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操红 《大众科技》2008,(5):77-78
针对国情,从无障碍环境实施形式、实施要点、实施措施等三方面进行探讨,对我国无障碍环境的实施与推动提出可行性建设意见,以求达到无障碍环境的最终目标—共通的环境。  相似文献   

2.
从认知障碍角度探讨无障碍网络信息环境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构建和谐信息社会目的出发,分析了认知障碍人群的认知特征及网络需求,并把他们纳入网页设计目标群中,推荐一系列无障碍网页开发流程和无障碍的网页设计,为认知障碍人群创造一个信息公平的无障碍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3.
全面分析Web无障碍建设所涉及的概念、研究现状、标准和技术等.在介绍Web无障碍起源和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视障人士的信息需求与Web无障碍的研究价值,然后着重分析国内外Web无障碍网站的设计标准,以及Web无障碍辅助技术和Web无障碍网站构想,最后为Web网站的无障碍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国内Web信息资源无障碍化建设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樊戈 《现代情报》2005,25(8):13-15
本文首先分析了Web信息资源无障碍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并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发展状况,然后着重从意识、策略、技术三个层面就如何构建国内Web信息资源无障碍化建设环境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从网络信息无障碍的角度探讨缩小数字鸿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简单介绍网络信息无障碍和网站无障碍设计的基础上,从网络信息无障碍的角度探讨如何缩小数字鸿沟.重点论述网站无障碍设计在缩小数鸿沟中所起的作用,如何通过网站无障碍设计来缩小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青少年和中老年人之间的数字鸿沟,残疾人和健康人之间的数字鸿沟.  相似文献   

6.
赵雪松 《情报科学》2007,25(12):1786-1789
文章从图书馆门户建设、数字化学习环境的构建、读者咨询与文献获取的无障碍环境构建等方面入手,探讨了高校图书馆数字化服务环境的总体构建。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技进步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无障碍建设成为残疾人无障碍建设的重要内容。总结了信息无障碍建设在我国的实践成果和障碍,结合社会排斥理论,从制度排斥、教育排斥、观念排斥3个方面,对信息无障碍建设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促进我国信息无障碍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正在开展的图书馆网络建设出发,讨论了网络运行中面临的信息资源交流的标准化问题,毕竟只有实现资源无障碍共享,才能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王引 《大众科技》2010,(3):111-112,83
在阐明我国城市无障碍环境建设背景的基础上,指出我国无障碍公交车设计的重要意义。将无障碍公交车设计的主要影响因素归纳为使用者因素、审美因素、可持续因素、社会因素和经济因素,重点对无障碍公交车的车门区、车厢内部以及信息和交流设备的设计要点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城市无障碍道路建设在城市环境建设中是早做工作早省钱,晚做工作费力又费钱,加快建设城市无障碍道路不仅方便了残疾人、老年人,也为城市越来越好的生活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相似文献   

11.
Web2.0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Web2.0是近两年兴起于Web服务领域的一系列软件、标准和模式的总称,它在图书馆领域也逐渐得到应用.本文首先分析了web2.0模式和学科化信息服务的特征,然后分析了传统的学科馆员和信息门户建设的不足,对Web2.0模式下学科信息服务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对学科化信息服务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Web2.0环境下面向社会语义的信息构建的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立论于世界2与世界3的互动障碍,在Web2.0的网络环境下探索人—人之间互动模式所引发的网络信息资源的新的信息组织方法,并结合现实中的案例探索性地提出了Web2.0环境下面向社会语义的信息构建的认识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论述Web2.0网络环境特征,分析Web2.0环境下非正式信息交流的内容和过程.在研究非正式信息交流行为的主体、表现形式及特点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了基于Web2.0的非正式信息交流行为模式.  相似文献   

14.
2008年4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修订版)正式通过,并于同年7月1日起施行.该法案明确信息无障碍是残疾人实现权利平等和融入社会的保障.阐述了新版<残疾人保障法>修订背景以及其中与信息无障碍环境建设有关联的条款;讨论了该法在构建信息无障碍环境实践操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最后探讨如何利用<残疾人保障法>为构建信息无障碍环境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以信息评价为切入点,通过介绍互联网由Web1.0到Web2.0的承接与发展,将传统模式和当前网络模式下的信息评价进行比较,讨论Web2.0环境下信息评价的一些新特点和可能的发展趋势,并以此为基础对当前高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拓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Web2.0技术的广泛普及和科学研究任务的复杂性提高,信息查寻领域的单用户范式越来越显示出局限性。基于此,本文阐述了科研工作者合作信息查寻行为研究的基本进展,从个案观察分析法、访谈法、调查统计分析法3个不同视角反映学术信息合作查寻的通用研究方法,并针对研究任务的复杂性、研究任务的创新性、科研工作者的知识结构和认识能力、信息查寻的社会性4个层面,提出了科研工作者合作信息查寻行为发生的动机,讨论了其对信息查寻环境优化、查寻系统构建与改进的影响。
Abstract:
With the wide popularization of Web2.0 technology and the growing complexity of the task for scientific research,the single user paradigm in information seeking field has more and more limitations.Based on this,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sic development of the research on collaborative information seeking behavior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personnel.The paper reflects the general research method of academic information collaborative seeking from 3 different perspectives of case observation analysis,interviews,and investigation statistical analysis.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motiv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personnel in collaborative information seeking from 4 aspects,that is,the complexity of research task,the innovation of research task,the knowledge structure and cognition capability of scientific research personnel,and the sociality of information seeking.Finally,the paper discusses the influences on the optimization of information seeking environment,and the construction and improvement of the information seeking system.  相似文献   

17.
裘江南  杨畅  王婧贤 《科研管理》2006,40(12):94-104
随着Web2.0的发展,知识建构呈现出新的特征:用户不再是单纯的知识“接收者”,还是知识“创造者”,知识建构由单向的认知建构向双向的认知和社会协同建构转变。文章在分析了Web2.0环境特征的基础上,结合认知建构主义与社会建构主义理论,提出Web2.0环境下的认知系统和知识系统协同建构模型,揭示了其中的认知与社会的协同建构机理。文章阐述了其中知识内化与知识外化的双向建构过程,个体的认知系统是通过内部同化拓展认知结构,通过内部顺应学习改变其认知结构,进而通过外部同化和和外部顺应建构知识系统。其中认知冲突是刺激认知系统与知识系统向前演化的主要驱动力,能够促进内部顺应与外部顺应的发生;而交流与沟通则是两个系统间相互作用的中介,也是解决个体之间和群体之间冲突的手段。最后,以维基百科为例对模型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  相似文献   

18.
网络信息资源表现出一定的生命特征,突出表现为信息唤醒效应。本文从“价值、渠道、需求”三方面阐述了网络信息唤醒效应的形成条件,并重点对网络信息唤醒效应产生的原因进行系统性总结归纳,提出触发网络信息唤醒的相关对策,以期对网络信息的组织和存储提供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文本体的自动获取与评估算法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下一代互联网,即语义网中,信息模式建立在本体描述之上。由于手工构建本体是一项工作量巨大并且繁杂的任务,因而,能否自动构建本体正逐渐成为语义网使用的关键性要素。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对比和借鉴了国内外本体自动获取的方法和思路,将中文领域本体的提取划分为文本预处理、本体抽取和本体关系获取三个阶段。接着,本文讨论了这三个步骤所涉及的算法,包括基于统计模式对文本抽词、基于奇异值分解从词—文档矩阵中提取本体、基于语义相似度对本体进行聚类等。对于本体自动获取的效果评估,本文提出了利用计算手工和自动两种方式得到的本体相似度来进行衡量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