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薛勇 《桥牌》2020,(1):32-33
参加了3次北美桥牌比赛,无数次国内比赛,感受到二者之间牌手、组织者以及氛围有不少差别。桥牌作为一项高雅智力运动,在北美体现得更加充分,打牌时礼节方面国外牌手做得非常好,无论牌的摆放还是打牌动作,不会出现国内一些牛牌手人斜着坐,打牌时把牌摔得啪啪响这样不礼貌表现。  相似文献   

2.
不再丢局?那很简单——每副牌都叫局。哈曼指出叫牌仅仅在桥牌比赛中占到3%,尽管他所说可能是对的,但是如果你没叫到局,那么显然即使你的优秀做庄使得你的2黑桃定约取到了全部13墩,你的分数依然赶不上那些4黑桃定约仅拿到10墩的对手。专家牌手都知道,他们叫的边缘局,“不知何故,奇迹般”地是铁牌。这就是中级牌手和高级牌手所不具备的专家判断。本文所展示的工具就可以帮助中高级牌手达到这种专家级的判断,不再错失任何一个局(包括很常规的局和那些看来很神奇的局),也可以在没有进局前景的情况下停在部分定约。  相似文献   

3.
黑木崖 《桥牌》2013,(3):60-62
大家知道,由于2NT开叫比1NT高了一阶,占去了整整一阶的空间,使可用叫品少了很多。那么怎样在有限的空间里处理大多数常见牌情呢?下面介绍一种适合中级牌手的2NT开叫后续进程。  相似文献   

4.
候鸟的天空     
王二龙 《桥牌》2010,(6):41-41
41岁的红心中级大师陈文军属于思维缜密、以防守见长的睿智稳重型牌手。他现在经营着一家电气公司,但只要有比赛,公司的业务就成了妻子的事,为这,他心里难免愧疚。  相似文献   

5.
别来无恙 《桥牌》2011,(5):38-39
一个桥牌爱好者,如果打算成为一个牌手的话,那么在这样一个转变过程中,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呢?首先,他就应该下定决心,从想当牌手的即日起,就决不把桥牌当成消遣的娱乐工具。我们这里所说的的牌手,决不是特指什么专业牌手或者职业牌手,而是泛指的只是想通过自身的努力,提高技战术水平,在各类比赛中取得好一些的成绩,如此而已。普通的桥牌爱好者,  相似文献   

6.
标兵 《桥牌》2020,(1):5-8
2019年北美秋季桥牌大赛11月28日-12月8日在美国旧金山市举行,来自国内不少牌手和团队参加了本次比赛,在十天的比赛中中国牌手充分展现了实力,特别是女牌手,拿下了三项北美冠军,可以说光耀北美秋季大赛。  相似文献   

7.
周飞卫 《桥牌》2011,(8):10-10
同等级的牌手之间的对垒,除了心理和运气可能对胜负产生影响,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临场感觉! 专家牌手对牌桌上的每个细节有着超乎寻常的敏感,如果你请教一位专家牌手,某副牌该怎么叫或者怎么打,他常常会给你的回答是:需要临场决定!这并不是他有意将绝技秘不示人,而是一个专家牌手在遇到模棱两可的问题的时候,  相似文献   

8.
乔迪 《桥牌》2010,(9):36-37
开叫1NT后,被第二家加倍,同伴在第三家再加倍用作什么含义,一些牌手很可能不假思索地认为是有一定实力足够打1NT牌的追杀,持这种观点的在业余牌手尤其是疏于理论研究的传统牌手中不乏其人。近日,笔者和牌友在BBO上打牌时就因此塑造了一个天价的罚分,请看牌例:  相似文献   

9.
荆歌 《桥牌》2013,(12):26-27
Butler与IMP、VP类似,是桥牌比赛的一种计分单位,专门用于在团体赛中统计每对牌手的成绩。目前在国际性桥牌比赛中,每赛过几轮或一个阶段,世界桥联在每日公报上公布每对牌手的Butler得分。自去年开始,我国的一些重大比赛,在统计牌手XIMP的同时,  相似文献   

10.
《桥牌》2014,(1):20-24
2013年的北美秋季桥牌赛于11月28日至12月8日在亚利桑那州的凤凰城举行,正赛主要在喜来登酒店进行。此外在凯悦酒店举办一些较低级别的区域赛事,并为初学者和中级牌手组织各种活动,例如,只有5个大师分或以下的新手可以免费参加新人赛;举办各种形式的桥牌讲座;甚至于只需提前一个小时登记,就能确保你在“寻找搭档处”找到临时搭档参赛,可谓是桥牌爱好者的盛会。我们国内的桥牌运动或许可以多多地借鉴这些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1.
《桥牌》2011,(2):14-14
订些牌手一边打,一边注意观察,收集线索,在紧要时刻他有充足资料可供思考。有些牌手只管打着,到不得已的时候他陷入长考。  相似文献   

12.
阿飞论道     
周飞卫 《桥牌》2013,(7):31-32
深度计算 计算是一个牌手的本职工作,计算能力的高下,也成为衡量一个牌手水平高低的准绳。  相似文献   

13.
自由行走 《桥牌》2018,(9):48-52
有些牌手年轻的时候喜欢桥牌,但因忙于事业,暂时放下;多年之后事业有成时,重拾桥牌,战绩不俗。如果是一名女牌手,而且还是在公认竞争最激烈的公开组里取得不错的成绩,那更值得关注。今天我们要介绍的这位牌手,就兼具这两种特质,她就是美国的著名客户古普塔(Vinita Gupta)。  相似文献   

14.
知己知彼     
倪蕴韬 《桥牌》2012,(7):42-43
在国外著名桥牌杂志对职业牌手的一次访谈中,有一个问题是“你最不希望对抗的牌手是谁”,答案五花八门,其中不乏麦克威尔、方托尼一努内斯、海海组合等。但出乎意料地,不少牌手给出的答案是自己的搭档或同队的队友,原因也很简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和一个熟知自己的敌人交手总是不那么容易的。  相似文献   

15.
佚名 《桥牌》2009,(5):32-33,37
在桥牌早期,约定叫非常少。你如果看看著名的Culbertson-Lenz大战,你会发现那时候甚至连斯台曼和黑木都没有发明。因此叫牌的清晰度很差。在叫牌方面,我感觉现在的中级选手就可以战胜他们。然而毕竟定约桥牌已经发展了80年了,人工的体系和约定性序列层出不穷。现在的问题不是用不用约定叫的问题,而是用多少和怎么用的问题。因此那种认为约定性序列妨碍牌手对牌的理解的论点可以休矣,事实上这么说的人本人采用的约定叫并不比别人更少。  相似文献   

16.
朱伟国 《桥牌》2010,(11):24-27
桥牌做庄,普通牌手与专家之间的主要区别是:普通牌手多靠猜测和运气以求飞张的成功,而专家则在很多情况下可以保证飞张的绝对成功。这是什么原因呢?就在于专家精通读牌术。  相似文献   

17.
刘祖康 《桥牌》2014,(3):14-15
2014年“大成律师杯”桥牌混合对式团体公开赛,于2014年1月17日至19日在上海国际体操中心举行。桥牌混合对式团体公开赛,是我国桥牌运动历史上的创新赛事,赛制规定二名女牌手组对坐南北方向对抗由二名男牌手组对坐东西方向的对手,这一创新的对阵方式为男女牌手带来了全新的比赛体验,  相似文献   

18.
《桥牌》2014,(9):62-63
学牌五年,经过各种错误的洗礼,我也勉强算得上一名中级牌手了。对于桥牌,我个人体会很深的一点,就是责备。新手期,啥也不会,总是被别人责备。水平稍微提高点,就开始责备同伴。等到素质上去了,就很少责备同伴了,但是会对自己犯下的错误深深地自责。这样的情况一直在持续,但最近忽然想通了。与其浪费时间自责,不如好好提高下自己。只有自身提高,才可能找到更好的搭档和队伍。  相似文献   

19.
标兵 《桥牌》2012,(12):12-18
10月在三亚的“海航杯”全国桥牌邀请赛上,参赛牌手众多,比赛规模较大,比赛的等级也很高,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比赛。在这次比赛中,有了一副牌的判罚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当值主裁判在这副牌的判罚上令当事牌手感到不妥。可能由于比赛是8副牌一轮涉及到下一轮的编排,主裁判来不及进行更为细致的调研,又由于比赛没有设立仲裁委员会,因此主裁判作出的判罚决定不可更改。于是,当事牌手便就这副牌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同时也请教了一些牌手和教练员,更为可贵的是,还特意把这副牌的具体情况转发给世界知名裁判——澳大利亚的格林塞等人,格林塞也就这副牌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20.
罗大师 《桥牌》2009,(4):22-24
对专业牌手来说,做庄的失误并不多见,他们基本功扎实,判断准确,随手牌少。对于业余牌手,特别是初中级业余牌手来说,做庄时经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失误,甚至一些看起来很容易避免的失误也屡见不鲜。既有不数赢墩、不数牌点等最基本的错误,也有缺乏思路不会选择合理做庄线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