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敏  杨慧  袁海东 《科学学研究》2019,37(2):245-253
在智力流动全球化和中国对外投资“如火如荼”的背景下,本文研究了人才国际化水平对企业“走出去”的影响。计量估计结果表明人才国际化水平越高,企业将越早并且越多的对外直接投资。异质性分析表明,具有较低技术创新水平的企业更易受人才国际化的影响而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并且人才国际化的影响对研究开发型OFDI和垂直生产型OFDI的影响更大,对于资源寻求、水平生产和出口平台型OFDI的影响较小。最后,人才国际化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受到中国与投资目的国之间制度距离的制约。本文对我国应对智力流动全球化及制定企业“走出去”政策具有重要的政策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随着对外直接投资的迅猛发展,跨国投资的组织载体——跨国公司不断发展壮大,在国际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跨国公司是推动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的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发展具有本国特色的跨国企业,选择自己的国际化经营战略,进行跨国经营就显得尤为重要。改革开放以来.  相似文献   

3.
跨国公司既是经济全球化的载体,又是直接推动者。在经济全球化及WTO运行的背景下,跨国公司的战略取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资产重组多样化、研究与开发国际化、资本跨国流动多极化、企业跨国投资多样化等都将成为21世纪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重要选择。1.跨国公司战略取向1.1,精干高效的组织管理系统跨国公司这一组织结构的变化是其全球化经营战略的需要,跨国公司的全球经营,需要发达的公司治理结构,日趋激烈的全球竞争,需要灵  相似文献   

4.
周宏燕 《科技管理研究》2007,27(11):255-257,260
经济全球化的深化促进了生产的全球分散化和区域集聚化的倾向,而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发展更是成为了全球各地产业集群发展的推动器。本文首先指出产业集群是跨国公司FDI的重要区位优势来源,继而着重对FDI与产业集群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吸引跨国公司直接投资推动我国产业集群升级的具体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国际化已成为新兴经济国家企业实现创新追赶的一种重要战略。然而,现有理论并不能很好地回答新兴经济国家企业国际化影响创新的中介机制。本文基于动态能力理论视角,选取中国制造企业作为研究对象,探索了出口和对外直接投资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机会识别能力和机会利用能力在出口和创新绩效,对外直接投资与创新绩效之间均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论对于新兴经济国家企业国际化具有理论贡献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加入WTO,使我国经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大潮。随着中国资本与外国资本的交融与跨国流动,我国财务的国际化已成必然趋势,传统的财务理论与财务管理制度、方法受到很大的冲击,研究加入WTO后财务所面临的机遇、挑战和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研发国际化已经成为继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金融资本化之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一种新发展趋势。技术知识所具有的复杂性使得对研发活动进行分割并将不同的部分设置在不同地区变得非常困难。影响跨国公司海外研究开发投资的决定因素可细分为诸多因素。  相似文献   

8.
积极发展对外直接投资,主动参与国际分工,是一个国家在融入经济全球化浪潮中保持均衡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目前,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已经证明中国完全有条件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和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跨国公司正在超越国界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栽体,R&D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因此,吸引跨国公司R&D投资对各国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地商学院的发展在日趋成熟的同时,也在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国际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一流商学院的重要特征之一。立足中外商学院国际化模式,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寻求中国商学院国际化的最佳路径,为中国商学院如何提高国际化的水平提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外国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二者关系的理论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国直接投资与东道国出口贸易二者关系主要分为数量关系和结构关系两方面。对关于外国直接投资与东道国出口贸易二者关系的研究进行理论综述,以了解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12.
徐璐 《华夏星火》2004,(9):50-5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快和国际资本流动的日趋加强,外国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简称FDI)的流动日益扩大。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FDI的大量流人,不仅缓解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资金短缺问题,加快了我国经济总量的增长,而且改善了经济总体的质量水平,促进了外向型经济的迅猛发展,加速了我国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步伐,但是随着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经济中的重要性不断加强,其负面影响也逐渐显现。  相似文献   

13.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技术扩散已成为影响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外商直接投资与进口贸易是国际技术扩散的重要路径。本文利用山东省各地区的1992-2007年的面板数据,对外商直接投资及进口贸易等技术扩散路径与我省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关系及影响程度进行实证研究,以得出可供参考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全球化已经从生产的国际化到经济全球化,研究开发的国际化到科学技术全球化。全球化正在迫使政府和公司不断地反思和调整他们在科技发展方面的优先顺序、投资和R&D管理情况——什么时候开始竞争?什么时候开始合作?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跨国公司合并和各国政府间的多边协议在不断地进化和发展。在这种环境下,未来研究、长远的技术展望越来越成为各国制定科学技术政策、产业政策,重新配置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乃至制定  相似文献   

15.
通过1984-2008的时间序列数据对江西外国直接投资与江西经济增长的关系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外国直接投资对江西经济增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分析外国直接投资对江西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后发现,外国直接投资对江西经济增长的资本效应和技术外溢效应比较明显,但是制度效应并不明显.最后依据以上分析结论,笔者给出了江西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周一真  钱水土 《科技通报》2005,21(5):633-636
外国直接投资(FDI)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一直是经济理论界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通过对FDI与我国GDP增长相关性进行分析,对传统的经济增长核算方法加以扩展而得到的能够实现理想分析效果的检验框架进行经济计量分析,并运用分析结果来探讨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推动企业"走出去"的政策背景下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如何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从理论上阐述了负向的国际化效应和正向的竞争效应,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当外商直接投资规模较小时会减少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只有当外商直接投资规模较大时才能促进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引进来"才能推动"走出去"。最后,提出了在推行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政策的同时也应推行外商直接投资引进政策,以更进一步促进对外直接投资。  相似文献   

18.
二元的中国创新体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地区科技与创新的统计资料,对中国创新的驱动因素作了一个量化的分析.我们发现,在推动中国技术创新中,外国直接投资、政府的科技投资和教育支出是最重要的驱动力,也意味着,跨国公司、大学、科研院所在技术创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在产品创新中,外国直接投资,企业自身的研究开发活动和大学、科研院所与产业的联系是最重要的驱动力,说明企业是产品创新的主体,当然,这里的企业既包括了本国的企业,又包括了三资企业.但在不同地区,这一结论并不相同.在东部,跨国公司的作用非常突出,而在中西部,企业自主研究开发投入是创新的重要决定因素.因此,中国呈现出了一种二元的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9.
张姝  姜为娟 《技术与创新管理》2012,33(4):414-416,423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飞速发展,跨国经营已然成为一种趋势,其中对外直接投资是很多跨国公司走向世界寻求发展机遇的首选途径之一.当然有机遇就会有风险,如今中国建筑企业跨国经营在海外市场竞争激烈,在未能预料的环境变化等因素前提下承受巨大风险,要想获得生存和发展就要准确识别已经存在的风险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应对,以减少或消除所带来的损失,现以我国某建筑企业为例,分析跨国经营的主要风险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人类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提升了国际经济秩序法治化水平.国际投资者依据双边投资条约向国际仲裁庭或内国法院起诉,将成为常态.同时,中国已经由"吸引外资为主"发展成为"吸引外资与对外投资并重"的重要国际经济体.这些变化或发展趋势,必然推动或要求中国双边投资条约实现从抽象外资政策向具体法律规则的发展或转型,迈入双边投资条约精细化、规则化和法典化的阶段.其中,法方法的运用与立法技术的改进成为必须面对的课题.浙江师范大学梁开银教授所著的《中国双边投资条约研究》正是以中国双边投资条约的精神转换、规则变迁与结构优化为主线,从条约本质、条约原则、条约方法论、重点规则转型以及缔约策略等方面,深入揭示和阐述了中国双边投资条约法律化转型或发展的原理、方法与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