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武汉晚报》消息,著名作家王蒙2011年11月底走进武大"珞珈讲坛",与大学生们畅谈《文学的悖论》。在谈到文学是该"本天成"还是该反复"斟酌"  相似文献   

2.
樱花一直是武汉大学学子的骄傲,但这份骄傲随着一年年的樱花节,逐渐变成了无奈。4月5日媒体报道,随着樱花盛开季节的到来,大量游客把校园围得水泄不通。武大的学生们在网上学着用"咆哮体"大呼:我们是大学不是公园!武大学子的"咆哮"不是没有道理。今年清明期间,武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2012,(24):18-19
"东湖之滨,珞珈山上,山高水长,流风甚美",武汉大学不仅仅有着令人流连忘返的自然风光,这里的人文底蕴更是让人沉醉其中。雄厚的师资力量、厚重的文化积累和多产的精品课程成为武大学生蹭课甚至蹭考的绝对诱惑。而其中武汉大学"四大名嘴"的课更是异常火爆。面对武大如此多的魅力名师,学生们不禁言道:如果你没听过某某老师的课,你在武大这几年就白待了!  相似文献   

4.
<正>2014年9月10日,是武汉大学新生报到的日子。校长李晓红院士带领新生参观校园时,得知身边的一位同学还不足14岁,动情地说,"你是我们武大合校以来招收的最小学生,你真是我们武大的‘牛人’啊",同时嘱咐身边的工作人员要好好培养。此后,武汉、湖北乃至全国的许多媒体对这位"小牛人"进行了全面报道,"小牛人"一时成了"小名人"。这位引起武大校长和媒体关注的娃娃大学生叫汪逸凡,2000年11月25日出生,今年毕业于金寨县南溪中学。他不足11岁时就被六安一中破格录取,但高一  相似文献   

5.
八站公交的距离、六十年的历史情谊,这一次,两校面对面互问,走进校园、走进宿舍、走进课堂,新旧问题一网打尽。华科问有句话说"玩在武大,学在华科"。但我们相信武大也一定不乏学霸,他在哪呢?答:武大的学习氛围是比较浓厚的。图书馆每日8:00开门前,都会有不少同学等候,到了考试周,更是一坐难求。"满绩"在武大也并不是传说。只是武大的学生或许更倾向于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只要有心,行走在珞珈山中,处处都有可以学习的地方和事物。只是相对而言,  相似文献   

6.
刘大先 《大学生》2014,(17):32-33
正1983年,导演史蜀君根据武大中文系女生喻杉同名小说改编的《女大学生宿舍》可谓风靡一时。那是恢复高考后不久,大学生被称为"天之骄子"的时代,关于历史的反思、青春的意义、未来的追求,让这部电影引起了广泛的影响。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那时的大学生对于人生、社会、时代的思索,个人的命运总是与更广阔的社会背景联系在一起,而不是像后来的一些校园电影精神收缩,将目光关注于个体情感和成功学式的奋斗。  相似文献   

7.
牟勃 《大学生》2014,(6):40-41
正春天,流传着一句话,叫"三月赏樱,唯有武大"。其实,单纯的樱花并不能让人趋之若鹜,花都是一样的花,只是所在的地方不同罢了。能让这个"唯有"变得名符其实的,事实上是充满人文气息的武大校园,而作为全国重点文物的武大早期建筑,正是这种人文气息的灵魂。樱花城堡——女生住在全国重点文物里大家都叫她樱花城堡,但我还是喜欢叫它"老斋舍"。谁都知道,武大有一群女生,她们住在全国重点文物里。  相似文献   

8.
岳改玲 《新高考》2008,(4):65-65
没有门,只是一座牌坊--武大的气势,便开始彰显。更何况,她被称为中国最有气魄的校名:"学大汉,武立国。"有人说大学校园有座山是这个大学最大的福气,那武大不知道有了多大的福。在我们的校园里,珞珈山、狮子山、侧船山常年葱郁。武大傍山而建,所以地势渐行渐高,坡不离脚。  相似文献   

9.
叶青 《湖北教育》2013,(1):58-59
2012年12月7日@湖北日报:武大出新规支持师生"下海":教师可脱岗8年开公司。武汉大学推出新规,支持教师在东湖高新区创办科技型企业或文化创意企业,学校为其保留专业技术岗位3至8年,科技成果转让收益的70%,奖励给成果完成人及其团队。同时,鼓励并支持大学生到示范区就业与创业,学校每年设立100万元创业基金给予支持。  相似文献   

10.
遥远 《大学时代》2004,(8):14-15
不久前,第二届“南富士·武大创投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经过激烈的角逐,郑李辉领导ABLE创业小组获得了金奖,实现了他在另一个赛场上夺冠的梦想。  相似文献   

11.
守望春天     
没有哪一个春天,像今年的春天一样,让我们如此期待和渴望。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把大多数人封锁在家中。还有很多了不起的白衣战士和有关工作人员,正在没日没夜与疫情顽强抗争。这样的时候,春天似乎被大家遗忘了。微信群里,有人问:"等我们在疫情大战中胜利了,你最想做的事是什么?"问题刚刚抛出来,很多答案花朵绽开一般跳了出来。"我最想冲进春天的怀抱里,去闻一闻春风的味道。""我要去郊外寻找那株最顽强的小树,看它有没有在春天里重生。"还有人说:"我一定要去一次武大,看一看武大的樱花有多美。"  相似文献   

12.
校园     
《教育》2008,(14)
武大试水"政学分权"改革"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在于行政权与学术权分离。"武汉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经南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近年来,武汉大学推出了一系列以"回归学术"为  相似文献   

13.
贺丰波 《大学时代》2004,(12):27-29
周末本是学子们轻松一下的时候,却有不少同学背着书包忙碌奔波于大学校园的各教学大楼,原来他们在修读本专业之余还选择了双学位。同时,他们认为拥有两个学位证书,会在就业竞争中增加砝码和优势。在武汉地区教育部直属7所高校中,不少好学的大学生们都在力争拿跨校和本校双学位。可以说双学位已经成为部分大学生的一种时尚理念。今年教育部直属7校联合办学学生报名统计结果显示,7校2002级在校本科生中,共有2278名学生报名参加跨校辅修学习。其中有1260人参加武大辅修专业学习,631人参加华科大辅修专业学习,214人参加华师大辅修专业学习,另有约800名学生参加校内各专业双学位的学习。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就业难"是近年来人们不断谈论的相当沉重的话题.大学生就业难凸显了四个方面需要研究和解决的课题:一,大学生就业难不能仅仅看作是大学生们的就业问题,应该是包括农民工、下岗职工和无业待岗人员的整体性就业问题,同时也是中国的人口问题;二,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是解决问题的治本之策;三,高等教育结构体系必须适应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需要;四,观念转变与制度创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5.
<正>沈祝三!这是每一个武大学子都应该知晓的名字。沈祝三?武大学子或多或少都听闻过李四光、王世杰、李达,甚至农学家叶雅阁的名字:李四光和叶雅阁为武大选择了珞珈山这块风水宝地;王世杰作为首任校长,顶住压力,历经迁坟风波,奠定了武大基业;李达则是新中国成立后武大首任校长,也是迄今任期最长的校长,为武大发展倾注  相似文献   

16.
就业是民生之本,关系社会和谐与稳定.近些年来,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在每年"两会"召开期间,委员们最关注的一个话题就是大学生就业问题,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关系到社会千家万户、城乡和谐发展的一个大问题.而对统计学专业的毕业生来说就业更是难上加难,因为统计学专业相对来说是一个冷门专业,社会对统计学专业大学生的需求量是偏少的,统计学专业就业问题更加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17.
态度     
《大学生》2012,(11):44-45
萌,武大保卫部"三食堂重新开张,人员拥挤,保卫部提醒女生小心被揩油"、"开宝马的就一定是富二代吗?莫非你以为我们穿保卫服的就都是某丝?笑话!"、"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罪犯"、……人人网上,"武汉大学保卫部"的公共主页因其诙谐幽默充满时代感的语言,受到武大学子的热捧。(长江日报)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新的传播方式使新媒体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受到了大学生们的极力追捧与青睐,对大学生们乃至整个大学校园都产生了巨大而广泛的影响作用。然而,新媒体也是一把"双刃剑",它给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挑战。辅导员应如何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趋势,在新媒体时代下开展学生工作,这是摆在辅导员面前不得不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9.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心智发育成熟的关键期,因为学习、就业、恋爱和期望值等一系列问题,使之承受了很多的"压力"。医学生因为自身学习的特殊性和艰难性,肩上的压力感更甚。针对大学生特别是医学类大学生的"压力感"进行研究和分析,对于造就大学生们健全的心理人格,为未来培养合格的人民医生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提起武大樱花的来历,就要追溯到一段令人心酸的曲折往事。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创的国立武汉大学在珞珈山大兴土木,劈山建校,逐渐将这片原本乱石丛生、坟冢遍地的荒山野岭,变成了美丽的大学校园。经过9年的植树造林,珞珈山林木葱茏,花丛掩映,成为华中最好的植物园,被郭沫若盛赞为武汉三镇的"物外桃源"。然而,正当武大的发展势头蒸蒸日上之时,日军的侵华战争打响了。至1938年初,武汉形势吃紧,武汉大学开始迁往四川乐山。10月底,武汉三镇沦陷,武大珞珈山校园亦遭日军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