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留学生”一词系外来词,由日本人发明。早在我国唐代,由于国力强盛,文化、科技发展很快,东边的日本政府就多次派遣唐使来中国,由于遣唐使是外交使节,不能在中国呆很久,所以日本政府第二次派遣唐使来中国时,还派遣了“留学生”和“还学生”。所谓“留学生”,是当遣唐使回国以后,仍然留在中国学习的学生;而“还学生”则是指在遣唐使回国时随之一起回国的学生。后来,“留学生”这个词就一直沿用下来,现在凡留居外国学习的学生,都称作“留学生”。何为“留学生”?@张胜年  相似文献   

2.
“留学生”的由来“留学生”这个词是由日本创造的。唐王朝时,日本政府为了吸取中国的先进文化,曾多次派遣唐使来中国。遣唐使因为是外交使节,不能在中国久留,所以日本政府从第二次派遣唐使时,同时派遣“留学生”和“还学生”。所谓“留学生”,是当遣唐使回国后,仍...  相似文献   

3.
《留学生》2010,(2):61-61
“留学生”这个词是日本人创造的。 唐朝时,日本政府为了吸取中国的先进文化,曾多次派遣唐使来中国。遣唐使团是外交使节,在中国停留的时间不能过长.因而难以更好地吸取中国的先进文化。所以日本政府从第二次派遣唐使起,就同时派遣“留学生”和“还学生”。所谓“留学生”就是当遣唐使等回国后仍然留在中国学习的学生,“还学生”则在遣唐使回国时一起回国。  相似文献   

4.
《今日中学生》2010,(1):76-76
“留学生”这个词是由古代日本创造的。远在1300多年前的唐朝时期,日本政府为了吸取中国的先进文化,曾13次派“遣唐使”来中国。“遣唐使”因为是外交使节,驻唐时间一般不过一两年,不能在中国久留,因而无法满足日本全面深人地学习中国文化的需要。为此,日本政府从第二次派“遣唐使”开始。便加派“还学生”和“留学生”。  相似文献   

5.
中国留学溯源与分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巍 《神州学人》2001,(7):41-42
“留学”一词的来历汉语中的“留学”,据考证,应是从“留学生”一词演变而来。“留学生”一词源于唐代,为日本人所创造,沿用至今。唐朝时,中日文化交流十分频繁,日本政府多次派“遣唐使”研究和吸收中国的先进文化。但“遣唐使”是外交使节,停留时间有限,影响了对中国文化系统而深入的学习。所以,日本政府从第二次派“遣唐使”时起,同时派来了“留学生”或“还学生”。“留学生”在“遣唐使”返国时继续留在中国学习,“还学生”则和“遣唐使”同来同归,但以学习为主。由此可见,“留学生”的原义其实专指来中国学习的日本学生。…  相似文献   

6.
《留学生》2007,(2)
五代留学生的留学比例"留学生"这个词,在中国已经很熟悉了。但实际上,"留学生"这个名词,最早还不是中国人发明的,不是指中国人到国外学习,而是指这个外国人到中国读书。发明这个词的,是中国盛唐时期日本的遣唐使。当时,有不少学生随着遣唐使来,随着遣唐使回,当时叫海学生。有的学生留下来较长时间在中国学习,这类学生日本人叫留学生。留学生这个词,实  相似文献   

7.
有几位外国留学生到上海学习汉语,与中国学生生活在一起。一天,一位中国学生向一位外国留学生借水果刀。这位外国留学生很高兴地拿起一把水果刀递过去,并说道:“给你一刀。”这下把中国同学吓了一跳,而那位外国同学还不知道什么原因。“给你一刀”与“给你一把刀”在汉语中的意思是截然不同的,这位留学生因为没有在数词与名词之间加上量词,造成了笑话。同学们,你们在学习中有没有闹过类似的笑话。那么,什么是数词和量词呢?表示数目的词叫数词。如一、二、千等。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叫量词。如个、斤、吨等。汉语的数字有“一、二、三、四…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自考热”在中专校园骤然升温,这一关系到中等专业教学质量和发展方向,甚至可能影响到我国经济建设所需人才结构变化的问题,不得不引起中等专业教育界以及高层领导者的关注。是什么原因令众多中专生置有关规定和自己的学业于不顾,如此涌跃地参加到“自考”大车这一行列来的呢?它又给他们带来怎样的思考呢?就这些问题,笔者做了一些调查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世人谈及读书治学的勤奋和刻苦,常用到这样一联精辟的格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那么,“书山”、“学海”这两个词是怎么来的呢? “书山”、“学海”源于“学山”、“学海”,最早见于汉代大学者  相似文献   

10.
我是一个老留学生,在国外学习和工作了10年有余,后来我又到过全世界许多国家,对于留学生的情况,我应该说是了解的.但是,俗话说:“老年的皇历看不得了.”我回国至今已有半个世纪,可谓“老”矣,我这一本皇历早已经看不得了.可为什么我现在竟斗胆来写这样一篇序呢?  相似文献   

11.
鉴赏座谈会     
读书正如吃饭。如果我们只是匆匆浏览一遍就万事大吉,就会如猪八戒吃人参果一样,还没品出味儿,人参果就已下肚了,根本感觉不到“吃”的乐趣。读书也需要“细嚼慢咽”,咂摸其中的滋味,这种“咂摸”的过程就是“鉴赏”。鉴赏文章有什么意义呢?我们又应抱什么样的态度去鉴赏文章呢?鉴赏需要什么样的“预备知识”呢?“鉴赏”和“想像”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坏的文章也值得鉴赏吗?……如果想了解这一系列问题,还是请看看志青、大文、锦华、慧修、乐华这几个三十年代的年轻人就“鉴赏”一词所做的座谈吧。  相似文献   

12.
“留学生”一词是日本人在大约公元八世纪时“创造”的。中华民族从八世纪到十八世纪初 ,文化与科技一度辉煌 ,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但到近代中国 ,从接纳留学生到送出留学生 ,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3.
在新西兰的中国留学生人数,是我国在各国留学生中的第五位。由此可见,在地域不太宽广的新西兰,我国的留学生人数还真多。所以难怪一提到新西兰,有些人也许立刻会想到配额这个词。到底留学新西兰有没有配额?说了几年的配额会不会实行呢?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的留学申请人,越来越多前往新西兰留学的中学生、大学生、已经参加工作的人,都在心底嘀咕着。  相似文献   

14.
硬币的尊严     
大学的校园里,并肩走着两个人:一个中国大学生,一个外国留学生。中国学生已经大四了,学国际经贸的,他很想走出国门看一看;外国留学生热爱中国悠久的文化,他到中国来学习汉语。两人经常一起聊天,一个为了练习口语,一个为了多打听国外留学的消息。一天,两人又在校园的大道上边走边谈,中国学生又问了许多关于出国留学的事,外国留学生也仍旧细心地回答,最后,外国留学生问道:“你出国之后还想回来吗?”“你觉得呢?”中国学生反问道。“多数留学生出去以后,只要有机会,他们都是不愿意回来的。除非他们实在是混不下去了。”外国…  相似文献   

15.
王艳娣 《考试周刊》2010,(13):40-40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汉字教学是关键。识字量的多少,直接关乎到汉语水平考试(HSK)成绩的高低。在留学生以词语为线索进行识字认读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他们出现了“识词不识字”的现象。例如:给出“婚礼”这个词,他们会把“结婚”写成“结礼”,会把“责任”写成“负任”,等等。为什么会出现如此有趣的偏误呢?我抱着一份好奇,进行思考,试图找到一些合理的解释及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中华诗词学会成立时,我亲耳听到日中友好汉诗协会的事务局长棚桥篁峰致词说:“不懂汉诗,就不了解中国;要了解中国,就必须精通汉诗。”日本汉学家石川忠久教授也曾说过:“汉诗是高级艺术,无疑是世界上最灿烂、最富有内涵的诗歌。”外国人对中国诗歌竟有如此高的评价,作为中国人又如何看待这一大批珍贵遗产呢?五四时期提倡白话诗,排斥旧体诗词(昔说古体诗词,今说中华诗词);解放以后,更有甚者,数十年来,几乎是新诗一统天下。虽然旧体诗词长期被冷遇,但终究未被打倒,她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近年来,一统天  相似文献   

17.
从认识论角度看,模糊理论揭示了人类认识的模糊性。在阅读教学中,运用模糊理论,根据小语教材中模糊语言的特点对比进行科学处理,这对于引导深入理解内容、发展学生思维是颇为重要的。 一、不定性处理。“不定性”是模糊语言的显著特点,引导学生搞清楚模糊语言中的“不定性”内含,可促使学生灵活理解内容。如《在仙台》一文以“物希为贵”来说明“我”在仙台受到的优待,这就显示了“优待”的不定性。对此我这样引导理解:鲁迅在仙台受到什么优待?真是优待吗?这说明什么?以使学生知道:鲁迅虽说受到优待,但搬家前住处蚊子较多,搬家后吃的是难以下咽的芋梗汤,这就算不上什么优待,而这是由日本政府造成的,说明他们对中国留学生的岐视。这时,学生都以为鲁迅并没有受到优待。为此我又问:真不是优待吗?为什么?说明什么?以使学生明白:当时正值清朝末年,政府腐败,中国留学生受人岐视,而鲁迅在仙台能得到“学校不收学费”和  相似文献   

18.
亲爱的同学们,自然是如此的慷慨,生活是如此的美妙,而读书又使我们的人生变得如此幸福。通过读书,我们触摸到一个个高尚的灵魂;通过读书,我们树立起崇高的理想,不断地改变自身的不足。漫漫求学路,拳拳赤子心。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分享同学们在求学路上、在读书途中的心得体会,也希望有更多的同学积极参与到“我的摘抄本”这一栏目中来。  相似文献   

19.
马广志 《海外求学》2004,(13):60-61
签证,对大多数留学生而言,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于是有的留学生认为只要是签证到手了,就进了保险箱,就可以“为所欲为”了。事实是否如此呢?其实。拿到签证并不是结束,而是刚刚开始。  相似文献   

20.
读书与悟道     
近日读《庄子》,书中有一段话颇令人深思。齐桓公坐在堂上读书,有一个在堂下正在做车轮的木匠过来问道:“请问国王读的是什么?”桓公说:“是圣人的书。”木匠又问:“圣人还活着吗?”恒公说:“已经死了。”木匠听后不禁感叹地说:“既然圣人已死,那你所读的东西就不过是圣人的糟粕了。”桓公听他的话中对自己所读之书竟如此地充满轻蔑,心中可就来了火,怒道:“我读书,你一个做车轮的木匠哪有资格妄加评论呢?能说出道理来也就算了,说不出道理就得把你处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