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笔者在运用教育理论指导教师培训的过程中,对国外几个著名的"效应"颇有兴趣与感触,感到师训机构和学校领导如能恰当地运用这几个"效应",以"效应"促"效果",将对一线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很大助益。特写出来与读者共享。一、罗森塔尔效应1968年,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罗森塔尔和助手们来到一所小学,说要进行七项实验。他们从一到六年级选了18个班,对班里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2.
罗森塔尔效应是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关于教师期待作用的一项经典实验研究结果。1968年,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在美国一所小学1至6年级各选三个班级共18个班进行实验,对这18个班"煞有介事"地进行发展预测,然后以赞赏的口吻将"有优异发展可能"  相似文献   

3.
教师对学生的正面期待而导致学生进步的现象,人们通常称之为“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效应是心理学上的一个著名现象,它在教育中的应用十分广泛。笔者从事小学班主任工作多年,经常将罗森塔尔效应运用到工作中,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浅见。1.罗森塔尔效应对学生成长的作用罗森塔尔效应特别适合应用在小学生身上,因为他们是可塑性极强的群体,更容易接受来自于教师的心理暗示和正面引导。  相似文献   

4.
传说皮格马利翁爱上一座少女塑像,在他热诚地期望下,塑像变成活人,并与之结为夫妻。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用科学的方法验证了皮格马利翁效应,即教师在与学生交往过程中,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对学生寄以良好期望,学生就会产生出相应于这种期望的特性。在现代心理学中把皮格马利翁效应称为教师期望效应或罗森塔尔效应。那么,在教学中我们应如何合理运用期望效应呢?  相似文献   

5.
针对中小学教师因普遍欠缺心理学知识,因而不能自觉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教育教学的共性情况,该文通俗扼要地介绍了皮格马利翁效应/罗森塔尔效应、框架效应、首因效应等几种教育心理学理论,分析了这几种心理效应对教育教学的启示,并主张在教育教学中以这些心理学原理为指导,遵循心理效应规律,讲究师生沟通艺术,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在教育界,有一个众所周知的"罗森塔尔效应".这种效应所具有的激励作用,给当前的教育以很大的启示:有意识地运用各种心理效应可以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我在担任班主任期间,运用多种心理效应对学生进行教育,对班级进行管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在教育界,有一个众所周知的"罗森塔尔效应".这种效应所具有的激励作用,给当前的教育以很大的启示:有意识地运用各种心理效应可以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我在担任班主任期间,运用多种心理效应对学生进行教育,对班级进行管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运用“期望心理学”成功地调动了数十名儿童及他们的老师的主观能动性,使这些儿童学业超群,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效应”说穿了是种“期望效应”。如何在作文教学中产生这种“期望效应”,提高学生尤其是中下生的作文水平,我认为进行作文分层教学,是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具体操作途径如下:  相似文献   

9.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罗森塔尔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参与实验的学生分为两组,交给实验室教师时说其中一组学生很有发展潜力,而另一组是落后生。8个月后,分在“有发展潜力”一组的学生成绩果然优于另一组。这就是“罗森塔尔”效应,其实质就是对学生进行心理激励,可有效地培养学生成长。在技校教育中,班主任要善于运用心理激励,使学生更好地成长。  相似文献   

10.
刘红伟  高长江 《考试周刊》2009,(47):212-213
罗森塔尔效应是教师的期望影响学生发展的心理趋向,其实质是对教育对象的尊重、信任、热爱与积极的期望。本文通过对罗森塔尔效应与当今中职生身心、学习状况的比较分析,提出在中职生教育中运用罗森塔尔效应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以及保证该效应发挥高效作用应必须注意的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罗森塔尔效应又称皮格马利翁效应或教师期待效应,这个效应来源于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一个实验。1968年,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来到美国的一所小学,对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一番"煞有介事"的发展预测,然后将所谓的"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名单通知有关教师,并叮咛不要把名单外传。八个月后,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又对这18个班进行了  相似文献   

12.
罗森塔尔效应作为教育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对教育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结合卫生士官学员心理特点和《计算机应用》课程特点,探讨如何合理应用罗森塔尔效应,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从心理学角度看来,人的意识可以分为无意识和有意识两个层次,有意识部分是可以感知的,无意识部分则像火山下的岩浆,虽是难以感知,却也是人的行为的一种动力。卢梭在《爱弥儿》中提出:“真正的教育恰恰是无意识教育,而无意识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此话道出了教育的真谛,学校教育不仅要进行有意识教育,还要加强学生的无意识教育。我们班主任怎样有意识地利用学生的无意识因素进行教育呢?  相似文献   

14.
罗森塔尔效应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根据对小学生的实验得出一项教育心理学结论:教师对学生的关怀、爱护和期待能获得戏剧性教育效应。这项效应的核心内容就是关爱、赞扬与积极的期待,正确使用罗森塔尔效应,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挖掘学生学习外语的潜能,使英语教学成功地避免分化现象,大面积提高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15.
李莎 《中学教育》2008,(10):62-64
“皮格马利翁效应”又叫“期望效应”,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经过一系列心理学实验。证明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存在着期望的一种效应。在教师和学生的交往过程中也存在着这样的效应,但在师生交往中也存在着期望效应的另一面,所以在运用这一效应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一些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16.
罗森塔尔效应就是爱的效应,它在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在学前语言教育中能增加教师的亲和力。文章从文字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来探讨爱的效应在学前语言教育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屈光耀  王琴 《中国教师》2011,(20):74-75
<正>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充满智慧的工作。如果能妙用下列六大"效应",班主任工作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一、罗森塔尔效应——让学生信心百倍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一所学校,他从6个班随机抽出3名学生,共18  相似文献   

18.
孔子曾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不难看出,学习一度在中国是一件快乐的事。然而令人痛心的是,在现今的课堂中,却总是教师苦口婆心,学生无动于衷。如果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恰当地运用一些心理效应,将会激励学生学习,促其积极思考。一、罗森塔尔效应──鼓励期待,增强自信【罗森塔尔效应】1968年的一天,罗森塔尔和助手们来到一  相似文献   

19.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将一群智力水平相当的学生分成甲乙两个班,并告诉甲班的教师,此班学生的水平要优于另一班。在学期结束时发现,甲班的成绩果然高于乙班。这主要是教师的心理暗示在其中起了关键作用。这种主观心理暗示所起的作用或教师期望的自我实现预言效应称罗森塔尔效应。我们知道,教育教学活动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情境三者相互作用的过程。教育教学活动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而且取决于一定的教育情境。在实际教育情境里,教师通过各种途径,鼓励、鞭策学生对学习感兴趣,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挖掘内在潜质,进而取得学  相似文献   

20.
基于心理学上的"罗森塔尔效应",分析其在认同、期待和鼓励大学生中的积极意义,从而构建师生间自我认同的话语体系,并进一步探讨"罗森塔尔效应"对高校学生工作管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