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日读了《中国广播》杂志2004年第9期上曹仁义同志撰写的章:《要特别重视立论和论证这两个环节—2003年度中国广播新闻奖评论类评选述评》,我觉得章对立论和论证的阐述比较全面,对这两个环节也概括得比较好,但对其中几个问题有点不同看法,要与曹仁义同志商榷,如有不当之处,恳请指正。  相似文献   

2.
广播评论是广播电台的旗帜,对于及时准确地反映和引导舆论,提高新闻宣传效果和舆论水平,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作为县级台,如何发挥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优势,少说大话、空话、套话,多说真话、实话、新话,把广播评论这篇大文章做活做好呢?笔者根据自己多年学习、观察和实践,谈几点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3.
《新闻前哨》2009,(11):7-7
刘华在2009年第9期《新闻爱好者》中撰文说,读者在阅读一篇文章时,希望文章能有贴近的内容或者贴近的语言表达方式。新闻评论在不能忽视评论指导性作用的同时.也要讲究贴近性。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强调指出,宣传思想战线必须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如何坚持并实践“三贴近”?2003年,《宜昌日报》从大处着眼,小处人手,细化栏目,巧设专栏,力戒长文,从形式和内容上达到了实现“三贴近”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我国广播新闻评论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衷菱  肖潇 《中国广播》2005,(11):62-65
广播评论在我国60多年的发展中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其个性化之路的探索明显滞后于广播媒体的发展,广播评论中存在不少有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广播新闻评论的发展现状界定为1994年中央台《新闻纵横》等首批广播评论性节目开设至今的十年,在对这十年间我国广播新闻评论的发展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初步探讨广播新闻评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的署名新闻评论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已经引起了听众和新闻界同行的广泛关注。评论员们解放思想敢于就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直抒己见,风格上在平实中见锋芒,在共性中彰显个性,这些都预示着一种新的广播文体在崛起。本文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7.
广播新闻评论作为专门提供给广播使用的新闻评论,是广播新闻宣传的灵魂,是广播电台宣传的旗帜。鉴于其对广播电台、广播新闻的重要性,本文在广播新闻评论论述基础上,初步分析了广播新闻评论的写作原则和写作方法,进一步提高广播新闻评论的可听性,使其更好地发挥宣传与舆论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新闻评论在广播媒体中境遇尴尬。一方面,一些广播电台缺乏评论意识,广播新闻评论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另一方面,许多广播电台没有建立科学的评论机制,广播新闻评论形式混乱,节目同质化、评论模式化的情况比较严重。同时,广播新闻评论个性化之路的探索明显滞后于广播媒体的发展,在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龙头”的广播媒介中,新闻评论在以往节目表上的份量微乎其微。从1922年广播电台正式在中国开播以来,广播新闻评论就像婴儿那样一步一步地学着自己走路,在挫折中成长。直到今天,成长起来的广播媒体开始走自己的路。2004年1月1日,由…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传播方式越来越多、传播速度越来越快,全球信息互联、互通、互动更加快捷。尤其是随着社会意识的日趋多样化,思想文化领域空前繁荣活跃,新闻舆论的风向更是瞬息万变。这给我们传统媒体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宣传工作带来了极大挑战,也给广播新闻评论如何在纷繁复杂的舆情中做好港澳舆论的引领出了一道课题。  相似文献   

10.
徐清 《新闻传播》2016,(4):67-68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传播方式越来越多、传播速度越来越快,全球信息互联、互通、互动更加快捷。尤其是随着社会意识的日趋多样化,思想文化领域空前繁荣活跃,新闻舆论的风向更是瞬息万变。这给我们传统媒体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宣传工作带来了极大挑战,也给广播新闻评论如何在纷繁复杂的舆情中做好港澳舆论的引领出了一道课题。  相似文献   

11.
中国广播的新闻评论走过了创立之初的混沌时期.经历了文革的过热时期,开始走向正轨,并逐步凸显自身的媒介特点。这一历程,正是广播逐步发掘自身传播特点应对挑战的历程,在这个历程中,新闻评论创造了诸多新鲜的形式,为广播扩大自身影响力、强化话语权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2.
王武录 《现代传播》2007,26(2):35-39
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十四大以来《人民日报》评论的重点篇目安排和内容特色,认为党中央机关报的评论近十五年来的主要特点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与贯彻落实“三贴近”原则的统一;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李帅 《传媒》2020,(1):58-60
广播新闻评论栏目具有重要的舆论引导作用。本文以广西广播电视台《观点交锋》为例,分析其创新特征,发现在内容上该栏目具有选题广泛、观点交锋、贴近百姓的特征,在传播上该栏目通过微信预热、公众参与、舆论引导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新闻评论"这个词组是我国新闻教学和实践中常用的术语,但是,如果细心研究之后便会发现,在英语中没有一个与其完全对照的概念。弄清楚这个问题,对于我国新闻评论的特性、历史以及发展的研究都是很有价值的。本文经过大量的资料分析,得出这样的结论,"新闻评论"一词不是从英文或其它外文中翻译而来的舶来品,而是一个本土化生成的词汇,其可能产生于20世纪我国新闻学教育萌芽期的20年代。  相似文献   

15.
评论题材向网络热点拓展和集中是互联网时代纸质媒体的发展趋势。《南京邮电大学报》深化对网络热点评论重要性的认识,突破条条框框的束缚,创新表现手法,着力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写作队伍,让该报网络热点评论呈现出了形式丰富、增速明显、贴近师生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6.
1.贴近实际,符合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实践“贴近实际”,关键是要正确认识其基本内涵.一方面,贴近实际,就是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最大的实际,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适应现阶段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实际状况和要求,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现实,真实反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坚持把科学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更好地为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服务,为大局服务.另一方面,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而不能从本本和概念出发、不解决任何实际问题,不能只追求场面上的轰轰烈烈,搞形式主义.  相似文献   

17.
业内人士对媒体评论这一体裁的关注程度之深,从不断的大量的来稿中可见一斑。这其中,有肯定,有批评,有鼓励,有建议,言词恳切,有理有据,引人深思。我们的这块阵地,就是为大家立言而设的,继第五期、第七期“如何搞好媒体时评专版(专稿)”专题研讨后,本刊今又选发三篇文章推荐给读者,目的是欢迎大家经常来坐坐、来说说。  相似文献   

18.
胡劭 《新闻世界》2012,(10):81-82
原创性网络评论频道由于其原创性而更容易做出特色,本文通过对定位相似的原创性网络评论频道《红辣椒评论》和《麻辣烫评论》的比较分析,探讨原创性网络评论频道的运营之道。其中,评论队伍的培育、时效性、互动性、冲突性和策划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20.
《新闻界》2016,(2):28-32
伴随着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媒体抢占了新闻达到率的"第一落点",形成对广播新闻评论节目的巨大冲击。以挖掘新闻事实真相、深度评议的广播新闻评论节目如何通过变革新闻生产方式和创新节目形态争夺新闻的"第二落点",着力应对新媒体的冲击与挑战成为它的基本诉求。本文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新闻评论的时效、深度、广度等核心视点出发,通过对它的节目编排的结构性分析,以及对它的历史变迁及广播新闻评论节目发展轨迹的梳理,发现广播新闻评论节目存在诸多的结构性矛盾与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