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40多年来,银雀山汉墓竹简的文献学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银雀山汉墓竹简的简文大部分得到了很好的整理与释读,深入挖掘了其蕴藏的巨大文献学价值。对银雀山汉墓竹简原简文字和释文的校勘越来越精微,可以使得释文无限接近原简文字。但这也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今后还应该继续加强基础性的整理与释读工作,并进行更为详细的校勘,也要在版本、辨伪等方面更多地与传世文献的研究相结合,共同促进银雀山汉墓竹简的文献学研究。  相似文献   

2.
银雀山汉墓竹简具有极高的语言学研究价值,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无论对银雀山汉墓竹简本身,还是对于整个汉语史,这些研究都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但也存在研究方法有待革新、研究内容亟须扩展和学科交叉研究欠缺等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3.
银雀山汉简兵书的出土,推动了国内外对《孙子兵法》及先秦兵学的研究。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是人们领略兵学文化、研究古代兵法、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在传承历史文化、弘扬沂蒙精神、促进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自建馆以来的各项研究成果和普及宣传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在社会上引起了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4.
银雀山汉墓竹简的研究可以划分为发轫期、累积期、发展期和繁荣期四个阶段,针对文献学、语言学、军事学、文字学、历史学和经济学等学科角度的研究取得了巨大成就,为简牍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对银雀山汉墓竹简的进一步研究应该注重针对各部分内容及不同学科角度研究的平衡性,更要进行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  相似文献   

5.
对《银雀山汉墓竹简》中《孙子兵法》《孙膑兵法》《论政论兵之类》部分中《奇正》《十阵》等篇的"有得将卒而不得君者""乘敌之顿""勿信也""阵之则辨辨""缭子而知动静之理""斗之以二柄""疏阵者,所以突也"共计七处文字进行了校勘,分别提出了自己的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6.
《银雀山汉墓竹简》同其它出土文献一样,缺损情况也较为严重。但由于长期埋藏于地下,无人增删、窜改,文献也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原貌,因而具有一定的真实性与可靠性。本文基于《银雀山汉墓简》(壹)语料,为《汉语大词典》补充了若干语例。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银雀山汉墓竹简〔贰〕》释文、图版和摹本的认真校核,发现其中存在一些微疵,主要有四类:一是隶定错误,计6条;二是释读不统一,计7条;三是标点不当,计10条;四是注释有误,计4条,凡27条.在分析的基础上,对这些错误之处逐一予以补正.  相似文献   

8.
正一、银雀山汉简(贰)文字形体的特点概述银雀山汉简文字属于西汉,正处于隶变进行时,我们共同探讨《银雀山汉墓竹简(贰)》(以下简称"银贰")文字与银雀山汉墓竹简(壹)、马王堆帛书、阜阳汉简、张家山汉简文字的区别与共同点,指出西汉初期是隶书逐渐向成熟隶书过渡,但仍部分保留古文写法的过渡期隶书。去古未远,仍保留篆意,与战国隶书字形接近。据考古学的推断,银雀山一号及二号汉墓是汉武帝初年的墓葬,所出竹书的字体属于早期隶书,估计是文景至武帝  相似文献   

9.
银雀山汉墓竹简是我国建国后的十大考古发现之一,是沂蒙古代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不可估量的文化价值和世界级的惟一性,在沂蒙旅游业中拥有持久和巨大的生命力。对汉墓竹简的文化价值和利用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对发展沂蒙文化和旅游事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张家山汉墓竹简》是20世纪重要出土文献,反映了秦至汉初语言的实际面貌,具有珍贵的语料价值。笔者从语义构成和词性构成两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发现《张家山汉墓竹简》复音词具有如下特点:语法造词已经占了绝对优势;偏正式构词法最为能产;与先秦相比动宾式有了明显发展;结合稳固,有不少直到现在还在使用。  相似文献   

11.
《集宁师专学报》2022,(1):107-113
近代以来,对出土古书的研究往往局限于内容,对形制的研究相对较少。根据出土文献,汉简古书的实用性与时间变化都会影响简的长度。汉代古书简长制度的形成是渐进式的,在制度形成的过程中还存在着用短简书写特定古书的习惯,这种习惯在时间与空间上都显得十分“顽固”,它的产生源于其特殊的文本性质而非古书地位的高低。与此同时,“容字”等其余形制要素也一样受到了影响。对出土古书进行简长分析,可以厘清汉代古书形制发展的脉络。  相似文献   

12.
从战国楚墓祭祀竹简看《九歌》的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望山一号、天星观一号及包山二号三座战国中期楚国贵族墓中出土的占卜、祭祀竹简载录了楚国人信仰的数十种神祗。通过对这些神祗的考察,我们认为《九歌》确实属于沅湘民间祭歌,而不是楚国王室的祀典。  相似文献   

13.
14.
1972年出土的银雀山汉简,对于澄清孙子兵法有关问题有史证价值,在兵书传世本校勘辨伪上有极重要的作用,在古文字研究方面提供供了丰富的材料,对古代书籍发展的考证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银雀山汉简对于我国军事史、哲学史、文字学、古简册制度等研究,均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在核对图版的基础上,补正了集成本《敦煌汉简》释文隶定存在的问题,分为九个条目加以论述:简25的“土牛康”之“土”当隶作“上”,简77的“蚩”当隶作“辈”,简1673的“杞”当隶作“把”,简1806的“倍”当隶作“棓”,简241的“言”当隶作“立”,简278的“三”当隶作“亖”,简84的“史”当隶作“兄”,简110、118的“道”当隶作“首”,简290的“”当隶作“糳”。  相似文献   

16.
17.
法律语言包括立法语言和司法语言,对于目前我国最早的法律文本—《睡虎地秦墓竹简》(以下简称《睡简》)来说,尽管其立法语言和司法语言界限并不是那么严格清楚,但从各篇目的句类选择运用及其分布来看,对于研究我国古代法律语言特点有着重要的价值。因此,从语言学的理论角度对《睡简》中的句类进行静态描写分析,描写我国古代法律文本在立法、司法等语言中对句类的选择要求,试图探寻现代法律语言对古代法律语言在句类上的继承和发展,整理出句类在我国古代法律语言中的功能特点,这对于研究我国法律语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张家山汉简为研究西汉初年的继承制度提供了第一手资料,西汉初年的继承分为户籍继承、财产继承和爵位继承,把张家山汉简反映出来的西汉继承制度与现实情况结合起来考察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