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看图写话是低中年级的常见作文形式。在一次送教下乡活动中,一位教师这样教学看图写话-- 师:同学们,你们能在教室里找到词语吗?比如老师找到了“门”“窗子”,你们能找到吗? 生:我能找到“窗帘”“桌子”“凳子”。生:“老师”“电脑”。生:我能找到“作业本”“文具盒”。生:我能找到“举手”“发言”师:我能找到“勇敢”“自信”。生:我能找到“专心”。  相似文献   

2.
《劝学》篇中注释(1)“[能水]指游水。能,动词。”这条注释值得商榷。“能水”怎么可以释为“游水”,而且还作了补充说明“能,动词”。这一补充就引导读者作这样的理解:“能”等于“游”。这是读者凭借整个注释的语言信息作出的唯一理解。“能”怎么等同于“游”?“能”是“能够”、  相似文献   

3.
在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中适度“留白”,给幼儿留下更多的空间,往往能让游戏活动更精彩。区域“留白”,能为幼儿留出选择的空间;材料“留白”,能为幼儿留出想象的空间;规则“留白”,能给幼儿留出创造的空间;指导“留白”,能为幼儿留出探索的空间;分享“留白”,能给幼儿留出表达的空间。  相似文献   

4.
一、明确写人习作的“度”写人习作要明确“能写”“简单”“记实”之要义。“能写”,其中“能”就是:能够,会。“能写”就是能够写,会写。从写人的角度看,那到底怎样才算是“能够写”、“会写”呢?应当说,只要学生在写作时能够做到用以表现人物性格品质的事例,内容具体,情感真实,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语文里,那一片叶子是神奇的。这个“小东西”能让人感受到“大局面”,所谓“一叶知秋”;而这个“小东西”也能让人看不到“大天地”,所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相似文献   

6.
结合对文、异文等语料,考证佛典文献中“或能”一词的意义就是“或”,“能”作为词缀,不表示实在的意义。综合考察“傥能”、“脱能”、“容能”、“必能”、“极能”等“一能”复音结构,指出“能”作为词缀在汉译佛典中广泛运用;在此基础上尝试着对词缀“能”的产生理据作出解释。  相似文献   

7.
沈从文的时间意识与死亡意识相生相成,构成沈从文“生命哲学”的重要而又特殊的组成部分。他认为时间的魔力巨大,能消融生命,能治疗痛苦,还能造就创作;他的时间意识停留在“过去”,具有“过去式”、“静态化”与“突变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个古老的象形文字,“教”原是“子”的边上站着一个手执教鞭的人的形象。“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含义是“凡能率众能牧民者,谓之师”,《学记》中这样说:“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这些充斥着浓厚的专制主义的味道。因此,传统教学观念把“教学”看成了教师纯粹的“教”,教师在课堂上就是一个表演者,学生是“观众”、“看客”。评价一节公开课、示范课或观摩课的标准,也是看老师口语表达怎么样、知识构建是否合理、  相似文献   

9.
《全日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中指出:思想品德课要进行考查。考查的内容包括知识、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行为表现几个方面。“知”是“能”和“行”的基础,“能”是“知”的发展和“行”的前提,“行”是“知”和“能”  相似文献   

10.
人教版初中(生物)第二册第八章“新陈代谢”图IV-63“‘新陈代谢过程图解”存在不足,应加以改进。l不足之一“能显”这一对象的变化在“图解”中体现不够明显。改进:在“食物”、“营养物质”上加实线框,下方另用虚线框标明“贮能”;将“建造细胞”、“贮存备用”后括号内的“贮能”移至下方并改用虚线框标明,上面仍用实线框月以上四者物质和贮能实际上是不可分的,故再用实线框将两者框在一起。另外,“能把”、“热能”、“生理活动的动力”也改用虚线框。然后另用虚线箭头将以上六者连起来表示“能拉”的变化,用虚线框和箭头是…  相似文献   

11.
孙林 《甘肃教育》2003,(9):25-25
2001年10月第2版高中第四册《语文》第21课《逍遥游》节选部分正文下注释(42)对“而”的注释为:而,通“耐”,能。杨树达《词诠》对“而”的解释有一条是:(三)助动词,假作“能”字用。……按《庄子·逍遥游》篇云:“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亦假“而”为“能”,作名词用。看来,杨先生是认为“而”通“能”的。《文言虚词通释》对“而”的解释中最后一个义项是:[附]名词,能力,才能。是“能”的同音假借。举的例子也是《逍遥游》中的句子,而且在上一个义项后加有按语:“而”和“能”古音同属“之”韵,“而…  相似文献   

12.
论素质教育的时代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质教育处于“知识经济”时代 ,它必须是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国际意识的教育 ;素质教育处在“重生存生活方式”的时代 ,它必须是能培养学生学会生存的“完人教育” ;素质教育处于“多元化”时代 ,它必须是能培养学生个性的教育  相似文献   

13.
科学、合理地创设高质量的问题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思维,还能促进学生“四基”与“四能”及“三会”能力的发展.“思考性”与“现实性”是问题情境的本质,把握好创设问题情境的“三区”能有效提高问题质量.创设问题情境需注意如下几点:创设衍生性主题,揭露知识的本质,问题遵循序列性.  相似文献   

14.
有趣的填空     
复习非金属元素化合物的知识时,组织学生进行“有”与“无”对比,“能”与“不能”对比和“十个之最”的对比联想,能提高学生复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敦煌变文中的助动词“能”穷尽性描写和历时比较,可见古代汉语也已产生的助动词“能”的基本意义在敦煌变文中继续使用并延续到现代汉语;引申意义变化较大,古代汉语所没有的表“某种用途”、“情理上许可”等意义已在敦煌变文中使用,而现代汉语助动词“能”表示“环境上许可”的义项尚未出现。敦煌变文中的助动词“能”不仅继承六朝以来形成的“助动词+vP+不”的反复问句式,而且具有了现代汉语反复问句结构的“~不~”式。  相似文献   

16.
教育的悖论     
“上帝能创造一块连自己也举不起的石头吗?” 这是狡猾的无神论者对基督徒的一个经典性的刁难,其目的是借以反驳“上帝万能”的结论。你回答“能”与“不能”都会上当:你说“能”,那么就意味着世界上还有一块石头是上帝举不起的,而连一块石头都举不起,那还能算是“万能”?你说“不能”,那么,就等于说“上帝不是万能的”——因为连一块石头都造不出,谈何“万能”?  相似文献   

17.
神奇的植物     
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植物是没有情感的,更别说智慧了。然而,随着科学家对植物的深入研究,他们惊奇地发现,许多植物为了生存,不仅能“看”,能“睡”,而且还能“吃”。  相似文献   

18.
面时中学数学中一些“难学”、“难教”的内容,如何寻求一种“适切”的教法和学法,达到化“难”为“易”的功效.这要精心设计问题,用“问题引导学习”,采用问题串、变式串来搭建“脚手架”,用设问来启发学生自主探究,逐步形成一种能理解、能探究、能化“难”为“易”的数学思想和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19.
尉媛媛 《现代教学》2014,(1):144-144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能将教育隐形,如何能让批评无声,如何能让教育水到渠成,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至高境界。条条大路通罗马,每个班主任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套“法宝”,而我的“法宝”就是“巧用故事、化解风波”。  相似文献   

20.
《科技文萃》2013,(10):42-47
中国梦并不是最近才有的。或者说,我们太过含蓄,没有将其作为一种口号喊出来,而是默默以此为信仰与执念。什么是中国梦?其实,它没有那么复杂,可以看作是“我能”、“我们能”、“人人能”的代称词。而“能”最为可贵,代表着一个人、一个民族的处世态度与做事决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