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口仅有2600多万的加拿大,在全国68所可以授予学位的大学中,全日制学生却高达51万4千多人,大学生的在学率占总人口的5%左右,这一比例数字在发达国家中也是相当高的。自本世纪40年代以来,加拿大高等教育发展很快,当时全国只有26所大学,学生人数4万多,今天大学生人数比过去增加了10倍以上。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同西方其它发达国家一样,加拿大的大学  相似文献   

2.
中外职教比率一瞥江苏钱新荃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在学学生数占中等教育在学人数的比率称之为职教比率,其最高限额值称为阈限值。据世界职业技术教育1970—1980年十年变化情况分析,职教比率在30%以下时,其中等职教发展迅速,超过30%时发展变缓,甚至是下降趋...  相似文献   

3.
据澳大利亚联邦政府报告,在过去十年间,澳大利亚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显著增长。澳大利亚20岁以下人口中有1/7在上大学:十年中,入学人数增长了50%多。同样,攻读学位的20-24岁的学生比例也从1983年的不足9%增长到1993年的14%。总的来讲,各年龄组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人数已从1983年占总人口的3.6%增长到1994  相似文献   

4.
自1999年起,经过几年的迅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已经居世界第一。到2004年底,全国各高等教育机构在学人数已达20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9%),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大学生数量最多的国家。这表明,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继续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继续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并在此基础上,调适高等教育的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发展关系,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可逆转的总体趋势。  相似文献   

5.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六十年代后半期至七十年代前半期,巴西的经济发展很快,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10%以上,出现了经济史上所谓的“巴西经济奇迹”。经济的高速发展对教育,特别是对高等教育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极大地促进了巴西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大学本科为例,1964年巴西全国招收新生只不过五万多人,到1975年则达到了九十多万人。无论是招生数或是在校学生数,十年间都增长了五倍多,平均每年  相似文献   

6.
从上世纪80年代初到今天,香港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大学从两所发展到八所,学生人数也迅速增加,全社会受高等教育人数比例从2%发展到19%。学生事务作为香港高等教育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面对着新的问题,香港高校的学生事务工作者迎难而上,  相似文献   

7.
教育、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发展问题,是世界许多国家社会上十分关注的部题。近年来西欧各国对这类问题发生兴趣,显然是由于在相当短的时期内出现了以下两种相反趋势所致:五十年代各级教育的极为迅速的发展和六十年代这一趋势的日渐衰落。在西欧各国,教育系统(其中包括高等学校在内)迅速发展时期的特点是,社会对教育的需要提高。这既表现为大学生人数的增多,也表现为教育预算开支和教育投资的增长。在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的同时,还有些人相信在这一领域中不可能按照经济需要对干部进行再培养,虽然某些计划专家曾预见到高等教育系统的发展速度有可能减慢。众所周知,在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的交合点上,学生人数增长的趋势发生了转折,首先在高等教育方面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8.
1999年,我国高等学校开始实施大扩招,至今高等学校扩招的势头并未停止下来。规模迅速扩大成为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特征。据官方公布,2003年我国各类高等教育机构在学人数达到19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17%;2004年在学人数为20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19%。这些数据表明,我国高等教育已迈入大众化阶段。  相似文献   

9.
欧盟自从成立以来,经过六次扩充,截至2005年,成员国已经发展到27个,人口近5亿。欧盟教育资源丰富,高等教育发达,有各类高校4000多所,占世界高校总数的23.5名;虽然高校在校生绝对人数只有约2000万,但是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52%,位居世界前列。2008年4月,  相似文献   

10.
从1971年至1980年的十年中,随着日本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进一步向“知识集约型”发展,日本的高等教育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从六十年代高等教育量的发展到七十年代质的提高阶段。而在这十年中,也正是日本进行“第三次教育改革”的时期。经过十几年的调整、改革、充实、提高,日本的高等教育走上了一条稳定发展的道路。1971年6月,中央教育审议会发表了《关于今后学校综合扩充、整顿的基本措施》,提  相似文献   

11.
60年代后期是日本医学从德国模式向美国模式转变的时期。至1970年代末,有医学院46所,每年入学人数控制在3560名,后发展为80所,入学人数达每年8360名。  相似文献   

12.
日本10所国立大学实施研究生院重点化的举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日本大学中研究生院的概况日本共有高等教育机构1236所。其中大学576所,短期大学598所,高等专门学校62所。在576所大学中设有研究生院的405所,其中98所国立大学均设有研究生院。1996年度研究生在学人数16.5万人。  相似文献   

13.
战后日本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为培养专门人才的高等教育也得到了迅速发展。战后日本高等教育的发展,走过了一条从追求数量的发展到强调质量发展的道路。而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大量难以克服的矛盾。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在国际上“人才开发论”和“教育投资论”的影响下,  相似文献   

14.
一、科技政策的重大转移众所周知,日本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从战争废墟上发展起来的后起之秀。到七十年代,其国民总生产已占世界10%,成为工业发达国家的佼佼者。无论从生产能力还是科技水平,都已基本上接近美国,从而使自己进入一个重大的转折时期。该时期日本经济发展和科技政策的特点是: 第一,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转为稳定增长。日本尽管发展很快,但毕竟是一个资源贫乏、能源短缺的小国。它在十种主要资源上,绝大部分靠进口。而在六十年代  相似文献   

15.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理念创新问题探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世纪之交,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令人瞩目。2005年,我国宽口径在学人数已经达到了2300万人,是 1998年的2.8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不到10%提高到21%。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满足了青年人对于高等教育的旺盛需求。为我国全面建  相似文献   

16.
台湾私立高等教育起步于50年代,发展于60年代,现在已成为台湾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谈论台湾高等教育,不能不谈论台湾私立高等教育;研究台湾高等教育,不能不研究台湾私立高等教育。  一、经济发展是台湾私立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  本世纪50年代初,是台湾经济建设的初级阶段。从1953年起到1960年,台湾的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得到大幅度提高,这一时期经济年平均增长率达到76%,而物价上涨率降到10%以下,经济状况开始好转。由于工农业生产开始起飞,各种专门人才需求增加,这是台湾高等教育起步的基本原因。在这7年间,大专院校增加到27所…  相似文献   

17.
一二次大战结束后,特别是进入六十年代以来,世界教育形势有很大发展,很大变化。1960年到1980年间,全世界大中小学的学生数几乎增加了一倍,从3.27亿人增加到6.48亿。从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中叶,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有些国家的学生数翻了一番,甚至增加了三倍。当然,各大洲、各个国家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增长率是有差别的。总的来看,中学以上学生数的增长特别明显,大专院校的人数几乎增加三倍,从原来的1,250万增加到4,700多万。1960年世  相似文献   

18.
西德自本世纪六十年代开始、进大学学习的人数不断增加。在校大学生人数自1970年的422,000名增加到1976年的872,000名,净争2倍多,发展速度超过了日本(1.6倍),居资本主义国家的首位。据统计:1950/1951学年中,每万名居民中有大学生25.9个,1977/1978学年,万名居民中有大学生121.8个,增加4.7倍。五十年代,大学生人数每年平均增加11,000名,六十年代每年平均增加17,000名,七十年代每年平均增加达32,000名。  相似文献   

19.
几年来大连化学物理所研究生工作发展很迅速,从78年招收24名到目前共招收141名,目前在学研究生共109名,其中博士生6名,硕士生103名。在学研究生已占我所各研究室科技人员的17.4%(个别室研究生占33%),平均每个室有11名研究生,最多的室达18名。近二年来大批的年轻力量增加,十分可喜,特别是今年,76名博、硕士生进入研究室开展论文工作,对我  相似文献   

20.
群言     
“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居世界第一”纯属误谈。———最近,有媒体报道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19%,居世界第一,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为此指出,这种说法不符合事实。2004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19%,排在世界第60多位,大体相当于中下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宽口径高等教育在学人数2000万,居世界首位。这位负责人进一步解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是指宽口径高等教育在学人数除以18岁至22岁学龄人口总数,再乘以100%。宽口径高等教育在学人数包括:研究生、普通高校本专科、成人高校本专科、军事院校本专科、学历文凭考试专科、电大注册视听生专科、网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