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王传贤老师在去年11月份举办的全省最佳教师评选观摩课上出的《颐和园》一课的教学,采用“确定目标、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五步教学法,很好地体现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的教学思想,给老师们提供了如何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精神的新的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2.
时下,探究作为新课程推崇的一种有利学生终身学习的方法,备受老师的喜爱和青睐。《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课标》还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可是,有些老师不分场合,不择时机,不管是否必要,无论是否有效,盲目地引导学生探究,就歪曲了探究学习的意义,造成低效空耗的教学。这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3.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不能单 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 学习的重要方式”自主探究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 方式。而传统的教学中’老师们往往讲授得过多,让学生自主 探究的机会过少,造成了学生不会自主学习,自主学习能力缺 乏。那么在教学中如何组织学生有效探究,提高学生的自主探 究能力呢?  相似文献   

4.
<正>新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与我国传统语文教学名著《学记》中关于教学相长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显然,教学相长,师生互动才是新课程倡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初衷。这种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不是学生孤立的单边学习行为,而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交互进行的双边活动。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应始终是在老师引导下进行的。从教的方  相似文献   

5.
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在《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教学中,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现了独特的教学风格。  相似文献   

6.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为了贯彻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实现教学过程和方法的根本变革,我们努力创设生活化的情景,积极搭建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平台,让学生在轻松愉悦、自主开放的环境中学习,课堂变成了“超市”,学生成了“上帝”,老师当了“服务员”,学生轻松完成学习目标,个性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不同的策略让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的学习,正是我们老师探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运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研究性学习方式,它的有效性体现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过程中,这里是“小数的性质”研究性学习的一个教学片断。  相似文献   

9.
陈晓娟 《学语文》2013,(5):37-38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实践研究也证明,自主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可我发现.每当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自主合作学习时,老师除了在他们中间穿梭就别无他事。我曾试图参与学生的讨论,可我的提醒、点拨往往指出了问题的答案,代替了学生探究的过程.这种方式肯定不对。那么,学生在进行自主合作时教师应该做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10.
课标“教学建议”中提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韵学习方式。在教学《麻雀》一课时,我围绕课标所提出的目标任务,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品读悟情,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1.
《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文言文安排在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此前,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经验,所以单淑玲老师将其教学设计重点之一定位为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无疑是准确的。"自主学习"体现着"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课标精神。在老师设计的"自主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探究精神、合作精神,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实施语文课程标准,就必须放飞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语文能力。2007年12月,我校选送滕秋华老师执教的《梅花魂》(第二课时)参加全国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这一基本理念 ,把课堂教学过程转变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 ,成为我们实现课程改革的必究之路。笔者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探索出语文课程教学在“交流、合作”的基础上进行的“自主、探究”学习模式 ,其具体做法是 :一、兴趣——自主、探究学习的源泉我在教学中以激趣为手段 ,为学生创设主动学习的情境。如教学《寓言两则》时 ,课前教师故作神秘地告诉学生 :“这节课老师让大家听两个…  相似文献   

14.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我省实施高中新课程以来,不少老师在进行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可是我们所看到的合作学习大多是学生自主学习后的课堂成果汇报阶段,看不见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具体过程。由四川省绵竹中学唐辉老师执教的人教版高一必修课文《小狗包弟》,是一堂学生真实践行语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实践课。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正式作为一种教学理念被提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如何把课堂教学过程转变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本人进行了初步探索,其具体做法是:一、兴趣———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源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内在动力。“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好”和“乐”所产生的探索知识的迫切愿望是克服一切困难的内部动力。例如,在教学“积不变规律”时,由27×3=81,…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精神,我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了实践探究. 一、从学习兴趣入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每位学生都有其独特性、差异性.教师只要采用合适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抓住时机进行引导,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高涨起来.  相似文献   

17.
《普通高中语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教学理念。教师作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的引领,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和学生一起建立起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机制,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唤醒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知识的构建,并从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他们感受到自主合作学习的快乐,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当前语学习中,  相似文献   

18.
王金芳 《山东教育》2011,(7):107-107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应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探究性学习作为我国新一轮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是一种包含着全新的教育教学思想的教学实践活动。在科学教学中,使学生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自行探究能力是培养学生科学认识方法的重要内容。基于以上认识。我认为老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行探索的能力,主要应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9.
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在《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教学中,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现了独特的教学风格。孙老师在学生充分读课文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20.
叶洪浩 《考试周刊》2011,(92):37-38
新课程改革推行已经有多年了,其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已深入人心。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遇到了困惑,特别是对怎样处理学生自主活动和教师指导的关系问题,觉得很难把握,往往是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效果却不见得好。下面先来看一看某老师教学《孔乙己》的一个片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