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科学精神的内涵是求真、务实、创新、怀疑和坚持,人文精神的内涵是求善、以人为本,二者具有统一性.但是目前我国大学教育中存在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分离与缺失的现状.因此,大学教育呼唤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而实现这一融合的现实途径是变革教育观念、教育体制,优化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素质,完善管理体制、评价制度,改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2.
论我国大学教育的终极价值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的使命是创造知识和传承知识。这决定了大学的终极价值理念是追求真理和塑造追求真理的人才。这就要求在认识论层面上必须坚持求真高于务实;在实践理性层面上,坚持学术高于功利;在管理制度层面上,保证大学的自主办学权利。  相似文献   

3.
论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结构的三板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识教育与专识教育对应。通识教育是关于做人的教育,专识教育是关于做事的教育,当代大学应教育学生既会做人又会做事。为达此目的,本文提出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由经典著作课程、学科融合中的专门史课程和校本课程三个课程板块组成的构想。  相似文献   

4.
《教师教育研究》2015,(6):21-25
大学教师的卓越发展何以可能?本文以哲学人类学为视角,从人的自我超越与人的自我认识的危机两个方面对这一命题进行解读,一方面,自我超越是人的本性,大学教师对卓越的追求源于人的生命的潜在驱动力——人的自我超越性,另一方面,人的直接认识的盲目性以及内省认识的非客观性和不全面性,导致了人的自我认识的危机,这也是大学教师卓越丧失的内在根源。在人的自我超越与人的自我认识的危机的张力的作用下,大学教师需要跳出片面追求学术卓越以及片面追求教学卓越的藩篱,成为一名卓越的学习者,只有这样才能最终成就有灵魂的卓越。  相似文献   

5.
禅宗美学是基于现实生命又超越现实生命的超越型修养美学。禅宗修养与平常日用相联系,使其美学思想的修养过程具有肯定人的本性和自由、鼓励人的精神创造和动静相宜的特点,并兼具静默之美和戏剧性之美。这种美学不同于世俗美学之处,在于它的“拈花微笑”式思维传感与“本来无一物”的空灵之说;而它倡导的自性、自心是佛的自力型美学又与人类的自由解放和精神创造相通,因而便成为贯通僧、俗两界的自由思想,最有利于审美创造力的发挥。  相似文献   

6.
普通高中实施研究性学习,只有深入学科领域才能带动学习方式的真正变革。而学科渗透式研究性学习又必须超越传统学科教育学的局限,以学习方式变革为主旨,以体验性学习为基础;重过程、忌功利.切实培养求真、务实、科学、诚信的研究态度;避免学习内容的单一学科化,倡导跨学科、跨专业研究:建立学科成绩档案袋,重视研究成果的多元动态评价。  相似文献   

7.
求真务实与实事求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着重阐述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随着实践的延伸和时代的变化而发展的;求真务实与实事求是本质是一致的;求真是为了务实,务实才能求真,二者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8.
《吉林教育》2006,(5):F0004-F0004
沈河区文艺路第二小学创建于1964年。在四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本着“求真、务实、求精”的精神,以发展创造优势,以优势促进发展,由一所普通小学发展成为今天拥有48个教学班,2381名  相似文献   

9.
沈河区文艺路第二小学创建于1964年。在四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本着"求真、务实、求精"的精神,以发展创造优势,以优势促进发展,由一所普通小学发展成为今天拥有48个教学班,2381名  相似文献   

10.
大学的精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是培养高级人才 ,研究高深学问 ,孕育高新技术的学术文化组织。和其它任何组织一样 ,大学也有反映其成员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工作态度和行为取向的核心文化 ,即大学的精神。尽管现代大学的办学模式各有特色 ,但不同特色的大学都有一种共同的精神 ,这种精神就是求真、崇实、尚美。求真———大学的传统精神这里的“求真”包含着两方面的含义 :一方面是指人们对客体本性和规律在观念上的正确把握 ;另一方面是指人们在认识客体本性和规律的过程中所体现出的信仰真理 ,为真理而真理的精神 ,即求真精神。求真要通过实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  相似文献   

11.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如果我们把教学当作一门艺术,那么艺术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如果我们教学当作一门科学,那么科学的真谛在于务实与求真,小学数学就要做到在不断创新中务实与求真,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掌握教学过程中的调控艺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调控,指在课堂上教  相似文献   

12.
学生创造能力发展的基础是个性成长,而个性成长的基础是学校课程的选择性。学校的课程只有从统一走向选择,从单一走向丰富,为学生成长提供多样化的课程服务,才有可能使学生实现个性化成长,才能让每个学生的生命存在有着不可替代的社会意义。课程是实现学校育人理念的根本途径。践行"崇文求真"的育人理念,实现新时期"培养人格健全、具有创新素养的现代公民"的育人目标是南京一中人的潜心追求,近年来南京一中通过课程引领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相似文献   

13.
晚晴时期的翻译家林纾开创了外国小说翻译的先河,对中国的翻译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后人对其译作的评价可谓是褒贬不一,该文以"求真-务实连续统"为框架,透过《黑奴吁天录》这本原著的选择,将其文本、译本以及社会环境因素进行分析,旨在探讨林译小说在"求真-务实"连续统中务实度高于求真度,以及作者在翻译过程中身份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求知性是人性的一个基本特征。人类的求知具体而综合体现在求真、求善、求美等之中,相应地,科学、伦理、艺术等通过课程开发形成课程而走进教育殿堂。求真———校本课程开发中的科学追求;求善———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伦理道德追求;求美———校本课程开发中的美的追求。求真、求善、求美辩证统一于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15.
读者·编者     
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本刊收到许多读者来信,给我们以鼓励和鞭策。吉林四平市牛春华说:“今年夏天,我偶识《中文自修》,便成为深受贵刊吸引的读者。上不成大学,是人生一遗憾,而自学成才却给我又一次向高知识水平进军的机会。当今社会,存在要靠竞争,没有知识没有能力将被强者挤垮。要做一个应战社会的合格人才,我要自  相似文献   

16.
试论课程变革的文化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课程变革本质上是一种文化创造,而文化反过来又构成课程变革之基础.课程文化内涵至少包括三个方面,即"课程中的文化"、"课程的文化"与"变革文化",此三者相互作用、相互渗透.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文化上的内在要求是形成一种"合作探究文化".传统的、控制的课程文化与新兴的、民主的课程文化间的冲突是新课程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前者与应试教育体系相适应,后者则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而文化冲突的过程即是一种文化适应、超越和创生的过程.只要坚持合作、探究的变革文化,民主的课程文化定会在我国课程领域诞生并发展.  相似文献   

17.
办什么样的大学,是对理想目标的一种价值追求。大学要倡导和守护理想主义。理想主义的本质就是崇真、向善、求美、务实。在我看来大学精神是一种为了崇高理想而奋斗高水平的文化品位、独立品格的价值追求,首先是以人为本的精神。还有就是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着眼未来的超越精神和自主创新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等等。大学不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更是一种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在一定程度上说,大学的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具有超越物质存在的历史价值。这正是我们今天研究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是以大学一年级新生为受众,开设于第一学期的全校性基础课程。个性化倾向与趋同性意识共存、自我认识不清晰与自我期望值过高共存是他们从高中到大学的心理过渡期的突出表现。以学生的问题为中心,深挖问题根源,结合教学内容,在理论讲授过程中,为学生排忧解惑,切实贯彻因“才”施教教学原则,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授课对象的现实需求,也是该课程应该而且能够完成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19.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70年代兴起的一股哲学思潮,以它有别于现代主义的哲学理念,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课程领域表现为在对传统的泰勒原理的批判、质疑和超越的基础上,发展了过程理论、实践理论、转化理论及批判理论等多种课程理论。后现代主义的课程理论以其崭新的教育理念,不仅对中小学的课程改革而且对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的课程建设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科学精神的内涵是求真、务实、创新、怀疑和坚持,人文精神的内涵是求善、以人为本,二者具有统一性。克服大学教育出现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分离不和谐现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和谐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