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8 毫秒
1.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的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政策的指导下,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普遍的提高。但是,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人们的收入差距呈现出逐步扩大的趋势。但这种收入差距决不是两极分化,而只是人们富裕程度的不同。对此,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并积极采取措施,防止两极分化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的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政策的指导下,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普遍的提高。但是。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人们的收入差距呈现出逐步扩大的趋势。但这种收入差距决不是两极分化,而只是人们富裕程度的不同。对此,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并积极采取措施,防止两极分化的产生。  相似文献   

3.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基本分配制度,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处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是大政策、大原则。但共同富裕的实现只能是有差别的实现过程,只能是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逐渐带动普遍富裕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一贯主张共同富裕,并根据我国建国后30年,实行同步富裕导致共同贫穷的教训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首次提出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新思路.并预见到,当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共同富裕将成为中心课题.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有了巨大的提高,与此同时,社会也出现了严重的失衡.根据这一变化,党和政府在“十一五”规划中,适时地将共同富裕确定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新阶段的主调,并决心带领全国人民为最终实现这一目标而奋斗.  相似文献   

5.
“允许部分先富”才能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体会陈道瑜,马谦邓小平同志提出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通过勤奋劳动先富裕起来,然后再带动其它地区和全体劳动者共同富裕,这一“部分先富”才能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  相似文献   

6.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标和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集中表现。但是,共同富裕决不等于同步富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必然,也是带动全国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为此,我们既要鼓励先进,提高效率在菊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为顾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逐瞠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7.
共同富裕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思想。共同富裕和部分先富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让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才能使全社会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全面系统地把握这一思想,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有着极大的意义。 一、共同富裕和部分先富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什么是共同富裕和部分先富?邓小平同志曾作过精辟论述,“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这样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这段话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两者的关系,并能帮助我们正确地理解它们的含义。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忠实反映人民群众的根本要求,深刻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指出社会主义一定要努力实现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他指导我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要让人民群众尽快地脱贫致富.为此,他主张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9.
建设共同富裕的和谐社会,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的,也是区别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标志;共同富裕不是平均主义,也不是同步富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激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建立起增进社会财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10.
使人民富裕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富民思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邓小平富民思想的立足点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首要任务是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逐步摆脱贫穷;战略方针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1.
在全国人民奔“小康”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先富”与”共富”这个问题.认真研究允许和支持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与逐渐实现全民共同富裕的关系,对于进一步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谈一点认识.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就是要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这也是社会主义的一项根本原则.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发展社会生产力,使社会财富越来越多地涌现出来,不断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早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邓小平同志就向全党指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从而“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并告诫全国各族人民:“这是一个大政策,一个能够影响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政策”。(《邓小平文选》第142页)这一卓越见解,从根本上解除了人们致富中“左”的精神枷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实践证明,这一富民政策深得人心,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尤其在农村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十二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再次肯定这一大政策,并明确指出:“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是符合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是整个社会走向富裕的必由之路”。共同富裕是无产阶级物质利益要达到的目标,是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但要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只能是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再带动另一部分人也富起来,从而逐达到整个社会走向富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依据马克思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原理,结合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在共同富裕的目标下,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思想.这一思想的提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以及其个人消费品分配的理论,为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个人消费品分配制度发挥了重要作用.部分先富和共同富裕的思想为中国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非均衡与均衡区域发展战略思想,是指让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最终达到整个社会的共同富裕,而这种非均衡与均衡式的战略发展必须顾全国家整体发展的战略大局。  相似文献   

15.
使人民富裕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富民思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邓小平富民思想的立足点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首要任务是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逐步摆脱贫穷;战略方针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文选》第3卷是邓小平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结晶。其中关于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提倡先富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论述,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学习和领会这一重要理论研究如何由部分先富进而达到共同富裕,对于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在十三届七中全会上指出:“我们既要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又要提倡先富起来的帮助还没有富起来的,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少数人富起来,大部分人穷,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越性就在共同富裕,防止两极分化。社会主义的本质也主要体现在这里。”显然,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它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性和最大优越性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8.
人是最宝贵的财富.尊重人,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邓小平人格价值思想的基本内容.邓小平的人格价值思想,冲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具有深刻的伦理意义.  相似文献   

19.
富裕属于抽象的中性概念。消除贫困、追求富裕是人之常情、国之共性。价值体系是决定不同类型富裕发展方向和道路的精神之魂,价值体系中的价值取向是灵魂、价值追求是目标、价值实现是手段。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核心要义,具有深刻的价值内涵,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形态下的富裕相区分可知:共同富裕内涵中的以人民为中心、社会主义和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取向,是对资本主义少数人富裕价值取向的扬弃;共同富裕的价值追求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国家、社会、公民的和谐统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是共同富裕价值实现的领导者和推动者,物质富裕和精神富有相协调是共同富裕价值实现的根本要求,和平发展是共同富裕价值实现的国际化路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共同富裕价值实现的品质保障。厘清共同富裕的价值体系,对深入研究共同富裕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因此,可以说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就是实现共同富裕,为了这个目的,改革开放中我们实行了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发展起来先富起来的政策,通过实践收到好的效果。我国的东南沿海以及社会成员中的一部分人确实先富起来了。在这个背景下,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又明确提出了解决不同地区、不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因为“如果差距悬殊,而且任意扩大,就会造成多方面的严重后果,”这个必须认真对待,正确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