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冷眼冷笔、冷嘲冷讽是张爱玲小说的一大特点.张爱玲小说辛辣地讽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旧上海冷漠虚伪的家庭人际关系,讽刺了人的种种愚昧、虚荣、冷漠和自私,也讽刺了其他种种可笑的事物.鲁迅的讽刺艺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的讽刺艺术属于"有我之境"的讽刺艺术,而张爱玲小说的讽刺艺术是"无我之境"的冷眼旁观、冷言冷语,然而,在冷静的剖析与无情的讽刺背后隐藏的却是悲天悯人的情怀.张爱玲对芸芸众生有着一副菩萨般慈悲的心肠.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托妮·莫瑞森小说创作特点的分析,集中讨论了美国黑人女性在成长经历中所遭遇的种种磨难,强调了莫瑞森作品对肤色和性别"双重桎梏"的突破.  相似文献   

3.
欧洲小说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古希腊至文艺复兴初期为"前小说时代",是欧洲小说的孕育生成时期,此时的神话、史诗、戏剧、骑士传奇以及原始小说等叙事文体都在不同方面、不同程度对后世欧洲小说的孕育生成产生重要影响;文学复兴初期至18世纪为"客观小说时代"之初级阶段,是欧洲小说的诞生、发展时期,以"故事为中心"的游历小说是此时小说的主流类型;19世纪为"客观小说时代"之高级阶段,是欧洲小说的高峰时期,其主流小说类型为"人物为中心"的现实主义小说;20世纪为"主观小说时代",是欧洲小说的嬗变转型时期,以"思想、意绪为中心"的种种现代、后现代主义小说是这一时期小说的主流类型.  相似文献   

4.
麦克尤恩的《赎罪》在叙事形式上具有元小说的种种特征。虽然《赎罪》进行了元小说的叙事,但是它并没有与现实主义传统截然断裂。这样的形式特点不仅突出了主题"赎罪",而且解构了"赎罪"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以静观默察的观照方式把握审美对象并颇具道家色彩是阿城小说的一个特点,作家也因此被认定是道家文化和寻根小说的代表.但阿城对此并不认可.确实,如果我们把阿城置放到更大的历史景致中来探讨,就会发现阿城小说并非如此的单一,而是具有丰厚而复杂的内涵.在舒缓的叙述背后,作家以阴冷的"弑父"目光审视中国当代历史的进程,观照了处在历史夹缝中的中国人种种触目惊心的变相和"自我"迷失的荒诞场景.因此,阿城的小说创作并非向传统文化的回眸,而是以传统文化为基点,透视当代的"中国文明"、当代的中国革命和当代中国人灵魂的境况.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小说从诞生时已经沿着两条道路行走,即形成了所谓"雅"、"俗"两种类别的小说模式。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两条道路合流交叉的倾向日趋明显,张爱玲的小说成为雅俗合流之中一道亮丽的风景。本文通过分析其小说集《传奇》对五四新小说的若干元素的吸取、融会,欲辨析其间对雅文学承继与融合的种种表征,借此总结其创作经验,为中国现代小说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从中国文化的核心部分"家族文化"角度审视中国现代小说.通过对家族文化的代表文献"家范"的形成及内容的梳理,考察其对作为同一文化层面的中国现代小说的影响,从宏观、微观的不同角度把握现代小说作品所演绎的传统家范在转型期的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状态,说明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学之间仍具有的某种脐血关系.  相似文献   

8.
一、数字的意义和无意义 讨论伯尔的小说《在桥边》的意义,当然可以从选人教材的开头一句人手——"他们替我缝补了腿",根据叙述者"我"的伤残不能有大作为,以说明德国战后小人物的命运以及社会背景;也可以从小说中"我"数数字的职位,联系到伯尔曾经提及的统计部门职员身份,①以探讨小说中叙述者的思想感情与作者工作状况的联系.但是,这样的讨论,也许都比较迂回,还不如直接把构成小说核心内容的一部分,即关于"我"在桥边数过往行人的种种描写,加以充分讨论.  相似文献   

9.
"火"及火意象在小说《简·爱》中被反复提到,被赋予了种种情绪、气氛及至主人公命运的深层次内涵,本文将从愤怒之火、爱情之火、温暖之火、生命之火来谈谈"火"在这部小说中的意象。  相似文献   

10.
博尔赫斯是一个令人着迷的人,一个被称为"作家中的作家"。他创造的一个又一个迷宫,让我们改变了关于小说的观念。他打破了小说的种种清规戒律,小说由此获得了更自由的存在,以及无限的可能性。而小说之存在前提,乃在于人之存在,因此小说之存在和人之存在具有内在的逻辑关联。这是走近博尔赫斯世界的一条根本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