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近代湖南是反洋教最强烈的省份。湖南巡抚在处理反教案件的过程中,经历了由支持、矛盾到镇压的转变,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对近代湖南社会和基督教的传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湖南巡抚对基督教的态度的变化说明晚清湖南官吏自始至终是反基督教的认识是值得重新考虑的。  相似文献   

2.
周颖 《许昌学院学报》2005,24(6):114-116
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形成经历了一个由抗日反蒋-逼蒋抗日-联蒋抗日的艰难地探索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原则,不断根据客观刑势的需要调整其方针政策,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  相似文献   

3.
人与自然之间关系随着时间的流逝经历了从自然共同体、社会共同体到生态共同体的发展过程。人对待自然的态度和方式也经历一个从无到有,从以人类中心主义到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过程。同时,人自身也经历一个由“非人”到“人”的不断生成、发展的进化过程,这正是人在自身进化中一个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4.
凯恩斯经济学的基础和核心是“有效需求原理”,其“一般逻辑”之一是用适度通货膨胀刺激消费.从罗斯福到尼克松,美国政府干预经济的主要措施就是实施凯恩斯的反危机主张.然而,20世纪70年代初,由于恶性通货膨胀条件下人们正常的储蓄偏好及未来实际收入不确定性的增大等原因,美国经济中出现了一个不合逻辑的现象--通货膨胀的效应与预期目标相反,高通胀率伴随着高储蓄率.“储蓄热”不仅使赤字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刺激作用大打折扣,而且导致通货膨胀不可收拾,美国经济初陷“滞胀”困境.  相似文献   

5.
国民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陈独秀对于国共合作的态度,经历了一个由拒绝党内合作到同意有条件加入国民党,从“一切工作归国民党”到要求退出国民党的转变过程。他的这种态度的转变,主要是由于思想认识上的缺陷及实际斗争经验的不足造成的。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前期,为了控制严重的通货膨胀,我国实施了以紧缩为基本特征的财政政策。回顾和总结这一历史过程,对于今后科学合理的运用财政政策反通货膨胀,提高财政政策的宏观调控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建设社会主义必先认识社会主义。认识社会主义既不会一蹴而就,也不能一劳永逸。建国50多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片面到比较全面的过程,期间还伴随着曲折与坎坷。实践证明,只有正确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才能反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8.
必须抑制通货膨胀刘涤源“温和通货膨胀有益论”和“赤字财政无害论”是借鉴西方经济学过程中的一个理论误区。这些理论曾风行一时,现在也有所表现。西方国家最初运用温和通货膨胀政策是用以对付失业和经济不景气,后来赤字财政曾变为经常的手段,结果美国等许多国家的经...  相似文献   

9.
早期周作人与儒家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作人对儒家文化的态度似乎经历过戏剧性的变化:早期,他以激烈的反儒姿态开始了作为一个现代思想者的历程,随后又作为思想革命的主将,对儒家传统文化施以全面的抨击;然至二、三十年代后,他逐步亲近并标榜儒家,甚至以儒家自居,系统地阐释并宣传儒家思想。但这种变化只是一个表象,通过对周作人留日和“五四”时期有关思想的梳理,就可看出周作人在早期反传统姿态下对儒家文化的真实态度,及其早期思想与传统儒家思想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0.
<正> 鲁迅,作为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和文学家,他对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态度曾经经历了一个复杂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既与我国革命的发展相适应,又与鲁迅的思想发展相统一。概括地说,他对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态度经历了一个由接受而改造到失望而抛弃的过程。这个过程充满了革命的辩证法,贯穿于鲁迅前后期思想的转变,反映了鲁迅的思想特征。分析、研究这个过程和特征,不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鲁迅  相似文献   

11.
数学学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在关于课程目标的阐述中,首次大量使用了“经历、体验、探索”等刻画教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从而更好地体现了数学教学对学生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以及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要求。具体而言,就是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经历知识与技能形成与巩固的过程,经历数学思维的发展过程,经历应用数学能力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形成积极的数学情感与态度。  相似文献   

12.
《老人》一文是美国女作家凯瑟琳.安.波特的代表作之一。该文以波特童年时的生活经历为背景,提示了一个小女孩从对家族长辈构筑的过去的美好生活的幻象中觉醒,决心以现实的态度面对自己未来的过程。波特作为美国著名的文体大师,其作品在情节建构、叙述视角、象征运用等方面均有独道之处,本文将从如上几方面对《老人》一文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狭义上论述了反通货膨胀的代价,并且从确定适度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立足预防和早治,实行超前性反通货膨胀;把握好反通货膨胀政策的力度和节奏等三个方面,论述了降低反通货膨胀代价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由适应性行为的研究看美国智力落后概念的演变韦小满智力落后(mentalretardation)的概念曾经历了一个长期演化的过程。每一个时期其定义的每一次大的变化,都与适应性行为(adaptivebehavior)的研究水平有很密切的关系。本文将从适应...  相似文献   

15.
黄伟 《四川教育》2010,(9):37-39
学生学习任何知识和技能都要运用一定的方法,都要经历一个过程,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总会伴随一定的情感和态度.有一定的价值取向。因此,新课程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的课程目标。这个三维目标是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而不是独立的三个目标,它们是联系在一起的:新课程非常重视课程实施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文化身份研究是华裔美国文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视角。在华裔美国文学史一个多世纪的发展过程中,各时期的华裔美国人对文化身份的认同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有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他们在中美两个世界中对自我的认同经历了从固守中国到接受美国、到拥抱世界的过程。这种动态的思维对今天的文化发展与自我认同都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元白研究中,对待男女之情的态度一直是争论颇大的问题,有人认为白氏深情而元氏薄情,有人认为元氏同样一往情深。本文通过对元白婚恋及《长恨歌》、《莺莺传》等作品的分析,认为元白都经历了一个由追求自由爱情到逃避自由爱情的转变过程,不同的只是完成转变时间的早与迟,从而澄清了以前在这一问题上存在的误解。  相似文献   

18.
朱丽凤 《现代教学》2009,(10):58-58
课程标准中大量使用了"经历、体验、探索"等刻画小学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具体分析,就是要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换一个角度来思考问题,要让学生经历知识与技能形成与巩固过程,经历数学思维的发展过程,经历应用数学能力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形成积极的数学情感与态度。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小说起源于神话传说,在形式方面,经历了神话传说-寓言事故-逸史杂记-白话长篇的发展演变过程,在内容方面,经历了从谈神说鬼,扬道崇佛到作家以主动态度关注现实世界,社会生活以及人的灵魂的发展演变过程,总体上说,是一个神话色彩淡化而人的主题强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我国通货膨胀的问题的几种观点及我见章夏一九九五年我国经济工作的第一大任务就是反通货膨胀。年初的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目标是将通货膨胀率控制在15%左右。在今年上半年国家在加强宏观调控的基础上,状况有一些好转,农副产品价格涨幅得到控制,但通货膨胀的压力仍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