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以国内一些有代表性的儿童文学网站为研究对象,从资源建设、信息服务等角度分析儿童文学网站现状,并对儿童文学网站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以国内一些有代表性的儿童文学网站为研究对象,从资源建设、信息服务等角度分析儿童文学网站现状,并对儿童文学网站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影视盛行的当下,儿童文学以内容资源形式进入儿童电影实现其跨媒介传播.儿童文学的影视之旅,不仅有效拓展了儿童文学的传播渠道,扩大了其社会影响力,而且通过改编的方式,使中国儿童电影创作获得"源头活水".本研究通过对儿童文学影视之旅历程的回顾,探析儿童文学影视改编的问题,以期更好促进儿童文学的多元传播,探寻到儿童电影新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4.
自20世纪初期开始,神话等民间文学资源的现代价值就引起了关注,其经由文学"发酵",逐渐转化为现代民族国家文化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文学在"幻想性"与"民间性"的交叠中,成为实现神话等民间文学资源现代转化的关键路径之一。本文通过梳理葛翠琳1949—1966年的儿童文学作品,探讨神话如何在与主流话语的"耦合"中象征性地转换为社会主义多民族国家及本土现代性的建构力量。另外,这一时期葛翠琳的儿童文学创作不仅体现了对人民文艺精神内核的承继和审美理想的不懈追求,亦彰显出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相似文献   

5.
为促进海峡两岸儿童文化交流,繁荣“海峡西岸”儿童文学事业,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联合厦门城市职业学院闽台儿童文学研究所于10月29日一1】月2日在福建省厦门市举办了“海峡两岸儿童文学论坛”。该论坛旨在整合两岸儿童创作、出版、推广界的高端资源,围绕两岸儿童文学领域的众多议题,进行深入地交流和研讨。论坛期间,来自海峡两岸的30多名权威作家、学者进行高峰聚会,这些作家学者包括大家熟悉的金波、张子路、王泉根、梅子涵、林焕彰、桂文亚、方素珍等。  相似文献   

6.
为促进海峡两岸儿童文化交流,繁荣“海峡西岸”儿童文学事业,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联合厦门城市职业学院闽台儿童文学研究所于10月29日一1】月2日在福建省厦门市举办了“海峡两岸儿童文学论坛”。该论坛旨在整合两岸儿童创作、出版、推广界的高端资源,围绕两岸儿童文学领域的众多议题,进行深入地交流和研讨。论坛期间,来自海峡两岸的30多名权威作家、学者进行高峰聚会,这些作家学者包括大家熟悉的金波、张子路、王泉根、梅子涵、林焕彰、桂文亚、方素珍等。  相似文献   

7.
《出版参考》2011,(36):41-42
10月29日-11月2日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联合厦门城市职业学院闽台儿童文学研究所在厦门举办海峡两岸儿童文学论坛,旨在整合两岸儿童创作、出版、推广界的高端资源。  相似文献   

8.
黄云姬 《出版科学》2016,24(1):67-71
针对我国儿童文学图书出版繁荣背后存在的危机和挑战,寻找相应解决对策,以促进我国儿童文学图书可持续健康发展。以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2009—2014年上半年少儿书业数据为依据,对近年来国内儿童文学图书出版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儿童文学出版业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和对策。在文学市场化进程不可避免的历史趋势下,有必要提倡儿童文学创作和出版的儿童本位理念,以保持文学自身的品位和格调;出版社还应充分利用公共出版文化资源,多维开发循环利用;还要有大胆“走出去”的魄力和理性“拿来主义”的胆识,以稳步推进我国儿童文学图书出版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是儿童文学发生历史性变革的一个时期,文学思潮风起云涌,儿童文学出版物求新求变,促成了儿童文学理论的发展,创作与理论的嬗变。在变革的过程中,儿童文学作品的出版也出现了几许可喜的现象,这些现象虽不足以说明儿童文学已有了长足的进步,但这些现象却足以使我们对儿童文学出版的思潮加以反思与借鉴。第一,走向多层次,多渠道的儿童文学建设,进一步激活了儿童文学创作与出版的生产力,使得儿童文学作品由单一走向了多元。按照少年儿童年龄的差异性与心理接受特点,可将儿童文学区分为幼儿文学、童年文学和少年…  相似文献   

10.
王蕾 《出版广角》2016,(22):55-56
《城南旧事》作为一部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在国内童书市场持续热销.除作品独有的美学特色外,从语言到文学本身的阅读教育指向也是其长销的重要原因.儿童文学已经成为阅读教育的重要资源,教育指向应成为评估当前儿童文学作品的重要维度.儿童文学出版不仅要从美学上进行考量,还要从语言教育性和文学教育性上进行考量.  相似文献   

11.
儿童文学图书的国际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文学的国际性问题 儿童文学的国际化带来了本国儿童文学的国际性特色。在一些民族多元化的国家中,这种国际性的特色尤为显著。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儿童文化资料中心主管安妮·佩洛斯基在她所著的《儿童文学中的国际性特色》一文中,把美国儿童文学中的国际性问题说得很清楚。 美国是一个移民特多的国家,可以说是全世界民族的大熔炉,因此,儿童文学中的国际性特色比较强。外国儿童文学作家或插画家为本国儿童文学写作或插画的例子不少。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发端于西方儿童文学的译介,清末民初的出版机构为西方儿童文学的引介移植提供了丰富的平台与载体,也为其广泛传播起到了宣传推广之功效.本文以20世纪前期文化传播的重镇商务印书馆为例,通过考察这一出版实体在儿童文学引介与传播上的具体实践,探讨近代出版之于儿童文学发生发展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娄敏 《出版广角》2013,(3):51-52
"影响力是一家出版社品牌效应的综合体现,是无形资产"。王若文作品以"中西合璧"而著称,包含了普世的博爱、人文精神和现代社会价值观,被西方儿童文学界誉为:"为儿童文学带来了新的声音","填补了华人英文儿童文学的空白"。她的儿童文学作品全部被加拿大公共图书馆收藏,并屡次被加拿大最高儿童文学权威机构——加拿大儿童图书中心评选为加拿大最优秀儿童文学作品,更被加拿大  相似文献   

14.
思想极其开放、问题提出很多、收获颇为丰硕构成了我国儿童文学的现状主流形态;与各文体的增长点逐步生成相对应的转型过程中产生的负面效应也应运而生;如何扬长避短,在古今中外的丰富资源的滋长中创造出有中国气派的儿童文学召唤并孕育着蔚为大观的未来。  相似文献   

15.
刘彩珍 《中国出版》2014,(17):59-61
五四时期,以周作人倡导的儿童本位论和以文学研究会推动的儿童文学运动,掀开了中国现代儿童文学新的篇章。但是,随着国内形势的不断变化,特别是20世纪40年代中期,经过持续多年的战乱,使得接续儿童文学运动倡导的“为儿童而艺术”宗旨的报刊非常有限。就在这场现代儿童文学运动迫切需要复活成果的关键时刻,上海《大公报》副刊《现代儿童》组织了一批深受现代儿童文学观念洗礼的编辑群体,在儿童文学的创作、翻译、理论等多个方面回应了这一时代要求,并逐步成长为抗战胜利后推进现代儿童文学发展的重要报刊。  相似文献   

16.
晚清时期受"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影响,以"开启民智"、救亡图存为目的的翻译文学盛行,其中包含了大量外国儿童文学的翻译。受晚清占主流地位意识形态的控制,以及对"儿童"的错误理解,本时期儿童文学翻译在很大程度上不是以儿童为出发点的。但大量外国儿童文学的引入,为五四时期我国现代儿童文学的诞生作了重要准备,是我国儿童文学由"不自觉状态"向"自觉状态"过渡的一个重要阶段。  相似文献   

17.
刘雅铭 《出版广角》2019,(22):61-62
在互联网日益发展的今天,出版业逐渐多媒体化,儿童文学产业正逢发展良机,儿童文学也成为文创产业升级的重要价值支点。随着儿童文学IP热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优秀作家进入儿童文学创作领域,联合相关产业合作开发品牌、吸引资本涌入,创造了大量优质IP。文章则以“皮皮鲁总动员”为例,探析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IP品牌的传播路径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王泉根 《编辑之友》2012,(5):6-9,18
近年我国儿童文学进入跨越式发展阶段,文章详细考察了儿童文学在原创与出版方面的五大发展趋势及取得的实绩,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为我国儿童文学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分析了当代德国儿童文学的内在特性,概括为民族性、历史性与思想性,并对其内容与成因进行了分析,呈现出当代德国儿童文学的整体特征,以期对当代儿童文学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胡丽娜 《中国出版》2016,(11):19-22
安徒生奖是全球儿童文学的最高荣誉奖项,安徒生奖获奖作家作品的中国传播是考量中外儿童文学关系和交流水平的重要维度。随着"获国际安徒生奖图画故事丛书"、"国际安徒生奖大奖书系"等丛书的出版,安徒生奖在中国的传播经历了从零散化到系统化、丛书化的过程,对本土儿童文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示范意义。但从整体上看,安徒生奖获奖作家作品作为优质出版资源,在持续开发的广度与深度、品牌建设、理论研究深度等方面仍存在一些尚待加强和改进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