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作为教育者所接触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优秀的学生固然为每个人所青睐,而所谓后进生则为大多数教育者所歧视。  相似文献   

2.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生活,不同的是每个人的生活方式、生活背景以及对生活持有的态度。每个人在生活过程中总会遇到成功及挫败。这就是生活的色彩,而我深信这些生活色彩是由家所带来的。家是组成社会架构的基础。不管你是在工作上获得赏识或者在课业上的失败,最终的栖息地还是温暖及充满着爱的“家”。  相似文献   

3.
每个人的成长几乎无一例外地浸润着老师的无私惠泽。“生我者,父母;育我者,师也。”如今,在所忆及的老师中,最使我感激与敬佩的,是读师范时的班主任兼语文高级讲师——陈波。陈老师身材中等,略显清瘦,衣着朴素,讲起课来抑扬顿挫,字正腔圆,让人听着如甘霖滋润心田,好生惬意!他那  相似文献   

4.
朱士泉 《湖北教育》2004,(23):22-23
期中考试过后,我找班上的每个学生进行了一次谈话。在谈话结束以后,我还让每个学生从我手中抽走一张小纸卡。纸卡上分别写有“你有潜力,但更要用行动作保障”、“成功需要顽强的毅力和艰苦卓绝的奋斗”、“每个人都是一片彩虹,你是班上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相似文献   

5.
穷择善其身     
孟子说过:“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对于我们大多数人而言,皆非富甲一方或权倾朝野者,“兼济天下”不是我们所能做到的,但是“择善其身”绝对是我们每个有识之士都能做到的。人生之路漫漫,其问不乏或大或小的困难与磨难,一帆风顺的人生只是理想境界罢了。每一个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成功人生,何尝不是那些经历了风雨,克服了一切困境的人生。饱含辛酸与汗水,幸福与成功才是如此的美好与珍贵。  相似文献   

6.
星期四的美术课上,老师让沈、黄、吴和我四人合作出一张手抄报,一周后交稿。合作,合作,老师每次布置都说“合作”,但每个成功的范例都在考场上。这次合作不占“天时地利”,恐怕难成功。我们小组的四人一聚头,沈就对我嚷了起来:“哎呀,这么艰巨的工作还是你来干。”我忙在一边做  相似文献   

7.
有一个人几乎每天辛苦工作十八个小时,并且在工作室里吃饭、睡觉。但他丝毫不以为苦。“我一生中从未做过一天工作。”他宣称,“我每天乐趣无穷”。这就是科学家、发明家爱迪生,他选择了自己酷爱的职业,以工作为乐趣,这样的人难道会不成功吗?每个从事他无限热爱的工作的人都可以成功,因此如何选择一份适合自己、并且自己热爱的工作,是能否走向成功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说到“自我”必然涉及“我”。“自我”即人本身 ,“我”即人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也就是说 ,每个人都是由他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和他的自身这两部分组成的。明确“自我”与“我”的含义 ,探讨二者之间的相互联系 ,对于理解“自我”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人的行为是有两元性的 ,即由“独立行为”和“角色行为”两部分组成。倘若我们把社会当作一个大舞台 ,我们每个人都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扮演着各种各样的角色。你试回忆一下今天你遇到的几个人 ,你可能会发现你已经扮演了几个不同的角色 :和甲会面 ,你是以家长的身份出现…  相似文献   

9.
我喜欢这句歌词。有时候我觉得那就是每个人内心的感受。我的世界变化太大、太迅速。很多人看到过去许多令人伤心的例子,认为我也会迷失。人们总是问我同样的两个问题:“你是如何开始的?”“你将如何保持成功?”  相似文献   

10.
魏逸 《新读写》2012,(3):36-36
许多人面对逆境和痛苦喜欢自哀自怜,说什么“我怎么这么倒霉”、“我是世界上最惨的人’、“全世界的人都不关心我”等等。其实,这样的人注定是要成为失败者,是找不到个人出路的人,克服逆境的痛苦是每个人必尽的义务,若完成了义务,便得到可享有的成功与成长,若是不完成这义务,则亦无成功与成长的权利。  相似文献   

11.
叙写“我”的经历,描画“我”的个性,抒发“我”的议论,倾诉“我”的感情,这是我们每个中学生在写作中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可以这么说,以“我”为写作对象和内容,是中学生写作训练的永恒重点。近年来,各地中考明显加强了叙写“自我”的比重。按理说,面对每个人都最为熟悉的“自我”,写来应该是得心应手、游刃有余的。但许多同学总是固守陈旧的思维模式,不善于挖掘具有鲜明性格和丰富生活的“我”所拥有的丰富矿藏,结果笔下的“我”仍是呆板、单调、毫无  相似文献   

12.
设计思路一、关注生活积累”尽管每个人对“成功”的理解不尽相同,但对学生而言,成长的过程就是无数次成功的过程。所以“一次成功的经历”对学生并不陌生,是紧贴学生生活的一个课题,易于学生动笔。我注重唤醒学生原有的生活积累,给学生创设多次“说成功之事,抒心中真情”的机会,或个别表达,或伙伴交流,让学生有一个再现生活并重新审视生活、体验生活的过程,使生活成为作文的源头活水。二、重情感激发“动人心者,莫先乎情”“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要让学生“乐于表达”,首先要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让表达成为学生的心理需求,产生不吐不快之感…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的儿童教玩具作品在中央电视台七巧板节目中的播播,我也“出了名”。每个人的成功,都有着特定的环境因素。我走上业余创作之路,竟是在家看我宝贝女儿时起步的。  相似文献   

14.
《初中生之友》2014,(1):76-77
不知从何时起.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了一个“成功”的梦想.在激烈的竞争和比拼中.我们或许会感到挫败或是迷惘。其实.我们可以放轻松些.发现自己身上最宝贵的不同之处。做最好的自己.活出“我就是我”的多姿多彩.这样我们收获的不仅是“成功”.更有“幸福”。  相似文献   

15.
<正>“只有我一个人觉得……?”“为什么总会有人觉得……?”“难道没人看出……?”目前,“杠精”正在超过段子手席卷各大网络平台。所谓“语不惊人死不休”,杠精们凭借“为反对而反对”的原理,成功地将这句话做到了极致。“键盘侠?不好意思,我的新名字是杠精。”所谓杠精,是指抬杠成瘾的一类群体。他们保持着“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人生态度,讲究快准稳狠,把原句中简单的形容词,夸大到荒谬绝伦的程度来规避原句所表达的真实意思,继而达到自己认为的幽默目的。“苹果真好吃。”“每个苹果都好吃吗?只有我一个人觉得不好吃吗?”目前,杠精已经不再局限于微博、  相似文献   

16.
《数学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要让学生经历获取知识的全过程.经历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体验、品尝,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愿望,同样,“作为成功的学习者”,是每个儿童都有的共同愿望.成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需要.反复的成功品尝,不仅为学生积极主动的行为提供了强烈的动机,而且能促进学生良好的态度、稳定的情绪、情感、理想和信念的形成以及人格的养成.  相似文献   

17.
叙写“我”的经历,描画“我”的个性,抒发“我”的议论,倾诉“我”的感情,这是我们每个中学生在写作中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可以这么说,以“我”为写作对象和内容,是中学生写作训练的永恒重点。近年来,各地中考明显加强了叙写“自我”的比重。按理说,面对每个人都最为熟悉的“自我”,写来应该是得心应手、游刃有余的。但许多同学总是固守陈旧的思维模式,不善于挖掘具有鲜明性格和丰富生活的“我”所拥有的丰富矿藏,结果笔下的“我”仍是呆板、单调、毫无光彩的人物。其实,恰当地运用一些方法,可以使我们笔下的人物———“我”变得生动起来…  相似文献   

18.
仲丽丽 《广西教育》2012,(25):77-77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发展学生思维的内驱力,有了兴趣才能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把学生从“苦学”数学的海洋中带人“乐学”数学的伊甸园。  相似文献   

19.
一心一意     
一个人的精力和才智是极其有限的。面面俱到者,终将一事无成。我十分了解那些见异思迁的人。他们一会儿觉得“我能成为一名伟大的音乐家”,一会儿又认为“办企业对我来说易如反掌”,一会儿又说“我若涉足政界,准能一举成功”。请相信,这类人终将只是业余的音乐爱好者、破产的工厂主和失败的政客。  相似文献   

20.
珍惜名节     
珍惜名节谓我“名节”者,名誉和节操也。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所著《朋党论》认为,高尚的人应做到“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把名节视为修身立世三要素之一。民间有俗谚“雁过留声,人过留名。”这里的“名”自然是指社会的评价。人生一世,虽然不一定都要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