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农村信用社由于受诸多因素制约,在金融创新上力度上,与商业银行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加快农村信用社金融创新,应树立创新意识;理顺信用社的组织管理体系,改善经营方式,扩大服务领域,开辟业务新品种。  相似文献   

2.
谷战涛 《大众科技》2006,(6):156-157
电子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对银行业而言,金融电子化的发展水平将决定其生存能力。功能创新、网上生存和竞争已经成为未来商业银行的主要特征,代表着商业银行的发展方向。银行电子化已经在我国银行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哪家银行电子化程度高,哪家银行就能在金融创新中捷足先登,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3.
农村金融市场是一块大蛋糕,邮政局储蓄、农行、农村信用社及其他商业银行的部分网点都在进行瓜分。在残酷纷杂的竞争中,农村信用社要成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必须不断进行金融产品创新,在分析农村信用社金融产品创新方面的利弊后,提出储蓄产品特别是农民工劳务收入储蓄开发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4.
随着金融电子化的飞速发展,金融电子基础平台建设越来越成为确保金融电子化发展和金融安全的重要保证。龙岩中支努力锻造金融电子化基础平台,建成“A”级计算机机房,提高了科技为金融业务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5.
西部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对西部农村信用社调研的基础上,从农业信贷总量不足、信贷结构不合理、农村信用社的性质变异,央行监管和地方政府行为等方面分析了目前西部农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西部大开发中应构建以农村合作金融为基础、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相互分工、密切协作的西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重点研究了农村信用社如何变成真正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农村信用社内控制度的建立,信用社体系的市场内生性演化以及信用社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联合,给出了建立乡镇企业贷款担保机构、开展小额微型联保贷款业务,解决西部农民与乡镇企业贷款担保难和发展农村金融租赁、完善央行监管体系,规范政府行为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浅谈国有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加入 WTO后 ,外资金融企业陆续进入我国金融市场。外资金融企业普遍运用金融创新产品 ,注重市场细分化和服务的差异性 ,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将体现其强劲优势 ,会严重威胁我国商业银行的生存和发展。因此金融创新对我国银行的发展意义重大。1 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必要性我国商业银行业务经营具体状况如下 :1 .1 从表外业务看。我国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初步打破了传统银行存、放汇业务的局限 ,例如 :广泛开展了代收、代付等一些发育水平较低的表外业务。但事实上仍流转的经营模式和功能框架 ,我国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依然在徘徊中前进。1 .…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小微企业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已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然而小微企业在发展中却遭遇政府政策支持力度有限、商业银行满足不了小微企业的金融需求、小微企业融资成本较高、小微企业融资担保能力差等重重困难。针对这些困难,本文提出了加强国家对小微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引导商业银行开发符合小微企业需要的创新金融产品、鼓励发展支持小微企业的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加快建设涵盖小微企业的社会信用体系、加强小微企业自身建设等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日常业务工作中,违规行为与金融犯罪呈上升趋势。合规管理逐渐成为银行日常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适应新的竞争形势,国有商业银行在法律法规建设急需改进。本文在分析当前国有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严峻发展形势,进一步阐明完善和发展商业银行管理法规建设的重要性,提出完善法规建设的几点建议,强调构建商业银行的合规企业文化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金融改革的逐步深化,金融市场对外资开放力度的逐步加大,我国商业银行面临重大的机遇和挑战。建设企业文化,发展“软力量”是商业银行的当务之急。我们应该正确认识企业文化的概念和作用,采取各种措施建设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10.
资产证券化已成为国际资本市场上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一种金融产品,它可以成为当前我国银行业突破资本"瓶颈"的有效手段.文章旨在通过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发展资产证券化业务的意义和策略,来促使商业银行在业务创新中提升其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内江科技》2016,(1):73-75
互联网金融时代,电商企业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小微企业长久以来存在的贷款难的弊病,但却也对商业银行产生了冲击。本文通过SWOT分析法,简要阐释了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时代参与小微企业贷款业务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商业银行应提升对互联网金融的重视程度,加大对小微企业的宣传力度;发挥互联网下的大数据优势,缩短业务审批流程;以小微企业为中心,扩宽互联网销售渠道;创新互联网金融技术,寻找金融工具新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2.
金融创新是商业银行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本文从商业银行进行金融创新的重要性入手,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先进的科学技术正在改变和塑造各个行业,其对金融业的改变尤甚.金融科技成为商业银行优化信贷审核业务的一条路径,各商业银行也逐渐重视将金融科技运用于信贷业务.对国内金融科技与其在银行信贷业务中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基于商业银行现行信贷业务和金融科技结合案例,探索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影响.结果发现,金融科技对银行信贷业务有增强惠普性、降低信息不对称、提升智能化管理水平、同时促进产业链金融发展等4个主要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4.
王文乐 《科技广场》2014,(5):174-180
碳金融是低碳经济背景下重要的金融制度创新,这种创新给商业银行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我国商业银行应战略性地把握这次机遇,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与推动下,努力实现经营意识和经营模式的转型,以碳金融为核心,构建全新的金融生态和业务模型,建立风险控制和管理的长效机制,以实现自身发展的长期性和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居民的投资意愿及现代理财观念增强,金融服务需求也日益多样化,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成为商业银行发展的一个重点。该文通过金融生态的视角分析了中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中在金融环境、金融监管、金融产品提供方和金融产品消费方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中国金融业已经全面对外开放,中资银行要与外资银行展开全面的合作与竞争,因此金融业就要加大金融创新的力度。金融工程的快速发展丰富了风险管理技术,但是不能完全消除金融风险。金融监管的自由化与国际化、金融交易电子化、金融服务个性化及金融机构同质化在金融创新同时,也产生了金融风险。文章将从金融理论、风险度量、金融预测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如何提高金融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17.
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在商业银行业务中的广泛应用,为广泛实现银行业务电算化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平台,对银行业务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近年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各自开发了综合业务处理系统,全面实现了银行业务数据的区域性乃至全国的大集中,我国商业银行的电子化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由于银行业务数据的空前的集中,计算机网络系统处理数据实时性、动态性、开放性等,给商业银行会计电算化业务带来了许多新的风险。充分认识商业银行会计电算化系统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防范,化解风险,这对于确保会计电算化系统运行安全,加快商业银行电子化发展步伐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刘霞  燕辉 《科技风》2012,(11):266
金融业务的电子化是伴随着网络的出现而出现的必然的发展趋势,是金融业务的创新,对金融行业各领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提高了金融服务质量与效率.我国金融电子化发展迅速,“三金工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银行的中间业务不断地开发和发展,金融电子化市场潜力巨大.本文通过描述我国金融电子化的发展状况,了解我国金融电子化所面临的问题,展望金融电子化的发展前景.本文试图分析金融业务电子化发展的现状,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9.
对我国金融创新存在问题及对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金融新业务、新产品不断涌现,金融创新发展很快。目前金融创新已成为我国银行业能否适应入世后的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赢得生存与发展的决定因素。我国金融创新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下面几方面。  相似文献   

20.
随着金融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商业银行数据大集中的实施,业务主机运行出现故障所带来的业务影响范围会被迅速扩大,商业银行对其计算机业务系统的连续运行、业务系统和客户数据的高可用性和业务计算机系统抵御突发性灾难的能力的要求也必然急据提高,很多商业银行非常重视信息科技风险,已经建立了同城灾备系统,但随着数据大集中的实施和应用的逐步集中,也导致商业银行的信息科技风险的系统性因素在不断集中,特别是自然灾害如地震、泥石流等以及突发事件和人为因素的增多,同城灾备系统无法满足防范科技风险的要求,建设异地灾备系统成为许多商业银行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