水中的红色素。如果改用活性碳做该实验 ,对实验方法不加以改进 ,则整个试管内都悬浮着活性碳的黑色小颗粒 ,试管中的颜色变化更难于观察 ,因为活性碳小颗粒需较长的时间才能够沉淀。经对该实验作如下改进后 ,其实验现象十分显著。具体作法是 :将活性碳粉末加入到有红色墨水的试管中 ,振荡后 ,整个试管都悬浮着活…  相似文献   

13.
在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 CO_2,可以看到有白色沉淀生成,待沉淀增至一定量后,若继续通入 CO_2,则发现沉淀逐渐减少,乃至全部溶解。开始所以生成沉淀,是因为 Ca(OH)_2与 CO_2作用生成了难溶于水的 CaCO_3(20℃时 CaCO_3的溶解度为0.0065克)。而后来沉淀的溶解是因为难溶于水的 CaCO_3与CO_2、H_2O 作用转化成了易溶于水的 Ca(HCO_3)_2(20℃时 Ca (HCO_3)_2的溶解度为16.60克)。学生对这一有趣的实验现象及解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此,他们在解答如何用化学方法区别 Na_2CO_3和 NaHCO_3溶液这道题时,常作以下回答:分别取试液,各滴入 CaCl_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的原试液为 Na_2CO_3溶液,无沉淀生成的原试液为NaHCO_3溶液。  相似文献   

14.
基于苏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四节探究浮力的大小实验的内容、现象不足等缺陷的情况下,重新设计一套操作建议的新的实验简易装置,使实验现象更具有直观性、实验结论更具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15.
医用注射器在中学微型化学实验改进中用途广泛。文章对现行化学教材中的三个常见实验用注射器进行了微型化设计和改进,使实验操作更简单安全,现象更明显。  相似文献   

16.
人教版《初中化学》上册第六单元实验6-5,探究了“二氧化碳能与水的反应”的化学性质,实现对二氧化碳性质的感性认识,进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但是该实验步骤繁琐易导致实验失败,课堂教学内容不易落实,更不能凸显探究实验的科学性、直观性。利用手持技术改进该实验,用pH传感器实时测定液体pH从7.0降至4.34,直观地证明CO2和水反应产生酸;还可以通过压强传感器测定密闭容器中气体压强的变化来培养学生在数字化实验中分析数据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化学教科书(必修)第一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1月第2版)中,第17页实验1-3,1-4是有关"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内容,该演示实验对热量变化的感知方式是:用手触摸试管外壁、用温度计测量反应前后溶液温度的变化或观察水是否由于结冰而将玻璃与小烧杯黏在一起,但这些方法不能让所有的学生在第一时间观看到实验现象.因此,笔者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探究光照强弱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实验装置和实验材料的改进,将该探究实验从定性实验转化成定量实验,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实验结果更可靠,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9.
<正>有些排列组合问题直接考虑并不容易解决,分类讨论又十分麻烦,如果利用转化思想将其转化成与之等价的新命题,通过研究新命题就可以获得原命题解;或改变解题角度,使其转化为容易理解的问题,就可以使问题弃繁为简、变难为易.一、等价转化例1:某人射击8枪,共命中4枪,并且这4枪中有且仅有3枪连中,那么对于该人射击8枪,按"中"与"不中"报告结果,不同结果共有多少种?解析:此问题可以转化成——4个相同的黑球和4个相同  相似文献   

20.
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中两个演示实验 ,从教材的编写意图上看属于探索性演示实验 ,探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增加、减少 ,还是不变。笔者认为搞好本节实验教学应作好两方面的工作 ,一是对实验4 - 1的改进 ,二是对实验 4 - 2的教法设计。1 实验改进一般来说 ,实验改进应以改动后装置和操作更简单 ,实验现象更明显 ,实验的成功性和可靠性更大 ,实验结论更准确为原则。为此 ,我将实验 4 - 1作如下改进 ,如图 1所示 ,与课本相比 :图 11 1 去掉橡皮塞 ,直接套上气球 ,再加橡筋扎牢。这样有效地防止因气体膨胀而冲开瓶塞的现象发生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