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焦剑 《四川教育》2008,(11):46-46
我曾经见过这样一个例子:在一所国际学校,老师给各国学生出了一道题:“有谁思考过世界上其他国家粮食紧缺的问题吗?”学生们都说“不知道”。非洲的学生不知道什么是粮食.欧洲学生不知道什么是紧缺,美国学生不知道什么是其他国家,中国学生不知道什么是思考。显然,这只是一个笑话。但是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中,时常会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有效地进行思考,不懂得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甚至出现死记方法和套用题型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前一段时间在榆次培训听做报告的老师讲了这样一则让人感到苦涩的故事:在美国某国际学校里,老师给各国学生出了道题:有谁思考过世界上其他国家粮食紧缺的问题吗?学生有各种各样的回答,非洲学生不知什么叫粮食;欧洲学生不知什么叫紧缺;美国学生不知什么叫其他国家;而中国学生竟然不知道什么叫思考。  相似文献   

3.
学会倾听     
说到倾听,我想到不久前看到的一个笑话。在一个有好多国家的学生参加的聚会上,一位老师问:就其他国家粮食短缺,请大家谈谈自己的意见。美国学生说:什么叫其他国家?(不知道还有其他国家)欧洲学生说:什么叫短缺?(他们不缺少粮食)中国学生说:什么叫谈谈自己的意见啊?(学生不知道什么叫“谈谈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4.
有这样一个流传已久的笑话:在一所国际学校里,老师给各国学生出了一道题:“有谁思考过世界上其他国家粮食紧缺的问题?”学生们都说“不知道”。非洲学生不知道什么叫“粮食”,欧洲学生不知道什么叫“紧缺”,美国学生不知道什么叫“其它国家”,中国学生不知道什么叫“思考”。看完这个让人笑不起来的笑话,我禁不住在想:是谁偷走了我们的孩子的思考能力?越俎代庖使孩子失去了思考的机会一位国际幼儿园的老师曾对我讲过这样一个事例:亲子活动时,孩子们在一起玩沙土。一个外国孩子用小铲子把沙子往漏斗里装,漏斗会漏,沙子总也装不满,他就用指头…  相似文献   

5.
笔者曾经在《语文学习》期刊中读到:“面对记者‘请对其他国家粮食短缺的问题,谈谈你自己的看法’的发问,欧州的小朋友不知道什么叫‘短缺’;拉美的小朋友不知道什么叫‘请’;非洲的小朋友不知道什么叫‘粮食’;美国的小朋友不知道什么叫‘其他国家’;而中国的小朋友不知道什么叫‘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陈涛 《西藏教育》2011,(5):30-33
前几天,看了一则幽默,说:“某国际学校的老师出了一道开放性问题:你对其他国家的食物短缺有什么自己的看法?非洲学生问:什么叫食物?欧洲学生问:什么叫短缺?美国学生问:什么叫其他国家?中国学生问:什么叫自己的看法?”,看完之后,我没能被这些可笑的现象搞笑,而是陷人了深深地思考。  相似文献   

7.
看到这样一则小幽默:“某国际学校的老师出了一道开放性问题:你对其他国家的食物短缺有什么自己的看法?非洲学生问:什么叫食物?欧洲学生问:什么叫短缺?美国学生问:什么叫其他国家?中国学生问:什么叫自己的看法?”我不仅没有感到好笑,反而被深深地刺痛了。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我没有能力从宏观的视野分析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也无法提出什么高瞻远瞩的解决方案。我只能从自己的课堂人手,发现一些问题,再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我做起,  相似文献   

8.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了~则这样的笑话:联合国出了一道题目,请全世界的小朋友回答——“对于其他国家粮食短缺的问题,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结果,没有一个国家的小朋友会回答这个问题。因为,非洲小朋友不知道什么叫做“粮食”;欧洲的小朋友看完题目后不知道什么叫“短缺”;拉丁美洲的小朋友看完题目后不知道什么叫做“请”;美国的小朋友看完题目后不知道什么叫做“其他国家”;中国的小朋友看完题目后不知道什么叫做“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小幽默     
《学习之友》2012,(11):44-44
@当时我就震惊了:某国‘际学校的老师出了一道开放性问题:“你对其他国家的食物短缺有什么自己的看法?”非洲同学问:“什么叫食物?”欧洲学生问:“什么叫短缺?”美国学生问:“什么叫其他国家?”中国学生问:“什么叫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阮旭日 《广西教育》2012,(24):59-60
“同学们知道我叫什么名字吗?”“知道!您叫虞大明老师。”“那老师小时候叫什么知道吗?”“虞小明。”“老了呢?”“虞老明。”与学生一段风趣的对话,引出了课堂的一片欢笑,虞大明以自己独有的亲和力,从容地走进了学生的世界。4月,借“2012‘绿城之春’全国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观摩活动”的机会,记者走近名师虞大明,聆听了他的精彩授课。  相似文献   

11.
<正> 某杂志上有这样一则消息:有人出了一个给全世界学生回答的考题一“谈谈你对非洲粮食问题的看法”。结果是:美国的学生不知道何谓“非洲”;非洲的学生不知道什么是“粮食”;中国的学生不懂什么叫“看法”。这则带有讽刺意味的幽默说明了一个问题,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存在着弊端,那就是满堂灌,题海战术,从教材到教材,学生根本没有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时间和空间,更没有提出自己看法的机会。课堂教学应倡导“始于问题,终于问  相似文献   

12.
电视里正在播放一个谈话节目,主持人谈及一个幽默。他说,联合国某组织在全球各大洲的儿童中搞了一个调查——“请谈一谈对其他国家粮食短缺问题的独特看法。”你猜怎么着,结果是各大洲的儿童居然都因为无法理解这个问题而不能回答。欧洲的孩子不能回答是因为不知道什么是“短缺”,非洲的孩子不能回答是因为不知道什么叫“粮食”,美国的孩子不能回答是因为不知道什么叫“其他国家”,而中国的孩子不能回答是因为不知道什么叫“独特看法”……主持人话落,满座笑起。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我却难以付之一笑。由此,我想起一个真实的教学片断。一位…  相似文献   

13.
牢笼     
曾有这样一个故事:联合国准备在全世界搞一次儿童征文比赛。征文题目为:“请以非洲粮食缺乏为题,谈谈自己的看法”。结果这个题目在全世界不少地方都出了问题,因为西欧儿童不知什么叫“粮食”,美国儿童以为美国就是世界,不知道什么是“非洲”,而中国等国家的儿童则不知道什么叫“自己的看法”。ZUOWENSHIJIE先不说美国儿童表现出的美国霸主形象,西欧的经济优越以及非洲的贫困无粮,这都是些无可非议的社会事实。我只想问:为什么偏偏中国孩子遇到的问题却是不知道什么叫“自己的看法”。我记得有那么一句话:没有什么都不算是悲哀,真正的…  相似文献   

14.
幽默     
《教师博览》2010,(3):32-32
开放性的问题 某国际学校的老师出了一道开放性问题:你对其他国家的食物短缺有什么自己的看法?非洲学生问:什么叫食物?欧洲学生问:什么叫短缺?关国学生问:什么叫其他国家?中国学生问:什么叫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李锦莉 《陕西教育》2006,(11):41-41
什么叫“动”?那就是让学生动眼、动耳、动口、动手、动脑.通过“动”,使学生在精神、心理思维和身体活动诸多方面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去,从而激发兴趣,培养创新、多向思维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这句话道出了“问题”对于发明的重要性。其实,课堂教学的起点也在一问,学生思维的火花全靠教师的妙问来点燃,因为“问题”可以推动学生学习愿望的产生和思维品质的形成。课堂教学提问的关键,不在于让学生知道要学习的是什么内容,而是要让学生明白:我已经知道了什么,我还需知道什么,我怎样才能知道得更多。教师在课堂上要巧妙设问,  相似文献   

17.
自己的看法     
佚名 《现代语文》2005,(4):35-35
网友传了一个笑话给我:联合国出了一道题目,请全世界的小朋友作答:“对于其他国家粮食短缺的问题,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结果,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小朋友回答这个问题。因为,非洲的小朋友看完题目后不知道什么叫做“粮食”;欧洲的小朋友不知道什么叫做“短缺”;拉丁美洲的小朋友看完题目后不知道什么叫做“请”;美国的小朋友看完题目后,不知道什么叫做“其他国家”;亚洲的小朋友看完题目后,不知道什么叫做“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电视里正在播放一个谈话节目,主持人谈及一个幽默。他说,联合国某组织在全球各大洲的儿童中搞了一个调查——“请谈一谈对其他国家粮食短缺问题的独特看法。”你猜怎么着,结果是各大洲的儿童居然都因为无法理解这个问题而不能回答.欧洲的孩子不能回答是因为不知道什么是“短缺”,非洲的孩子不能回答是因为不知道什么叫“粮食”.  相似文献   

19.
稍有教学经验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看了学生的数学或物理作业,大抵能知道老师在课堂上教了什么;而看了学生的语文作业,则多半不知道老师在课堂上教了什么,学生的语文作业多半与教师的“教什么”无关。  相似文献   

20.
最近,我参加了一个以培养“搞笑”能力为目标的培训班,培训班的上课内容之一就是狂背“搞笑”教材。这本教材可是内部资料啊,很保密的。我本来不想“献丑”,无奈你们都是我的好朋友,我就公开其中一部分吧,你们看了以后,不可以传给其他人看哦!第四章联合国的难题联合国给全世界的小朋友出了一道题目:“对于其它国家粮食短缺的问题,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结果,看完题目后,非洲的小朋友,不知道什么叫“粮食”,欧洲的小朋友不知道什么叫“短缺”,亚洲的小朋友不知道什么叫“自己的看法”,拉丁美洲的小朋友不知道什么叫“请”,台湾的小朋友不知道什么叫“国家”,美国的小朋友不知道什么叫“其它国家”。联合国秘书长急了,连问:“这是为什么?”第八章整人的绝招某中学,有两学生在吵架。甲说:“你敢欺负我啊?我打个电话就可以找人来整你!”乙说:“一个电话?你打啊,我才不信呢!”甲真的跑去打电话了,回来的时候放了一句狠话:“30分钟后你就知道我的厉害!”30分钟后,学校的广播响了:“乙同学,请到教务处来,有人找。”乙虽然有点紧张,但想想是在教务处,应该不会有人敢打他。于是他去了教务处,一个头发染成金色的青年走过来问他:“你是乙同学吗?”乙说:“我就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