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先经常要钱去摊上吃早点、最不喜欢吃稀饭的洋洋,现在却一清早就喊妈妈煮粥,还说最爱吃妈妈煮的粥;原先每逢双休日就缠爷爷去青少年宫坐碰碰车,现在双休日却主动在家里打扫卫生、跑医院为爷爷送汤喂水;原先是三天两头要买作业本,现在是作业本正面写完了又在背面写……洋洋为什么会有如此明显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营养速递     
《父母必读》2014,(4):83-83
正煮粥的用水量不同年龄段的宝宝对粥的稀稠和饭的软硬需求不同,而米粥的硬度则由用水量来决定。辅食添加,食物剪刀来帮忙!在宝宝的辅食添加中,食物的体积是应当注意的一个方面。给孩子吃的蔬菜和其他食物,要切得比成人吃的食物体积小。吃太长纤维的食物容易塞牙,造成宝宝接受这种食物的程度降低。简单的操作方法是:  相似文献   

3.
刺槐花又开     
楼下的刺槐又开花了,它让我想起了我的老家。我的老家在一个小村庄,那个小村庄很有些刺槐。待杨柳绿了好些时日,它们的枝头才露出细细的枝芽;待桃花随了流水,它们才开出满树的花朵。杜甫的“千朵万朵压枝低”,在我看来,好像就是写它们。刺槐一直是我的至爱。它开得豪放,香得浓郁,挺实在的。听祖母说,以前家里穷,曾用刺槐花煮粥吃。我当时就想,那一定是难得的美味吧——因为它的白,因为它的香。但祖母却不煮,吃刺槐花粥就成了我儿时的渴望。几乎每年,对着盛开的刺槐花,祖母一边忙自己的,一边都要说起“粥”的往事,就是她不说,我们也会老话重…  相似文献   

4.
父亲的粥     
金梦 《当代学生》2012,(12):45-46
我躺在床上,盖着一层厚厚的被子。季节的转换使我原本就不强壮的体魄被流感击中,只能躺在床上。厨房里传来轻微的响声,那是父亲在为我煮粥。很久没有吃过父亲煮的粥了。小时候父亲每天为我煮粥。我喝粥,辅之以一碟榨菜、一块豆腐乳。冬天的早晨,我是在喝粥的温暖中度过的。  相似文献   

5.
色尘 《母婴世界》2010,(5):56-57
要瘦身,就不能吃得太好;要产奶,就必须要吃好。准妈新妈头痛了:让宝宝吃好呢,还是让身材keep好?下面两道粥,让妈妈keep fit又不影响奶量,鱼与熊掌兼得!  相似文献   

6.
孔子的一位学生在煮粥时,发现有肮脏的东西掉进锅里去了.他连忙用汤匙把它捞起来,正想把它到掉时,忽然想到,一粥一饭都来之不易啊.于是便把它吃了.  相似文献   

7.
佚名 《语文新圃》2010,(1):35-35
孔子的一位学生在煮粥时.发现有肮脏的东西掉进锅里去了。他连忙用汤匙把它捞起来,正想把它到掉时,忽然想到。一粥一饭都来之不易啊。于是便把它吃了。  相似文献   

8.
如同往日,亚军起床后,便要拉开煤炉封门,煮点米粥。可这天.炉火不旺,一看时间已7时,来不及煮粥吃了,就急急地洗了把脸,背起那只黑尼纶包,推出放在小院中的自行车,开始了一天的跑件。亚军住在北京海淀区巴沟村.出门要穿过一片枝桠横斜的树林.这里空旷静谧,如同家乡村边的一条沟坎路。他在北京跑件开始就是凭一张地图,并从图上读到了北京的许多地名,他奇怪,  相似文献   

9.
常听厨师说“大火煨粥”、“小火煨肉”,这样做有什么道理呢?回答是肯定的,这是符合物理学规律的.因为水、米粥、肉和肉里的脂肪都是热的不良导体,在煨粥时,为了加速米粥的热传递和升温(水沸腾后不再升温),我们尽快让米粥在锅内流动翻滚,借以加速其煮透煮烂,同时这样也易汽化部分水分和防止粘锅,使粥汤变浓变稠,这样煨出来的粥就好吃;若改用小火煨粥则不行.同样,在煨肉时,为了充分融化出肉、骨内的脂肪和其他成分,这时应用小火烧,使析出的油层总覆盖在汤面上(油的密度比水小)而不翻滚,使油层逐渐变厚而防止水汽和热量的散失,这样可提高汤的…  相似文献   

10.
面条和米粥     
<正>面条与米粥是两种平常的主食,不过,我却从中吃出了不平常的味道。起初,我喜欢吃面条,妈妈就每天早晨给我煮面条。可是,再好吃的东西吃多了也会腻,便想换一换口味。这不,有一天早晨,妈妈又端来了一碗面条,我不禁皱起眉头,嘟囔道:"面条,又是面条!""怎么了?  相似文献   

11.
容貌美与人体脏腑的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要想延缓容貌的衰老,就必须增强五脏六腑的功能,注意养生。其实,粥品对女性来说还是调养美容的良方,偶尔有时间在家创意一番,把水果、粗粮、蔬菜什么的都随着米一起下锅煮粥喝,配点小菜。别说,还真省事,又包罗万象;同时又吸收了维生素、纤维素,把营养物质来个一网打尽!  相似文献   

12.
吃肉骨头粥     
一天早上,我从伙房提来大半桶肉骨头粥,刚走到教室,就有几个幼儿乱嚷嚷:“老师,我不爱吃粥。”接着是几乎全班的幼儿都这么说。怎么办呢?我想了想,还是说:“你们别以为这粥是大米煮的,你们哪里知道这骨头粥很有营养价值呢!”“有什么营养价值?”有几个孩子插话了。“骨头里有很多钙,能促进小朋友的骨骼生长。如果经常吃点  相似文献   

13.
拿手好粥     
过年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做点好吃的给爸爸妈妈呢?做饭做菜太麻烦,那就做点好吃又简单的粥吧!腊八粥据说这个粥在过年的时候是家家户户都要吃的,味道也不错。既可以当零食又可以当早饭、下午茶什么的。  相似文献   

14.
“卖”粥     
幼儿园有时安排的点心是稀粥,我班有的孩子不喜欢吃粥,任凭我多次劝说也无济于事。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我想,何不从这一特点出发去想办法呢?分粥时,我模仿卖早点服务员的样子开始叫卖:“卖粥哟,又香又甜的白米莲子粥哟!”经我这么一吆喝,孩子们顿时活跃起来,粥桶前围满了小顾客:“老师,我要买又香又甜的白米莲子粥。”“老师,我也要一碗。”连平时几个最不喜欢吃粥的孩子也跟着来买。于是,我又趁机教育孩子买东西要排队。  相似文献   

15.
粥道     
常去一家粥店吃粥。粥店的老板在粥锅旁放了一张长长的桌子,桌子上搁着几排碗,每个碗里都装着半碗粥。常来这里吃饭的顾客习惯自己动手,端上一个半碗粥,再从锅里舀半碗添上。半碗凉粥,兑上半碗热粥,吃起来不凉不热,真是爽口又爽心。粥店老板是个热心人。每次有新客人过来都会问他:"你怎么只装半碗粥?"他笑呵呵地解释说:"这半碗粥是放在那里凉着的,  相似文献   

16.
在汕头吃粥     
一次偶然的机会,读到明代张方贤所作的《煮粥》一诗,最后两句是 “莫言淡泊少滋味,淡泊之中滋味长.”淡泊的粥,一定是稀粥了,米粒估计是不多的,只有文人,才能吃出个中的滋味来.两日的粮,硬要分成六日来煮,那就只能吃粥了.我小时候,早晚都是吃粥,独有中午是干饭.宋代的张文潜说“食粥可以延年”,但在我们老家,食粥不过是因为粮食不够,“有客只需添水火”而已.每天早上生产队队长到我们家,第一件事就是把饭勺往粥盆里一插,勺子立不住,那就说明米太少,亏待了孩子,他照例是要数落我父母一番的.无奈,孩子多,粮食少,我们全家只能继续吃粥.  相似文献   

17.
孔子的感概     
孔子的一位学生在煮粥时,发现有肮脏的东西掉进锅里去了。他连忙用汤匙把它捞起来,正想把它倒掉时,忽然想到,一粥一饭都来之不易啊。于时便把它吃了。刚巧孔子走进厨房,以为他在偷食,便教训了那位负责煮食的同学。经过解释,大家才恍然大悟。  相似文献   

18.
好吃的药     
咖啡鼠药店开业大吉!妈妈给香香熊煮了玉米粥,香香熊嫌不够甜,还要往粥里放糖,可谁知,她把盐巴当成糖放进了粥里,被咸得直咳嗽。熊妈妈说要吃点药才行,吓得香香熊躲到门后,但妈妈还是  相似文献   

19.
芥末泥     
小狗索尼娅蹲在盛了燕麦的盘子前,思考自己为什么总是吃得不开心。这个,就是怪啊,它想,糊糊,粥,菜汤,一吃一大盘,那些味道特别好的东西,譬如说香肠啊,果子酱,或是巧克力啊,总是只吃一点点。这不对嘛,聪明的索尼娅想,应当倒过来才对,好吃的吃得多,不好吃的吃一点点。主人依凡天天都这样:往一大盘粥里搁一小块猪油,往一大块面包上放一小截香肠。小狗索尼娅今天就要同人不一样:往一大盘猪油  相似文献   

20.
南天 《师道》2007,(8):113-114
夏日食物应取稀薄   由于夏季炎热而出汗多,体内丢失的水分多,脾胃消化功能较差,所以多进稀食是夏季饮食养生的重要方法.如早、晚进餐时食粥,午餐时喝汤,这样既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又能补养身体.在煮粥时加些荷叶,称荷叶粥,味道清香,粥中略有苦味,可醒脾开胃,有消解暑热、养胃清肠、生津止渴的作用.在煮粥时加些绿豆或单用绿豆煮汤,有消暑止渴、清热解毒、生津利尿等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