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沐浴着西部大开发的阳光雨露,领略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旖旎风光,2003年4月16日,经教育部批准原四川师范学院更名为西华师范大学,由此在中国绚丽多姿的教育百花园中又崛起了一所新型的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的成立,是四川省为加快四川教育事业的发展,适应国家西  相似文献   

2.
师范大学综合化与教师教育专业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师范大学的综合化与教师教育的专业化,这似乎是当前中国教师教育发展中的一个悖论,但两者实际上是统一的,师范大学的综合化使得教师教育专业在高等教育学科专业体系中得以明晰,而专业化的教师教育也只有在高等教育学科专业体系中存在。因此,师范大学在综合化过程中应重视教师教育专业建设,为教师教育专业化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3.
一第一,在各道设立师范大学和教员大学在朝鲜教育体系中,师范大学培养中学教师,教员大学培养小学、幼儿园教师(20世纪60年代专门由教养员大学培养幼儿园教师,后来,朝鲜的教养员大学均并入教员大学)。早在20世纪60年代,朝鲜就实行了初等义务教育(其中包括学龄前教育一年)并且还将实行九年甚至十一年制义务教育,这就需要大批量的训练有素的中小学和幼儿园师资。因此,国家认为,应在各道设置师范大学、教员大学、教养员大学。第二,师范大学和教员大学应各自独立地办学国家认为,师范大学和教员大学是培养不同类型学校教师的两种学校。…  相似文献   

4.
重点师范大学建设与教师教育创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实现师范教育战略性转移和跨越式发展的进程中 ,加强重点师范大学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政策上进一步明确重点师范大学在教师教育体系中的定位 ,支持重点师范大学创新教师教育模式 ,建立以重点师范大学为龙头的区域性一体化教师教育体系 ,提供推动重点师范大学战略转型的政策环境 ,是新阶段教师教育创新的重要内容。重点师范大学自身也必须以建设示范性国家级教师教育基地为目标 ,才能为推动教师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提升"师范大学教育力",是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师范大学教育发展提出的更高要求。基于学科视角与方法论视角的概念界定方式,"师范大学教育力"在广义上可以界定为:师范大学所具有的"教育力",即师范大学在文化、制度、资源、科研、教学与课程等方面所形成的对学生的影响力、感召力、吸引力、协同力与整合力。根据师范大学的本体属性,"师范大学教育力"在狭义上可以界定为:师范大学所具有的"教师教育"的"力",即师范大学在教师教育中所表现出的文化引领力、制度保障力、资源提供力、专业投入力与人才培养力。"师范大学教育力"概念的提出是对"教育力"研究的理论深化和对教师教育实践的深刻反思,可进一步厘清新时代师范大学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独特地位与价值,为我国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引领。  相似文献   

6.
师范大学发展战略几个重大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争创国内一流,扩大国际影响,弘扬教师教育特色,朝综合化运演,向研究型提升是师范大学制定战略发展规划中所涉及的重大问题。本文认为,理解国内一流,应当把握它的相对性、全面性和动态性;扩大师范大学的国际影响,必须积极推进其国际化进程,处理好两对关系,做好九个方面的工作;弘扬教师教育特色对于师范大学既是一种责任和情怀,更是一种自主的理性和明智选择。弘扬教师教育特色要做到明晰概念,把握趋势、更新模式和做强教育类学科;为了拓宽办学空间,增强办学实力,造就高素质人才,师范大学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化程度,对大学的综合化作出全面的理解;研究型大学有着特定的内涵,对于目标定位在教学科研型的师范大学理应打造若干研究型的学科,并发挥好这些学科的领头、示范、辐射与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关于师范大学深化综合改革的思考东北师范大学综合改革课题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颁布,使高等师范教育面临新的形势,也给高等师范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对师范大学来讲,如何正确处理为经济建设服务与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关系、高师特...  相似文献   

8.
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是山西师范大学最早设立的系科之一。1958年山西师范大学的前身——晋南师专建校之始,设史地系历史专业;1964年晋南师专升极为本科师范院校,定名为山西师范学院,1972年设置政史系政史专业,1982年设置政史系历史学教育专业;1984年,山西师范学院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山西师范大学,同时设置历史系历史学教育专业;2002年建置山西师范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  相似文献   

9.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是徐州师范大学主办的教育科学学术期刊。本刊以推动教育研究、服务教育事业为宗旨,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方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追踪教育科学研究的前沿动态,关注教育界探讨的热点问题,及时反映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新成果,传播教育教学经验。  相似文献   

10.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是徐州师范大学主办的教育科学学术期刊。本刊以推动教育研究、服务教育事业为宗旨,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方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追踪教育科学研究的前沿动态,关注教育界探讨的热点问题,及时反映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新成果,传播教育教学经验。主要开辟下列栏目:教育理论探讨、基...  相似文献   

11.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是徐州师范大学主办的教育科学学术期刊。本刊以推动教育研究、服务教育事业为宗旨,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方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追踪教育科学研究的前沿动态,关注教育界探讨的热点问题,及时反映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新成果,传播教育教学经验。主要开辟下列栏目:教育理论探讨、基...  相似文献   

12.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是徐州师范大学主办的教育科学学术期刊。本刊以推动教育研究、服务教育事业为宗旨,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方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追踪教育科学研究的前沿动态,关注教育界探讨的热点问题,及时反映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新成果,传播教育教学经验。主要开辟下列栏目:教育理论探讨、基...  相似文献   

13.
汪明义 《教育研究》2021,42(2):27-30
本文从师范大学的教育取向、师范大学的高水平追求、师范大学的示范要求、师范大学的发展方向等四个方面具有的特征做初步讨论,以期对高水平示范性师范大学的应有取向及特征达成基本的共识。一、师范大学的教育取向师范大学作为大学的一个类型,具有与普通大学既相联又区别的自身定位。  相似文献   

14.
师范大学长期从事教师教育活动,具有开展教师教育的传统优势,应该充分强化和发挥这一优势。但是,随着教师教育体制由封闭走向开放,综合大学越来越多地参与教师教育活动中,师范大学的发展空间受到了综合大学的严重挤压,其教师教育竞争优势衰弱、竞争能力衰退。如何在激烈的大学竞争中赢得发展优势,形成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发展格局,已经成为师范大学面临的紧迫性问题。陕西师范大学在建设一流师范大学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强化教师教育优势,形成以一流教师教育学科为支撑的学校发展格局,加强教师教育体制改革,促进教师教育资源整体发力;强化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学科建设,凸显一流师范大学办学优势;加大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培养出一大批卓越教师;积极夯实教师教育研究,形成引领西部教育发展的科研阵地;强化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形成促进西部教育发展的强大"引擎"。  相似文献   

15.
杭州师范大学东城中学是杭州师范大学东城教育集团旗下的一所公办初级中学,创办于1970年,前身是杭州市九堡中学,2010年搬入新校,。学校以“人和心畅,持诚求真”为校训,以“输送合格公民,培育弘毅之士”为教育目标,以“让我们共同创造教育的幸福”为行动纲领。学校构建人格教育校本课程,推进社团活动课程化,从“爱运动,善表达,会生活”三个维度,构建了创意实验、十字绣、健美操、模型、琴棋书画、  相似文献   

16.
《思想教育研究》2006,(12):F0002-F0002
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历史悠久,起源于1961年成立的贵州师范大学政教系,现以校级研究所——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为依托,经过长期的特别是近二十多年的建设,该学科已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相似文献   

17.
这些年来,师范大学的舞蹈教育专业在蓬勃发展,取得的成绩是可喜可贺的,但是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通过对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师队伍建设四个方面的分析和研究,旨在探索师范大学舞蹈教育专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高等师范教育就业制度的变革,特别是“包分配”制的取消,新的就业制度冲击着师范大学生的思想,给新时期的学生工作带来新的挑战。本文分析了当代师范大学生新的思想特征,从思想政治教育、就业指导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提出了学生工作的一系列方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甘肃教育》2011,(3):F0004-F0004
北京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是一所以教师教育,教育科学和文理基础学科为主要特色的著名学府。学校的前身是1902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23年更名为北京师范大学,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师范大学。现为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学校。  相似文献   

20.
基础教育改革与地方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的新使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世界教师教育和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新形势,地方师范大学应承担起教师教育的新使命.面向基础教育,优化教师教育资源配置,完善教师教育功能体系,强化教育类课程设置,把地方师范大学建设成为教师培养中心、新教师跟踪指导服务中心、教师在职培训中心,并积极参与教育科学研究指导、教育改革实验指导以及教师资格认定等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