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通过选取6个测量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985工程”大学“质量工程”实施成效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985工程”大学“质量工程”建设项目评选相对公平、不同类型大学“质量工程”实施成效存在差异、国家级建设项目对“质量工程”实施成效有较高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4.
为提升日本大学的国际竞争力和国际适应性,日本于2014年正式实施为期10年的"顶级国际化大学"项目,遴选37所大学作为项目大学。从战略定位看,项目大学都有自己明确的战略定位;从战略举措看,项目大学要完成政府设定的通用指标和大学自身设定的个性指标;从战略外部保障看,日本政府委托日本学术振兴会统筹战略项目实施;从战略内部保障看,项目大学要每年向振兴会提交战略项目计划推进的年度评估报告,并接受振兴会的中期考核和终期评估。可见,日本探索出了基于"政府—大学—学会"的三螺旋型合作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之道,即作为行政力量的政府高度化介入、作为学术力量的大学特色化实施和作为第三方力量的学会无缝化参与。  相似文献   

5.
从大学治理的制度逻辑看,大学制度与治理是相互作用的,制度对于治理体系构建和治理实践起着指导和约束作用,治理实践和治理体系有助于制度的完善。大学制度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是在治理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完善的,是治理主体与制度实践互动的结果。在治理实践中形成的制度既包括正式制度,也包括非正式规则和习惯等。因此,制度逻辑不是说要去主观建构制度,而是说在制度认知、制度构成、制度运行与制度行为、制度评价的互动中实现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制度完善、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发展中,人的因素起着关键作用,要充分注重和发挥人的因素特别是治理主体的作用与价值。大学治理的制度逻辑的关键在于通过融通“大学之制”与“大学之治”,使得大学制度通过体制机制建设转化为治理体系,并使得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同时在治理实践中,补齐制度短板,完善制度建设,强化制度执行力,从而使制度逐步成熟定型,推动大学治理现代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治理共同体是新时代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强有力保障。治理共同体是一个关系治理系统,同时也是复合共同体、参与共同体和卓越共同体,它的教育诉求表现为:以权力为尊重服务、以合作开拓视野、以教师领导角色提升治理能力、以教学质量创建卓越文化。构建治理共同体需要整体性思维、制定战略规划、达成质量保证的共识、培育自治共治意识和形成平衡机制。治理共同体是大学有效治理的重要理念与行动。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项目制是公共财政支出项目制向教育领域的延伸,经过不断地融合与发展,逐渐内嵌于高等教育治理之中.作为一种新型治理模式,项目制符合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效率优先的逻辑,将抽象的高等教育发展需求转化为具体的项目为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发展服务,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得以凸显,为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构成"四力合一"的动力系统,...  相似文献   

8.
在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特征下,项目制治理模式在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但项目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遭遇了一些现实困境。随着国家深化体制改革的需要,优化项目制治理的路径是:转变观念,完善项目制设计;加强绩效拨款体制等制度建设,保障项目制功能发挥作用;加快形成多元共治体系,创设项目制有效运行的环境。  相似文献   

9.
"双元制"大学校企合作模式解决了德国就业难和失业的问题,为德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核心竞争力。"双元制"大学校企合作模式具有大学和企业双边培养、理论和实践双管齐下、学生和员工双重身份的特点,为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了可复制的模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项目制已经超脱其财政支持的范畴,形成了中国政治和社会制度下的一种治理体系和治理模式。它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已经超过了财政拨款的影响,项目制影响下的职业院校需要处理好科层管理与网络治理的关系、政府目的与学校目标之间的关系、高质量发展和绩效导向之间的关系。现实中,由于这些关系处理不当产生了二级学院的专业发展权弱化、学校自主发展目标定位模糊、片面化绩效导向形成的“反向激励”等治理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应以“嵌入式发展”思想实现学校发展与项目实施的统一、尊重二级学院的专业权并做好组织赋能、以权责清单机制明确职业学校治理关系、改革项目实施绩效的内容设置与方式设计。  相似文献   

11.
杭州市的民主治理取得了可喜进展,也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和高度赞扬。与此相关的是,杭州市的"城中村"治理也是成效显著,其突出特征为:强调"民生"、科学推进、注重现代意识和文化品质。不过,其局限性也是明显的,这主要表现在:单向度的发展、创生力的不足、理论性的薄弱。因此,如何以超前的眼光更新观念,确立"城"、"乡"发展的多元格局,将是未来杭州市也是整个中国"城中村"治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市场介入大学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市场介入大学开始就朝着主导大学的方向发展。大学要想不完全为市场所控制必须有对市场的制衡力量。政府、社会都是可能的制衡力量,但作为一种大学外部的影响力量,政府和社会的干预也有走向极端的可能。大学与政府、大学与社会的关系面临着重新定位和建构。对于大学来说,应立足时代又超越时代、扎根现实又超越现实、关怀社会又反思社会,在自主和控制之间寻求合理尺度,与市场、政府、社会保持适当距离,实现崇尚理性与追求功利、崇尚学术与适应社会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科层失灵,项目启动"是国家宏观治理方式变迁的有力概括。当前,项目制已成为一种新的国家治理体制。体制吸纳、嵌入与总体性支配惯习将项目带进高等教育的"中心",从而使高等教育被裹挟在项目制的规划框架之中。然而,项目制并非在颠覆性制度变迁中生成,而是在"保护体制存量,培育体制增量"的演进性制度变迁中"出场",形成了在体制内生发的"双轨制"国家治理模式。高等教育项目无法独立运作,而是在与科层制相互嵌套并受科层制控制中有效、顺畅运行。在国家宏观治理"双轨制"模式及高等教育项目的实践机制作用下,高等教育治理的"双轨制"得以形成。  相似文献   

14.
从"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到"双高"建设,高职院校项目制治理模式促进了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专业群项目制治理作为高职院校项目制治理的核心子项目,具有项目制治理特征和体系化价值.但是,目前专业群项目制治理还存在逻辑、效用和评价等三重限度,即逻辑层面存在事本逻辑、择优逻辑和管控逻辑等限度,效用层面存在资源依赖、运作经费和项目时限等限度,评价层面存在目标导向异化、第三方评价缺位和过度重视评价结果等限度.据此,高职院校专业群项目制治理的突破路径为:逻辑规避方面,应强化专业群项目的系统性治理、完善中标机制和优化政策执行体系;效用突破方面,应强化项目目标管理、完善经费管理机制和把握长效发展规律;评价优化方面,应完善专业群项目绩效评价体系、构型数字化全过程评价系统和构建第三方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5.
16.
中国近代大学积极地引进西方大学的"考试荣誉制",这既促进了考试制度的改革,同时也成为培养学生自治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在实践之中,却因大学生自治能力较差、"考试荣誉制"本土化改造环节缺失、中国近代大学考试管理制度本身的弊病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等因素的制约,使得这项考试制度改革无疾而终。当代大学推行"考试荣誉制"的基本思路在于:积极推进大学学业考试管理理念的转变并进行"考试荣誉制"氛围的营造,这是推行"考试荣誉制"的逻辑前提;深入反思中国近代大学推行"考试荣誉制"失败的主要原因,从而建立起有效的防范制度;加大对于"考试荣誉制"理论与实践探索的力度。  相似文献   

17.
牛津大学对世界高等教育的贡献之一,就是形成一套民主的、有效的"小大学"治理机制。这套机制不仅为牛津大学长期稳定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上和组织上的保障,而且为牛津大学赢得了举世瞩目的学术声誉。本文分析牛津大学现阶段的治理机制和特点,讨论其蕴含的理念和价值,旨在为中国高等教育管理者提供些许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和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教育组织。2006年以来,国家对高职院校开展了"示范校"、"骨干校"和"双高计划"等央财专项建设工程,这集中体现了国家对高职院校的项目治理逻辑。中央政府通过财政和行政激励对高职院校实施制度体系建设、政策试点和重点专项扶持,形成项目的资源集中优势和竞争择优效应。但是,教育项目制下的政策集中化也带来了一些"意外后果",如高职院校组织策略的向上聚焦、人才培养目标逐渐偏离市场、高职精英校和一般校的分化及教育资源分配的马太效应等。教育项目制的生成动因、内涵定义、运作逻辑、组织基础和效用限度等方面受到了传统科层制的影响,项目治理实质是在中央和地方政府多层"委托-代理"关系下,处理政策集中化和区域差异化的内在张力。  相似文献   

19.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校外培训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学科类培训机构大幅压减,培训行为明显规范。同时,校外培训机构治理中也面临财务危机加重、合同纠纷攀升、就业难题凸显、转型发展困难、变异培训增多等衍生风险。为此建议:(1)协调部门行动,全面强化义务教育学科类培训机构规范治理;(2)健全审批制度,切实加强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管工作;(3)采取综合措施,力促义务教育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转型发展;(4)维护群众利益,深入做好现有机构费用清欠和员工稳岗工作;(5)做好维稳工作,建立健全校外培训治理危机预警及干预机制。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在项目制课程教学研究中,将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体育制服设计投标项目引入教学过程,开展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质量为目标的实践教学活动。实践证明:基于真实项目的实践教学,对于提高了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加强学生综合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